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分析
摘要: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积极挖掘水稻增产潜力,大力推广高产水稻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农民收益,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高产水稻特点性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以及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一般规程。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指的是用较少的水稻作业次数,在相对更精准的栽培时间,对水稻进行物化投入,从而获得水稻的最佳产量的一般操作流程。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是建立在水稻育种特点和水稻栽培技术要点之上科学操作方法。
1.高产水稻主要结构特征
1.1穗粒性状特征高产水稻的穗粒特征主要由水稻的品种决定,目前达到总叶片数为17片以上的定义为高产水稻,全育期的早稻为150天生长期,晚育期水稻生长期为130天。判定高产水稻主要从其根系是否发达,茎杆是否粗壮和结实效率来判定。1.2种植基本苗数高产水稻田的种植苗数较为合理,根据水稻节律生长特点,高产水稻的上中层叶片较为厚实,田间通光性也较好,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可以保证绝大部分壮蘖能成穗。1.3叶面积的变化高产水稻的叶面积在幼穗分化前就已经快速递增,中期达到平稳值,到剑叶期达到最大值,早稻平均叶面积达到8.2左右,晚稻平均平面达到8.7,而且在合理密植的稻田里并不显得拥挤,可以保证达到高产稻的生长特性。1.4产量的递增性水稻产量的构成要素是相互制约的,生物学产量是描述水稻最终产量的重要指标,通常晚稻每公顷产量可以达到9000余公斤。
2.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育秧技术要点育秧是水稻种植的第一个基本环节,培育秧苗决定了水稻的基本性状,地理条件不同决定了育秧的方式也不同,根据水分状况可以分为:水秧田、旱秧田、水旱秧田等。根据保温设备差别可以为露地秧田、油纸、膜保温等。其次,水稻育种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是高产水稻秧苗通常要达到叶片宽厚、苗穗健硕、生长整齐、束缚水量相对较高、光合能力强,以及有抗逆性特征。第三,能对种子进行有效选择处理,一般需要经过对种子筛选、杀毒、灭菌等过程。第四,使用科学的催芽方法,一般根据种子生长特点,采用不同的催芽方法,温室、地窖、温床催芽法都较为常见。第五,合理调控好水稻的播种期与播种量,只有把握好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合理培育壮秧,达到全年丰收目的。第六,合理是的做好秧田的灌溉与施肥,注意保持秧田的抗寒能力,成苗期遇到退寒时可以适当加水。第七,注意施肥的均匀撒施或喷施。2.2合理密植要点密植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手段,全理密植可以有效协调水稻群体与个体的矛盾,从而实现增穗、增粒和增重的目标。首先,要把握有效的增穗途径,对管理水平较差的田块主要依靠增加种植密度来增加产量。一般密度为30穴每平方米。其次,主要采用大穗品种来增粒,在管理水平较高,精细合理种植的秧田可以采用适当稀植的办法,不断提高单株的产量,从而达到增粒目的。第三,为了进一步达到高产目的,更应当注意采用有效途径达到穗料兼顾,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在适当密植的基础上,切实通过施肥、抗旱等手段促进单株分蘖,以便提高单株的产量。2.3稻田管理要点稻田管理不仅技术要求高,而且需要严格按照规程来操作,按照水稻生长期来划分,首先,在水稻栽种到幼穗分化期间,主要以保主水稻营养器官的生长为中心,主要做好控制无效分蘖,做好查苗补缺的工作,在水份管理方面要适当做好灌溉工作,有效预防可能出现的病虫害。其次,在抽穗阶段不仅是营养生长期,而且也是增花增粒的关键期,重点是协调好水稻生长与生殖之间的问题,在保证增穗的前提下,防止出现倒伏现象,综合做好防治白叶枯病等。第三,在水稻的成熟期要做好养根保叶工作,注重保持田间湿润,不能断水过早,不则会导致根系和植株的早衰问题。
