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网络“云”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平台的日新月异,我国正步入一个以微信和微博为代表、蕴含多种意识形态的微时代。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最先体验者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的构建必然会受到其影响,本文简要分析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问题及其提升路径。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文化素养;问题及提升路径
一、全面解析“微时代”
什么叫微时代?这里说的“微”是指一种更加灵活即时、以碎片化呈现的、包含各种意识形态的新时代传播方式。包括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微媒介,它们用一种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改变着传统的信息和文化的传播渠道。在微时代,人们通过手机等微平台屏幕显示的几百字就可以进行信息的传播交流。据调查,我国8.3亿多移动互联网用户其中微用户就超过5亿,可以说传播信息内容的精炼性与即时性更符合大众生活节奏和文化体验心理。从接受效果看,微阅、微赏等文化体验的模式,可以迅速被人们内化为自己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二、“微时代”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问题
(一)文化素养
文化泛指全部精神和物质文明的总和,素养则是指通过有意识的修习,使自己的知识、品德等达到一定的水平。而文化素养简单说就是二者综合,包括文化品位、知识视野、道德修养还有价值观等等,不难看出是文化素养可以通过后天接受的思想文化知识和社会舆论、环境暗示去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
(二)“微时代”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必要性
微时代无疑是一把双刃剑,虽有有益之处如丰富的信息内容利于增强大学生文化底蕴,肩负时代使命,参与社会热点评论,又能强化其主体意识;但就其负效应来说,开放多元的媒介平台易导致其价值取向紊乱,简捷的文化获取方式又易导致其丧失自主学习的动力等等。以微信的朋友圈功能为例,在经过不同人复制分享过程中,大学生往往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盲目跟风甚至传播一些错误的文化观念。作为推动微时代发展主力军的大学生群体担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提升其素养对我国文化建设乃至整个未来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微时代更应成为一个蕴含方方面面的时代思考。
三、“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化素养提升路径
1.立足高校将“微平台”与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微时代下教育者应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实行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充分了解大学生微生活面貌,有针对性地开设学校特有的匿名互动微平台,并设有专门的教师管理。在这里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可以定时邀请专家互动,为学生答疑。这个平台一是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倾听内心诉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高校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进行有效沟通;二是可以营造一个充斥积极、健康的思想和信息微时代的阵地,达到优秀文化传播、主流思想渗透的目的。2.纵览社会全局网络监管与群众监督并行网络越来越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主流意识的传播地,一些微媒体为博取点击量,有意引导话题走向,舆论呈现井喷态势。如果社会和政府继续放任、只会使负面效应呈扩大化趋势。目前针对微信息的监管处理还处于真空状态,因此社会和政府一是应加强对微信息的网络监管,对不良微信息坚持惩治不放松,同时又要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建立健全监督举报机制;二则是要从思想根源上预防不良微信息的产生,定期开展社区教育讲座,为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3.以家庭教育为辅实现主流意识日常渗透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具有长期性和渗透性等特点。尤其是这个时期还没有正式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他们的文化素养是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的。因此,作为学生最早教育者的家长,首先要紧跟其思想步伐,对微媒体应有简单了解而非一窍不通,善于从学生的微信息中发现可能发生的问题;三是应与学校保持联系形成正推力,时常向老师学习沟通互动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提高对大学生微群体文化素养的关注,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合格建设者。
参考文献:
[1]童卫丰.“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动物医学论文[2]李江涛,朱利.《中国大学生微博发展报告》在京发布[EB/OL].2013-08-20.
作者:曲佳慧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