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酒汤方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又名鸡子汤(《外台密要》卷二十三引《古今录验》)、鸡壳苦酒汤(《医学入门》卷四)、半夏苦酒汤(《类聚方》),证治伤寒少阴病、咽中生疮、语声不出。原作中第312条云[1]:“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笔者用其治疗放疗后口腔溃疡、咽部肿痛收效较好,举例如下。
1药物制备
原作制备方法为:“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笔者按原方制作多次未果,常是苦酒未沸时,蛋清已凝成一块。因此在不悖与原方之义的前提下,将煎煮方法略作改进,先煎半夏去滓备用,待半夏汤微温时注入蛋清,边倾注边搅拌,以不使蛋清凝固为度,最后再加入苦酒。
2方义新解
苦酒,俗称醋,味酸涩、性温,凭其优良的渗透性,使得药物结合的有机酸复呈固有的游离形式,发挥其独特的药物效应及作用,功专祛瘀止痛,解毒散结消痈。鸡蛋性味甘、平,鸡子白甘、凉[2],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和磷等物质,功能润肺利咽,清热解毒,治咽痛、体表炎症。鸡子壳,含碳酸钙91.96~95.76%,可治疗头身疮疖。鸡子白和鸡子壳含钙质均较高,而钙盐在维持人体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有解痉、消炎、消肿、抗过敏等作用。法半夏辛温,消痰散结,治咽痛。醋与半夏合用后可生成生物碱盐,能提高鸡子壳中钙质的溶解度,鸡子白和醋,又能解半夏毒性。三药配伍,相得益彰,既提高整体功效,又能解半夏毒性,共奏润肺利咽、活血散痕、消炎止痛、解痉、保护黏膜完整性等功效[3]。药理研究表明,苦酒有抗病毒及抗菌作用。从半夏中提取的生物碱对末稍感觉神经有麻醉止痛作用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鸡子清含有胶体蛋白,可保护创面及防止苦酒的挥发。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将苦酒汤敷于带状疱疹的皮疹处,可起局部抗病毒、抑菌、止痛及保护皮损的作用[4]。
3病案举例
刘某,女,22岁,2014年6月12日因“左侧腹股沟、锁骨下多发淋巴结肿大,韦氏淋巴环肿大成片”初诊。行病检明确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后开始接受放疗(2Gy/60Gy/20f/6w)。放疗14次,咽淋巴环肿大明显消退,但右侧第3磨牙上口腔黏膜见4~5个针尖样大小充血区,约3天后形成直径约3mm左右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浅小溃疡,有较剧烈的烧灼痛,明显影响进食及夜间睡眠,且伴有声音嘶哑,舌质红边尖为甚、苔黄腻,脉细数。用西地碘口腔含片含服后效果不佳,溃疡面积加大,表面覆有乳白色假膜,溃疡周围黏膜充血红晕,其底扪之不硬。辩证属痰火互结,多由放疗后热灼伤阴,肺肾阴虚内热,虚火上炎,热结喉间,邪热内蕴,灼伤咽喉,以至咽喉肿痛,溃破生疮。治以散结祛痰,滋阴润燥,急予苦酒汤。服3剂后口腔蛰疼,但咽中清爽,咽痒感锐减,饮食知味,溃疡处疼痛减轻。查溃疡面积较前明显缩小,溃疡面由白泛红,上覆白色伪膜悉数脱落。继服原方6剂,溃疡消失,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南某,男,73岁。于2014年1月无明显诱因发觉咽喉部不适,未予重视,后咽部疼痛渐重。行喉内窥镜检查示右侧舌根溃疡,呈“火山口”状,污秽物附着。在四军大口腔医院行颌面部增强CT扫描示口底恶性肿瘤伴双侧淋巴结转移。诊断为舌根肿瘤。后疼痛加重,且出现吞咽困难症状,遂接受姑息放疗止痛治疗。精神差,身体消瘦,面色黄黑相间,咽痛咽干,纳食不畅,食少脘腹胀满,夜休差,语言不利。舌质红绛苔薄少剥脱,脉细数。放疗疗程过半(放疗16次,1次2Gy),至2014年6月30日,舌咽根部溃疡面缩小,分泌物减少,但咽部疼痛减缓不甚,且吞咽不畅益甚。舌咽部溃疡,进食不畅,咽中痛,言语不利,声音嘶哑。《伤寒》312条:“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遂予苦酒汤方3剂清热涤痰、敛疮消肿。服药后口中干黏腻、渴欲多饮消失,咽部疼痛明显缓解,纳食增,舌根部溃疡进一步好转,但仍觉咽中如有炙脔,声音嘶哑。上方继服3剂。服药后咽痛咽干大减,饮食知味,声音复亮。上腭根部多处溃疡已近痊愈。后共服30剂,未再觉咽干咽痛,声音复常,溃疡皆已痊愈。
4体会
苦酒汤组方简洁,药物易得,可广泛应用于咽痛咽痒不适、急慢性咽炎、口腔溃疡的治疗,半夏佐用鸡子清有利咽润燥开声之功,无枯津涸液之弊。半夏得苦酒辛开苦泄,能加强祛痰散结、燥湿敛疮的作用。三药合用,共奏滋阴消肿、敛疮散结,祛痰之功,故治疗口腔溃疡效果较好。
作者:张锦 王克穷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相关专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city 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