3.水稻高产栽培具体规程
3.1因地制宜做好播种壮秧工作保证水稻田的高产规程必须根据土壤情况确定科学的种植和施肥方案。首先,根据土壤的质量决定品种,通常土壤较为厚实,保肥能力好,可以选用根系发达,抗性强的大穗型品种,如果土壤较薄,保水保肥能力一般,可以选择迟熟中大穗型品种,这样更容易获得稳定和较高的产量。其次,应当根据天气情况和气候条件适当采用早播手段。第三,在种子处理方面,要保证晴天晒种达3小时以上,以便于提高种子的晦活性,以利于种子的齐芽齐苗。第四,种子消毒目前主流选用的是氯强晶,需要种子浸泡12小时以上,洗净后再用清水浸泡24小时左右。第五,做到均匀播撒,每亩秧田播撒率为30公斤左右,早稻田宜采用薄膜覆盖保温,以便于提高秧苗的成秧率,促进种子快速生长。3.2采用精细整理深耕细做措施深耕细做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也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的具体体现。首先,移栽前需要对土地进行精细化处理,注重在施足基肥后耙平,要合理控制本田高低差,做到隔夜移栽。其次,控制好移栽时间,分蘖应达到一个小时以上进行,抛秧移栽最好控制在2.5-3.5叶时进行,秧龄主要在20天左右。第三,做到平衡施肥,做到施足本田基肥,控制好磷、胺比例,尿素、复合肥的比例为15:15,切忌过早施肥,否则会行成结实率下降问题,过迟施肥则会产生迟熟问题,从而降低产量。
结论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应当根据不同的田地类型和不同的种植品种具体分析,但是,水稻种植的基本流程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是确定的,需要种植人员有效遵守,达到提高产量目的。
参考文献:
[1]顾宗福,苏建国,仲嘉,李小妹.影响机插水稻产量提高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上海农业科技.2015(05)
[2]林长河,王应培,迟强,王才经,陈海雄,林楠,陈生龙.海南机插水稻大田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5(06)
作者:费义鹏 单位:黑龙江省农业良种场服务站
第二篇:山地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摘要:结合贵州省湄潭县地貌地形特点,根据多年来山地水稻栽种管理技术经验,自遴选高产水稻品种、适期选择插秧时间、结合实际控制密度、科学合理稻田施肥、改善稻田灌溉条件、水稻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合适时期安排收获等几方面,就提升山地水稻高产优产奠定技术基础。
关键词:水稻;栽种;管理
1前言
湄潭县地处云贵高原至湖南丘陵的过渡地带,全县平均海拔972.7m,县城区平均海拔910m,最高峰位于北部西河乡取笋坎,海拔1562m;最低处位于南部石莲乡芦塘河与乌江汇合处,海拔461m。湄潭地处川黔南北向构造带、北东向构造带的交汇地带。境内地质断层交错,折皱细密,构造复杂,地貌多样。县内地貌可谓峰丛沟谷交错,坝地丘陵相镶,自然景观独特。结合本地地貌地形特点,文章就山地水稻栽培技术要点做系统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2山地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2.1遴选高产水稻品种为满足水稻栽培高产需求,建议用经山地稻作示范高产、抗性好、适应性强的品种。而且,考虑到水稻栽作特殊的气候特点,早籼稻注重稻瘟病抗性和熟期的选择;一季稻、晚稻注重稻瘟病、稻曲病抗性和熟期的选择。2.2适期选择插秧时间为满足高产的基本要求,抽穗至灌浆结实期,务必在水热光等条件较好的时期,确保灌浆结束日平均气温在21~25℃最佳。根据本地山地稻作实际情况,对一季稻抽穗期应避开高温期,8月中旬至下旬抽穗最适宜。对晚稻抽穗期应避开低温影响,9月20日前能齐穗即可。最终确定抽穗期后,根据秧龄、生育期等,适时安排插秧期。2.3结合实际控制密度栽种密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大田栽种相对要稀些,早期需备足秧田。备足秧田,秧田与大田比例以1∶10为宜。