1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定位
1.1辅助功能而非主导功能
多媒体技术固然具有许多优越性,但它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学生开展教学的手段之一,并非唯一手段。这一定位要求处理好口头讲授与课件演示、板书介绍与知识拓展等多种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4]。由于片面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实践中存在用计算机完全取代板书,教师从台前退到幕后充当课件的“放映员”或“解说员”的做法,导致课堂教学主次颠倒,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多媒体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全部授课活动,因此,在重视新技术的同时,还应关注其与传统手段的融合。声情并茂的口头传授与伴随灵感和创造的板书是塑造教学风格、烘托课堂气氛的基础,再辅以课件直观展示知识的脉络及讲解的重点,如此互相结合才能达到扬长避短、相得益彰的目的,从而为教学锦上添花。
1.2主动引导功能而非被动灌输功能
由于多媒体强大的信息存储功能,许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常力求面面俱到,以至于课堂时间全部被课件演示占用,虽然改变了过去依赖书本“满堂灌”的做法,但却异化成另外一种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拼接实施的“满堂灌”或“流水课”的消极做法,本质上都是“填鸭式”教学[5]。这一功能定位强调教师应在多媒体的使用中更多地关注多媒体技术的启发引导功能,而非播放展示功能,以防变味走样。课堂教学是一个讲授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教师不只是“解说员”,学生也不仅是“观众”。一方面,要转变信息接受型教学模式,懂得“留白”,在适当讲解和提示的基础上,留有充足的时间供学生思考,鼓励课堂讨论;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自制课件、拍摄短片等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我展现,充分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
1.3个性设计功能而非普遍适用功能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授课方式,还取决于不同学科背景下学生的接受方式,要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并非所有的课程都适用于多媒体授课,也并非一门课程的所有内容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达到最优授课效果。盲目跟风,将多媒体技术看成是改善教学效果的“万能媒体”,而不加辨别予以利用的做法是一种误区。首先,要注意学科特点对多媒体技术利用的影响。理工科类课程有的逻辑性强,涉及大量的推导和演算,需要通过板书展示动态的过程;有的操作性强,如图形制作等,需要采用边讲边画边辅导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作图方法和步骤;有的实践性强,最好通过现场观摩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而这些都是单纯的多媒体技术所不能传达的。其次,要注意授课内容对多媒体技术利用的影响。以文字为主的叙述性内容易于导致枯燥乏味,结合声像材料效果更佳;而有了沟通平台的图表和案例,分析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只有考虑到上述特点,区别对待,才能让多媒体技术的利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4拓展性功能而非传输性功能
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仅利用课堂时间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而不加以拓展的做法,非但不会加深学生的理解,反而会引发更多困惑。这就需要将原有的传输型教学模式转变为研究型教学模式。此项功能定位也正是要处理好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自学的关系。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循序渐进、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其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习的领路人,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并运用于实践,这一点尤为重要。在多媒体技术条件下,教学的信息量大,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消化课上的知识,教师应更多地鼓励学生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并发挥首创精神,进一步将课外学习转变成研究式学习,最终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上述过程中课堂教学的单一通道拓展成为教师传授、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延伸学习的复合通道,教学效率大大增加。
1.5共享性功能而非替代性功能
多媒体教学中还存在对新技术过度依赖的问题,除了上述教师退居幕后让课件代替其讲课的错误做法外,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过度依赖现象也不鲜见,最普遍的做法是用拷贝的课件代替课堂笔记甚至教材。这一功能定位要求处理好资源共享与知识转化的关系问题。授课过程中内容多、信息量大、版面切换快等因素,确实增加了学生摘记的难度,使得听取教师分析与记录课堂笔记似乎成了不可得兼的“鱼与熊掌”,导致许多学生选择拷贝授课课件来代替课堂笔记的整理及教材的自学,这种做法看似“捷径”,实质上造成了知识转化的功能性缺失,是不可取的。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讲授、板书、课件等对重难点进行摘记并在课下结合教材整理笔记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知识由生疏到熟练的内在转化过程,用课件加以替代是违背这一认知规律的。课件只是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共享知识与思想的平台,也可以成为跨时段、跨空间的课外共享,但并不能成为学生的真正学习所得。作为教师首先要纠正误区,强调记录笔记的重要性,其次对于重要的概念、定理、需要摘记的重点内容,还可以在屏幕上停留相对较长时间,并反复强调,以达到方便学生摘记的目的[6]。
2多媒体技术功能优化的新要求
多媒体技术以上各项功能的优化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7-8]。
2.1超前学习能力
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的结合开创了教育的信息化时代,面对迅速膨胀的信息资源,教师应具备适当的敏感度,持续关注专业发展的新话题,跟踪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整合图文资料,并通过课堂共享为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素材。
2.2资源获取能力
这一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资源的获取、理解、组织和变换的能力。一方面,要博采众家之长,广泛阅读和搜集教学素材,另一方面,也要基于教材进行充分的理解和解读,通过课堂内外的结合,使所述内容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宽于教材,最终经过适当的编辑整合,构建起点、线、面相结合的框架式知识地图。
2.3设计策划能力
首先,课件设计应简洁美观,不刻意追求技巧,不同媒体的组合应以“优化”为标准,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冲淡其对学习重难点的关注;其次,还可以配合课程特点策划课堂内外的沟通互动,如利用常见网络交流平台将师生间的联系延伸至课外,既节省了课堂时间,也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
2.4课堂组织能力
如果说传统授课模式下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表演才能,即表现力,那么多媒体授课模式下更重要的则是教师组织才能的发挥。既包括将图像、声音、视频等不同资源组织起来直观呈现教学内容的能力,也包括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开展课堂学习的能力,达到以学生为本、使多媒体技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目的。
作者:刘黎黎 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法政学院
相关专题:哈尔滨学院学报编辑部 成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