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0例于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参照《牙周基础治疗》[2],所有患者均诊断为慢性牙周炎。纳入标准:口腔内余留牙至少在16颗以上,磨牙数(不包含第三磨牙)不少于4颗;无正畸治疗史;身体健康,无严重肝肾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不吸烟,接受过牙周基础治疗。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女16例,男24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0.9±5.6)岁;病程5个月至2年,平均病程(12.8±5.4)个月。对照组女18例,男22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39.2±5.3)岁;病程3个月至2年,平均病程(12.3±5.2)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包括全口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给予口腔卫生指导,必要时调牙合。研究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进行牙周维护干预:①检查缺牙牙数:在初诊及每次复诊时检查全口牙缺失情况;②PD(dePthofPocket,PD)检查:采用标准手用牙周袋探针探测龈缘至牙周袋袋底的距离。患者牙周袋深度的判定:0mm≤PD≤3mm为浅牙周袋,3mm<PD≤6mm为中牙周袋,>6mm为深牙周袋;③BI(gingivalbleedingindex,BI)检查:使用钝头牙周探针轻探至龈缘下约1mm,将探针取出,记录BI≥2位点平均比例;④AL(attachmentloss,AL)检查:用牙周袋探针测量游离龈边缘至膜龈联合线的距离。两组患者均随访2年,观察远期疗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初诊及最后一次复诊时缺牙数及PD均值、牙周袋水平位点比例、BI≥2位点平均比例、牙周附着水平变化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5.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缺牙数比较
研究组中,有15例共计缺失牙齿19颗,平均每人每年缺失(0.12±0.05)颗;对照组中,有25例患者共计缺失牙齿28颗,平均每人每年缺失(0.36±0.11)颗。研究组每人每年平均缺牙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牙周袋深度比较
研究组PD值及牙周袋位点平均比例较初诊时有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附着丧失及
BI≥2位点比例比较研究组治疗后BI≥2位点平均比例较初诊时有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慢性牙周炎是牙科常见疾病,由菌斑细菌引起,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牙周组织感染破坏会逐渐加重,表现为牙齿松动、牙周附着丧失逐渐增加,X线检查表现为牙槽骨吸收。治疗该病临床上主要以牙周基础治疗为主[3-5]。部分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取得效果后,对菌斑控制意识淡薄,导致牙周炎远期疗效不佳。麦玉燕等[6-7]对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3~5年的随访观察发现,未接受牙周基础治疗者每年缺失齿数为0.6颗,牙周基础治疗后未行牙周维护者每年缺失牙齿为0.3颗,牙周基础治疗后行定期牙周维护者每年缺失牙数为0.1颗。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在牙周基础治疗基础上进行牙周定期维护,其每年牙缺失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报道一致,说明在牙周基础治疗基础上行牙周维护可有效防止牙齿脱落。PD是反映慢性牙周炎病情严重程度的主要指标。李成章等[8]对6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未接受治疗的患者PD增加为0.24mm/年,治疗后未行牙周定期维护者PD增加速度为0.155mm/年,而治疗后行牙周定期维护者PD每年减少0.15mm左右。本次临床观察发现,研究组PD均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PD较治疗前降低不明显,与文献报道一致。另外观察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牙周袋水平为深及中的牙周袋位点比例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牙周袋水平为深的牙周袋位点比例明显增加(P<0.05),与文献报道相符[9],说明在牙周基础治疗基础上行牙周维护可有效降低牙周袋深度[5]。牙龈出血指数及临床附着水平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指标,可较好的反映牙龈炎症程度和牙槽骨吸收情况。研究组BI≥2位点比例与初诊时比较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牙周附着丧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牙周基础治疗基础上行牙周维护,可缓解牙龈出血症状,阻止牙槽骨吸收。
综上所述,在牙周基础治疗基础上行牙周维护,可改善牙周状况,保持牙周健康长期稳定。
作者:吴丽霞 单位:暨南大学附属惠州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