大田用种量为:杂交稻15~22.5kg/hm2,常规稻45~60kg/hm2;秧田播种量为:杂交稻15.0~22.5kg/m2,常规稻45~60g/m2。做到稀播匀播。2.4科学合理稻田施肥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满足稻株生长发育的养分需求,促进超高产群体的建立。要求有机肥占施肥总量的40%~50%,N∶P2O5∶K2O大致为1∶0.5∶1。在满足超高产群体养分需求的前提下,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大田施肥总量为:施纯N180~210kg/hm2、P2O590~120kg/hm2、K2O165~195kg/hm2;施硫酸锌15~30kg/hm2。根据超高产群体需肥规律,施足基肥,早施分孽肥,适量施用穗肥。氮肥60%~70%作基肥,25%~30%作分孽肥,5%~10%作穗肥;磷肥绝大部分作基肥;钾肥作基肥、孽肥各50%。2.5改善稻田灌溉条件确保稻田生产稻苗优质高产,对稻田灌溉条件要求同样较高,至少应保证灌溉用水的无污染。考虑到山地高产栽种水稻的需要,建议以浅水灌溉为主,确保稻田湿润,适时适期露田、晒田。移栽、返青后,留足浅水层。分蘖期,稻田灌溉润田。苗期有效苗穗80%~90%时,注意及时露田,经多次轻晒田,控制分蘖数,促进根系下扎,有利于培育壮苗。2.6合理稀植不宜密培育壮苗的基础上,大田基本苗数不能过多。基本的要求,在适宜密植的基础上,宜稀不宜密,注意改善田间通风条件,做好防纹枯病的准备。期间,注意促进个体健壮成长,大大提升成穗率。通常情况下,早稻、常规稻30万穴/hm2,每穴3~4钵;杂交稻25.5万~30万穴/hm2,每穴1~2钵。常规稻基本苗120万~150万/hm2,杂交稻基本苗90万~120万/hm2。晚稻、一季稻,以杂交稻为主,21万~25.5万穴/hm2,每穴1~2钵,基本苗90万~97.5万/hm2。移栽规格,提倡宽行窄株种植,移栽规格:早稻25.0cm×13.2~16.5cm,即行距25.0cm、株距13.216cm;晚稻、一季稻25~30cm×16.5cm。超级稻需超稀植栽培,移栽规格33.3cm×20.0~25.0cm12万~15万穴/hm2,每穴1钵。2.7水稻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是确保水稻高产的关键。对病虫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结合“综合防治”的原则,充分利用生物天敌、物理防治等手段措施,合理有效预控病虫害的发生,为水稻高产优产做前提保障。农业防治中,稻田耕沤灭螟降低螟虫基数,浸种消毒降低稻瘟病和恶苗病的发生风险。利用二化螟、稻飞虱等害虫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虫害看到光后会靠近,然后被杀死。同时,注意利用测报灯,及时预报发生情况,确保预报的准确性、及时性,并根据测报情况,制定合理用药的策略,科学有效用药,提升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生物防治中,更有效的方法是利用虫害天敌,降低病虫害繁殖数量,控制病虫害繁殖速度。这种方法用于病虫害防治,很好维系生物链的完整性,同时更好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安全高效的特性。此外,继续推广生物农药的使用,生物农药有安全、高效、无污染等特点,施用后环境受到保护,同样大大提升大米品质。化学防治中,在做好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的基础上,辅助用化学防治措施,能很好降低病虫害的危害性。使用化学药剂,务必高效、低毒、低残留,严格控制用药次数,控制用药强度,提升用药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益,提升稻米品质,增加种粮后的经济效益。2.8合适时期安排收获水稻收获过早或过晚,都将影响最终产量和品质。通常情况下,收获的合适时期为保证90%稻谷子颗粒黄熟即可。经收获后,脱粒务必及时,晒谷不能选择在污染较严重的地方。
3结论
水稻生产种植期间,科学合理栽种技术,是提升山地水稻高产高效的关键。同时,注意做好病虫害的防治,推广综合性防治措施,逐步减少化学药剂用量,确保水稻栽种的科学化、合理化、专业化,规范水稻栽种技术工作,在增加稻民种植效益的同时,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任仕伟.浅谈水稻种植技术与中后期田间管理[J].新农村(黑龙江),2014(12):93-94.
