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进程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繁荣昌盛,百家争鸣。主要有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后来,汉朝时,董仲舒融合了个各家思想,以儒家为中国文化之正统,其代表人物为孔子、孟子。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尊卑有序,个人修养方面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代表人物为老子、庄子。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以求道,即绝对真理为最高追求,表现为思想的自由,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后来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思想有一定的影响,在中国最盛行的是禅宗,主张出世,追求万物皆空的境界。儒道释三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家主入世,君子应有所为,为社会做出贡献;道家思想可入世,亦可出世,以追求个人自由为人生意义,做应当做的事,追随自己的内心,道法自然。佛家的思想主出世,认为空是世界的共相,以静修达到心无旁物,万法皆空。三家思想相互影响,达到互补的效果。宋朝时程朱理学盛行,朱熹重注四书五经,影响后世颇深。明朝陆明心学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不为君主看好,没能成为主流。理学和心学的最大不同:理学以客观真理为本体,主张人格物致知,从而达到主体与客体的同一;心学以心为本体,主张从本心出发认知世界,认为心就是理,吾心即宇宙,心外无物、无理;主张知行合一,反对先知而后行,最终追求致良知。心学四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认为人的本心无善恶之分,后天的意念之动才有了善恶,通过认知可以达到知善知恶,通过格物来为善去恶。阳明心学接近禅学,主张个人修养,追求本心,但又不同于禅学,可以运用于社会,主张心静如水,以心动为耻,万物动、心不动,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近代中国思想多为东、西方思想的融合。思想本无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习时需要注意扬弃,思想才不会禁锢,才会有更进一步的造诣。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命题
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心和宇宙互为体表,如同水与波。主观和客观原本如一,是人的主观意识把它们一分为二,这是人类痛苦的根源,随着人类的认知水平的提高,最后必然要二合为一。说到心学,就不得不提下王守仁,他是中国心学的集大成者,留给后人最有名的一句话是心学四诀:“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里作简单解释并扩充:心本无善恶美丑、无是非好坏,宇宙万物原本浑然一体,绝对存在;意志之动才有了善恶美丑,是非好坏之分,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趋利避害,维持意志自身的存在,相对存在;而良知的出现则是个体回归整体的开端;通过不断地格物致知,最终个体意志自我否定,肯定自由意志的存在。一切皆是水波,我才是波存在的水。当自我体证到心是万物的本源,意志走向自由!
三、哲学问题的归宿
哲学最根本的问题必将是:我是谁?或者宇宙是什么?整个宇宙观的建立后,才会有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这里将借用儒释道三家来支持我的宇宙观。儒家宇宙观“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化合而生万物。”佛家宇宙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五蕴皆空。唯识宗又云:心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出六门,眼、耳、鼻、舌、身、意,见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心生万物。道家宇宙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儒家无中生有,真空妙有;佛家有无一体;道家有无同出而异名。三家观点如出一辙,有和无的关系甚是微妙。再来看“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也可有相似理解,我心与宇宙同根,互为表里,一体一用,不可分离。分开看便成了心是无、空、太虚、本质、主静,宇宙是有、形色、变易、表象、主动。现在回答我是谁?就很简单了,我就是宇宙,不可分离为二,此时哪里还需要有上帝、道、佛、绝对真理等概念,这些都是我迷时创造出来的概念,幡然醒悟后,便发现我就是上帝、道、佛、圣人、绝对真理啊!心与宇宙浑然一体,主观意识把心与宇宙相分离,才有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可知与不可知论之分。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便是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便是唯心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的,首先肯定有的存在,无性的思维就成了第二性;认为意识第一性的,首先肯定思维的存在,再肯定物质的存在。认为物质第一性的,常抱有可知论,认为物质是绝对可知的,相信绝对真理的存在;认为意识第一性的,常抱有不可知论,多为神秘主义者,认为宇宙的本质不可知或不可说。当人被表象世界所迷惑,常常首先肯定物质第一性,把意识、人的主观能动性置于次要地位;但是,随着人认知世界的深入,变会察觉客观存在的表象世界是自我意识的产物,这时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便会充分发挥出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万物立法。人的意识不仅可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可以创造世界。
作者:拾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