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植物保护学”是植物生产类非植保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为了适应专业培养和社会人才的需求,课程组基于多年教学积累,进行了“植物保护学”教学改革。从优化教学内容,重视学科前沿融合;病虫害相结合开展实践,增加综合性探索实验,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完善教学方法;改进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高等院校“植物保护学”的课程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植物保护学”课程;教学优化;创新能力;新媒体
“植物保护学”课程涵盖病理学和昆虫学内容,是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多年的教学反馈反映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病理学内容繁多,学生难以紧扣重点及系统掌握理论知识;教学中理论和实验、实践易脱节,而相关的生产实践和科研单位对植保专业人才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提出迫切要求。如何有效实施理论与应用并重的教学模式,培养专业基础过硬、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已成为植物保护学教学工作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已有学者探讨了园林植物保护学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3-6],以及PBL模式在职业学校植物保护学教学中的应用等[7],但有关植物保护学病理学的教改较少相关探索与实践。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是农业部重点学科,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依靠学科优势和雄厚的师资队伍,基于目前植物保护学病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组多年的教学积累,借鉴丰富的教学理念,本文从优化教学内容,强化理论联系实践,完善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植物保护学病理学的教学优化和实践进行积极探索和思考。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一)紧扣重点,结合专业方向,优化教学内容
“植物保护学”包括理论课(48学时,3学分)和实验课(16学时,0.5学分),其中,植物病理学部分理论课是24学时,实验课是8学时。病理学内容繁多,知识点零碎,课程组以重点、精炼、高效为原则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去繁就简,帮助学生紧扣重点,更好地系统理解和掌握。病理学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的教学要求对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原理讲授清楚、透彻。依据“病害的识别→诊断→流行→防治”的主脉络,将各章节既独立又关联的内容有效串联,避免知识零碎化和脱节,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整体轮廓,而在每个章节中强调紧扣重点,如:病原学中重要病原菌的主要特征;症状学中病害典型症状的识别要点;诊断学中“科赫法则”;病原-寄主互作机制的重要学说;病害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病害防治的重要原理等,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病理学内容。各论部分基于生产实践中发生的重要病害(如水稻病害等)进行讲授,同时结合学生的具体专业方向进行适当调整,如对于种子科学和工程方向的学生,增加重要种传病害的讲授;对于园艺方向的学生,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在热带亚热带园艺作物病害的地域研究优势,增加柑橘黄龙病等重要病害的讲授。
(二)重视学科前沿融合,拓展学生视野
随着学科的发展,植物病理学不断涌现新理论、方法。课程组教师密切关注学科前沿,将较成熟的新理论、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适时更新。如讲授“病害诊断”时,补充分子鉴定新技术;讲授“病原-寄主互作”时,在教材“基因对基因学说”的基础上,补充“群体感应”、“植物抗病防卫信号通路”、“保卫假说”、“ZIGZAG”等;讲授“病害防治”时,补充“重要植物病原的风险分析及评估”等,既增进学生的专业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二、强化理论结合实践,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一)重视病、虫害结合开展实践,加强植保综合能力运用
植物保护学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病虫害的诊断和防治是综合运用症状、病因、发生、流行规律等理论知识的系统过程,是植物保护学实践的重要内容。在生产实践中,植物的病害、虫害关系密切,如昆虫是许多病害的重要传播介体,病虫害难以分家。很多毕业生反馈在具体工作中,不论专业背景是病理学还是昆虫学,生产实践中无论具体发生什么问题,都需要及时面对解决。华南农业大学校内及校外的野生和栽培植物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实践资源[8],和昆虫学的任课教师一起带领学生在宁西教学科研基地、跃进北农场、园艺学院果园等实地调查农作物的病虫害,要求学生对所见重要农作物病虫害的为害部位、为害症状、发生时间、发生环境等进行详细观察和跟踪记录,用所学理论知识诊断、归纳重要农作物在不同时期常发病虫害的特点,并解释相应防治措施的制定等,将植物保护理论综合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巩固了课堂所学,学以致用,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增加综合性探索实验,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紧扣理论开展实践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采用“学生设计,教师辅助”的形式开展综合性探索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赫法则”是病理学的核心理论,组织学生分组自主设计综合性探索实验进行“科赫法则”的实证验证。小组设计的综合性探索实验如下:(1)对农场田间玉米某种病害进行调查,统计发病率、病情指数,记录病情症状特点等;(2)采集典型病样,通过组织分离、获得病原菌的纯培养进行形态鉴定;(3)接种到学生在育种课里自己种植的健康玉米植株上;(4)玉米发病后再次观察症状是否与田间发病相一致,再次分离鉴定病原菌是否与接种病原菌相一致,从而系统完成“科赫法则”的探求验证。尽管整个过程时间很长,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融会贯通所学知识,积极分析和解决问题。每组学生在学期末将本组实验的具体实施过程、结果及心得体会等以PPT的形式进行展示和分享,尤其注重失败结果的分析及交流。通过综合性探索实验的开展,学生感受收获很多,理论密切结合实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潜力和创新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
(一)加强课堂教学
