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的发展中,建筑以不可或缺的角色参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所创造的空间为人类带来了便捷与享受。建筑发展的本质因素是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变化。正确、节约、合理地使用建筑技术往往会成为建筑艺术发展的前提和依据,建筑材料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发展,建筑要素在环境中的作用体现在艺术性与实用性两方面。
关键词:风景园林;建筑;景观环境
b建筑是人们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进行建造的构筑物,包括供人生产、居住、工作、储藏物品、学习、、经营、娱乐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例如,园林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民用建筑等。房屋是建筑,然而建筑并不单纯指房屋,房屋是建筑物中的一部分,是住人或存放东西的建筑物。房屋作为建筑的一个部分与构筑物有明显的区别,构筑物即营造物,一般是指的不提供、不具备或不包含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造物,指房屋以外的、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的设施,如铁道、码头、机场、道路、水坝、隧道、水塔、桥梁等。一般具备、包含或提供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造物即统称为建筑物。
2.建筑发展的本质推动因素
建筑发展的本质因素是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变化。建筑的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人类活动对建筑功能要求的改变以及社会审美的变化,每一次建筑的巨大进步都会是以新技术新材料的突破为前提的。单单只是建筑造型的改变并不是建筑发展的本质因素,而要分析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过程。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材料的发展赋予了建筑物的时代特性和时代风格。近几年,钢结构建筑相比于砖混结构建筑在环保、节能、高效等方面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深圳高325米的地王大厦、上海浦东421米的金茂大厦、北京的京广中心等大型建筑都采用了钢结构。建筑材料经历由天然的石料、树枝、泥土,到人造的石灰、砖瓦、钢铁、水泥、玻璃等,再到合成的纤维、塑料、纳米材料。[1]正确、节约、合理地使用建筑材料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发展。新颖的建筑并非凭空产生的,而是由建筑艺术与建筑材料的互动关系决定。既有施工技术的不断革新又有建筑设计理论的不断进步而且受到建筑材料发展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其发展的推动。建筑材料作为实现建筑美的物质条件,对建筑艺术的变化与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如果建筑艺术必须要有更高更彻底的并有彻底的变化,那么就必须以当时的物质技术条件为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技术并不是其本身的目的,它是实现社会目标的一种手段。对于人的存在而言,建筑艺术的进步,不仅仅指物质上的丰裕和改善,而是看这种变化是否朝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生态和可持续建筑成为热点,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必定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人与自然的人性化交流。
3.建筑元素在景观环境中的作用
对于建筑要素在环境中的作用可以分为艺术性和实用性两方面,在艺术性方面建筑首先具有观赏性,这种观赏性在于能与周边环境成为统一体且能更好地体现环境的特点。上海浦东新区的东方明珠建筑就是一个出色的案例,人们从浦西的外滩向黄浦江对面望去,现代城市高楼林立的那种强烈的现代气息扑面而来,而东方明珠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轻而易举的跳脱出来,迅速的闯入人们的视域之中,成为极好的景观。[2]另外建筑是为了调整和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它不可能脱离某个媒介去凭空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环境的意境美,并且依环境而生。“标准营造”设计的青城山石头院可以算是很好的例子,几个窄长院落里每条细长的巷子都把人们引向池塘和山的方向,各个“茶院”都有大小不等的天井,天井或是玻璃的或是完全开敞的,砌墙的石头是本地最常见的“青石”,这些石头在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下会慢慢长出浅浅的青苔来,创造了一种悠远质朴清净神秘的意境。[3]在实用性方面,建筑要素在景观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建筑在环境中充当了人文性表达的载体。海历史博物馆建筑位于上海人民公园的景观环境之中,它如鼎一般稳稳的矗立于公园之中,其本身粗糙稳重的建筑形象控制着人民公园的这一人文性景观特征。多样鲜明的主题赋予场所空间突出的印象和特殊的意义,并为其注入精神与活力。建筑要素在环境中还扮演了一个人类活动与自然景观的动静变化的过渡地带。“标准营造”的另一设计雅鲁藏布江码头很好地诠释了建筑在人与景观中的过渡角色。码头由一条连续曲折的坡道围合成面向江面的小庭院,坡道由庭院再向上,在高处从两棵大树之间穿出悬挑到江面上,成为一个飘在江面上的观景台。码头的室内空间利用地形和坡势,隐藏在坡道的下面。[4]如此贴近环境的设计既满足了游客活动的功能需求又满足了顺应周边环境的要求,成功地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除此之外建筑在景观中还有丰富景观层次的作用。一项成功的景观环境设计关键在于对其整体形态的营造。整体形态需要从设计的各个方面,因此景观的层次性变得极为重要。例如福建平和县桥上书屋,很好的利用原有环境丰富了景观层次,其关注到整个村落的整体空间问题,设计从选址到其着眼点皆超越了小学教室的功能本身。
4.结语
著名建筑师亚瑟.埃里克森提出: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建筑师的运用才能的想象,而且还是它的目的和环境这两个条件产生反应的必然结果。它们是两种相对的力量:一种通过环境,将这种压力由外而内对它进行塑造;另一种通过设计,要求它的压力由内而外推出它的形式。即功能推出形式,环境进行塑造。[5]建筑是一个具有生机的活性系统,它随着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变化,当然也随时都与所处场所的秩序、内在机制相协调,其存在的环境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同时环境也因建筑的出现而得到升华与改善。从分析环境入手,尊重环境、利用环境、认识环境,在与环境的融合和协调中,满足建筑的功能,塑造建筑的形象,创造建筑的环境,融建筑与环境之中应当是当代建筑师的责任之一。
参考文献:
[1]刘思思.浅谈建筑技术与建筑创作.建筑节能,2010(2).
[2]浅谈“针点建筑”在城市景观环境中的作用.中国学术期刊网
[3]张轲,张弘,侯正华.标准营造“青城山石头院”.时代建筑,2007(4)
[4]标准营造官方网站
[5]孙晶.对建筑与环境的一些思考.设计技术,2006(1).
作者:薛圣君 罗向东 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相关专题:电商对传统商业的冲击 湖南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