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代建制项目中的激励机制和对策
针对目前代建制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建立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和对策,促进代建单位发挥其作用,对政府项目进行优良的管理.代建单位是由政府业主根据其能力和业绩进行选择的,政府是代建单位的激励主体,有权利和义务加强对代建单位的激励约束.激励机制分为内部激励机制和外部激励机制.内部激励机制可通过报酬激励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来实现;外部激励机制可通过业绩和信誉机制及市场选择机制来实现[4].
2以报酬为主要特征的内部激励机制
内部激励可通过代建合同,以报酬(货币或非货币)的形式协调政府与代建单位的利益关系,使两者形成一致的利益关系,从而将代建单位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与政府的整体利益和长期利益结合起来,以避免代建单位为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和短期利益而侵害政府利益.代建单位和政府之间的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法律地位,确定双方的职权,赋予代建单位真正的权利.另外代建管理中的管理报酬和剩余索取权(如:质量奖金、提前完工奖、诚信评价、市场声誉宣传、后续工程签约等)是内部激励的主要内容,而风险分担机制,则可以明确双方应承担的风险范围,政府通过合理的风险收益或风险损失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将代建单位所承担的风险转化为激励性的报酬,以促使代建单位对风险进行规避.为了调动代建单位的积极性,激励其长期行为,代建单位的报酬形式应是多样的,既包括固定收入,也可以包括不固定的收入或风险收入.对于经济比较发达和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例如可以采用剩余索取权制度,可以更好地激励代建单位通过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优化施工工艺,以达到减少投资、加强质量、缩短工期的目的;而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固定收入则更有利于保障项目的稳步推进.因此不论采取何种报酬激励方式,只要能确保代建单位的能力与其承担的责任相适应,这样代建单位就会从维护自身利益、规避项目风险的利己角度出发,增加对代建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管,最终实现代建单位的利益、政府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共赢.
3以市场竞争为特征的外部激励机制
市场竞争的外部激励,是通过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利用优胜劣汰的竞争市场机制来实现对代建单位的激励和约束.政府投资项目多为大中型工程项目且涉及公众的利益,因此在对代建单位选择时,要求其必须具备一定资质.所以代建单位可通过代建项目取得良好的业绩和信誉,而良好的业绩和信誉反过来又可增强其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决定代建管理费的高低.因此,业绩和信誉机制与市场选择机制对代建单位行为的约束作用将发挥重要作用.从长远看来,业绩和信誉机制和市场选择机制作为内部激励机制的有益补充,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4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的对策
通过对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实施情况的分析,本文认为在进一步推行代建制的过程还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改进.
4.1完善相关法律,出台相关法规,确立代建制的法律地位[5-6]
从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的现状看,国家应尽快出台关于规范代建制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实施范围、代建条件、代建单位的资质(如注册资金、工程建设工作经历、工程管理人员和信用记录等)要求、合同双方的职责分工、代建费用的标准、支付程序和调整办法、奖惩规定等条件,并制定标准的招标文件、合同示范文本、管理办法和规定等.
4.2提高代建单位和项目管理人才的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政府监督角度出发,鼓励行业内的企业采用合并、联合等方式扩大业务范围、拓宽建设领域,使他们逐步具备进行承担大型投资项目代理的能力.通过不断增加代建机构的数量,形成有竞争力的代建市场,以实现代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4.3采用资质评审法评选代建机构
政府投资项目具有特殊性,其代建行为属于一种管理服务,因此,在招标活动中不宜采用低价中标而适宜采用资质评审法进行评审,即根据代建单位提供的资质说明和相关资料,在确定合格代建单位后,通过协商确定代建费用.采用资质评审法时,需侧重对代建单位的专业人员素质、项目管理人员素质、项目管理经验、经济实力、企业信誉和业绩进行考察和评价.
4.4健全代建费用标准
代建费用标准在确定时,要考虑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度、工程构造、技术要求、复杂程度、难易程度和质量、工期要求等多方面因素,不同的项目因自身特点的不同其代建费用的收费比率也不尽相同.代建费用的收费标准不只关系到一个代建项目是否可以实现既定经济目标,而且还影响到一个地区代建市场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因此,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代建费用.
5结语
代建制是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一项重大改革,主要在于发挥代建单位专业化和社会化的优势来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水平,同时保证建设工程质量、节约建设成本、减少投资损失和遏制腐败,也有利于建成后的管理.要使工程项目顺利实施,代建制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明确各方的职责分工,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相关对策,这样才能确保代建制的有效运转.
作者:樊燕燕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 甘肃省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