授课前,提前布置思考题,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授课中,明晰基本概念、理论等重点;注重上节内容的复习及本节内容的小结,做到承上启下;加强课堂提问和讨论,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及时归类零碎的知识点,梳理不同章节内容的相关性,帮助学生“会学”、“活学”。注重学生的反馈,勤于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积极实施“启发式”、“渗透式”及“案例教学”等方法,结合时事热点精心准备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对于香蕉“癌症”枯萎病的发生,很多媒体热议“且吃且珍惜”,引发公众担心“蕉癌”是否会威胁人体健康?通过引导学生查阅文献,观看相关视频,辩论分析该命题的真伪,加深了学生对香蕉枯萎病症状、病原、流行及防治等课堂理论知识的认知,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启发学生思考植物保护在农业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了专业自豪感。
(二)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
病理学内容繁多,学时相对少,且很多知识点抽象、枯燥,如病原菌的形态及分类等,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难度。新媒体主要包括互联网、搜索引擎、博客、微博、QQ、微信等[9],快速发展的新媒体已成为“教与学”的重要载体。利用直观、丰富的新媒体资源,拓展教学空间,搭建互动平台,提高教学效率。在理论课上,通过网络收集和拍摄图片等,更新、补充课件,形象生动地表现病害症状、病原形态等;积极下载或制作相关的动画或视频,如病原菌的传播,病毒侵染过程等,增强教学新颖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验课中,利用网络视频,清晰生动地展示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无菌操作、分子鉴定等病理学技术,结合教师的讲授和示范,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在课余,指导学生利用学校网络数据库资源(ISIProceedings、中国期刊网等)查寻相关资料;向学生推荐植物病理学相关重要网站等,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构建的积极性。通过微信、QQ、微博等互联网技术搭建互动平台,结合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给学生发送精选文献、探讨主题、补充资料等。通过在线互动平台,学生将课程中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以及课余自己观察记录的植物病害图片、视频发到QQ群、微信群中,教师在线及时给予解答,师生一起参与讨论,集思广益,有效解决问题,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拓展了学生思维和学习空间。
(三)精心准备材料,重视总结,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
实验材料的准备是上好实验课的基础。除了常规的永久玻片(病原形态)、瓶浸标本、过塑标本(病害症状)等材料外,课程组教师还通过提前活化、培养病原菌及田间采集,尽可能准备病原菌平皿培养物和新鲜的植株病样等材料。通过观察直观的实验材料,学生加深了对理论内容的理解,提升学习兴趣。许多实验课教师批改实验报告后往往就提交存档,学生对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不甚清楚。重视批改实验报告之后的总结,针对报告中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专门的讲解分析,让动手能力强、认真细致的学生和大家分享实验心得,有助于及时认知误区,深入理解知识点,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四、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规范公平、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提高学生重视学习的有效手段。植物保护学病理学理论课的考核评定标准是:出勤占总成绩的10%,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5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课堂小测以及课后作业。课堂提问主要是温习上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课堂小测侧重本节课的重要知识难点,如讲授植物病原菌物的分类系统,在当节课下课前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5~8分钟)快速记忆,而后5分钟作答,对于这种考核方式,学生虽然在刚开始觉得较难,但两次之后绝大部分都认同这种小测,认为通过高效的强化记忆,对知识难点的认知深刻。课后作业则侧重知识点的拓展思考题。期末考试注意不同章节考题内容的合理分配,考题形式多样等。这种理论课成绩的考核评定方法能够较好地避免仅以考试成绩衡量的片面性,也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以往植物保护学实验课是理论课中的一部分,仅以实验报告单成绩作为理论课的平时成绩进行计分,故而学生十分注重实验报告单的完成,甚至有的学生在实验课上并不认真观察和动手操作,仅是忙着抄袭其他同学的画图等。随着学校重视实验、实践教学的相关文件出台,目前,植物保护学实验课单独列为一门课,单独进行考核。病理学实验课的考核评定标准是:出勤占总成绩的10%,实验报告单占70%、综合性探索实验报告等占20%。实验课上教师认真指导和示范,严格要求学生端正态度,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依据结果真实完成报告,培养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通过以上措施,改进了成绩考核方式,强化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组多年的教学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1)加强实验实践课教材建设。实验教材是实验实践的基本环节,目前,仅有丁爱云主编的《植物保护学实验》一本实验教材[10],其中涉及的实验很多,而受学时、季节、地域、实验植物材料等的限制,很多实验无法开展。课程组教师多年承担《植物保护学》的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积累,有必要集中课程组的现有资源,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编写科学适用的实验教材,有利于学生及时明晰实验内容,获得更好的实验结果。(2)加强实验课标本资源库的建设。现有部分永久玻片标本和瓶浸标本等由于存放时间过久等原因有观察物皱缩、特征不清楚或观察不到的现象,有时甚至会误导学生的认知,亟需加强标本资源库的更新、补充和完善。(3)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assiveonlineopencourse,MOOC,慕课)及翻转课堂(Flippedclassmodel)等教学模式已成为国内外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11],加强“植物保护学”慕课的建设,积极搭建优质开放教学资源的应用、共享平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选择学习,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多元化人才对“植物保护学”课程的教学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仍旧需要积极探索,调动“教”与“学”的主动和互动,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作者:纪春艳 凌冰 潘汝谦 徐大高 饶雪琴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