[2]汪佐荣.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8):106.
[3]尹鸿艳.试论水稻种植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4(4):129.
[4]邰浩东.有机水稻种植技术初探[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3(12):332.
[5]何立国.水稻田间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1):295.
作者:张龙 单位:贵州省湄潭县鱼泉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
第三篇:水稻优化栽培体系研究
[摘要]以前水稻栽培主要是以密保穗来达到以穗保产的目的,但是这种栽培形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茎多不壮,穗多粒少。如何做到优化栽培,达到水稻高产,对水稻优化栽培体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稻;优化栽培;栽培体系
以前水稻栽培主要是以密保穗来达到以穗保产的目的,但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采用该栽培方式,导致水稻茎多不壮,穗多粒少,通风不良,受光不佳;郁蔽时,易倒伏,易感病,难以发挥其品种、地力、光照等诸因素的优势[1]。为了解决上述矛盾,调解“密与茂”“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充分利用光照、地力,提高经济效益,开展了以稀植为中心的“良种、壮秧、早插、稀植、施肥配比”等一系列水稻优化栽培体系的研究,现将结果概述如下。
1试验方法
采用单因子对比法,进行了不同品种、不同插期、不同密度、不同育苗方式和不同氮量等系列化试验,确定各项因子对水稻稀植的影响。采用复因子对比法,进行2项插期、密度、氮肥、磷肥、钾肥五因子栽培摸索,认定各因子相互作用下对水稻稀植影响的顺序。并收集大量的试验示范数据,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出水稻优化栽培技术体系。
2结果与分析
在正常年份,中晚熟水稻品种,秧苗素质好,干物质含量高,壮秧的前提下,中等地力,可适时早插,合理稀植,中等氮量,合理配比的分期施肥“优”“壮”“早”“稀”“稳”栽培模式。其中,各因子对水稻栽培的影响如下:品种>栽培方式>密度>氮肥配比>氮肥量>插期[2]。总的来说,“优级、壮、早、稀、稳”水稻优化栽培体系,具体栽培模式如下:选用沈农9816、盐丰47等优良品种;采用培育壮苗开闭式早育苗方式;适宜提早移栽5月20—31日;合理扩大穴距30.0cm×16.5cm、30.0cm×19.8cm;合理施肥配比8∶2;中上等氮肥施用量60~65kg/667m2硫铵[3]。“优、壮、早、稀、稳”栽培模式有效地发挥了自然的投入,提高了投入产出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据87个点数据调查分析,增产幅度在27.5~91.9kg,平均667m2增产65.7kg;增产率5.0%~16.9%,平均11.4%;平均提高667m2产值36.59元,增加产值11.9%;667m2降低育苗、插秧费用21.86元,是总费用的20.7%。合计增加667m2效益58.44元,增效率19.1%,提高投入产出比1.2[4]。
3技术效应
①良种良法系列化栽培,创造了全生育期良好的生长环境,缓解了“弱、晚、密、猛”的自相矛盾;②挖掘了干物质含量高、壮秧适应性强的内在增产潜力,为抢农时,适时早插,早分蘖,低位分蘖争取了主动;③充分发挥了优良品种分蘖力强的优势,减少了无效分蘖,提高了有效分蘖率;④有效地利用了光能资源,由层面受光变为主体受光,增加了受光的空间。扩大了植株本身的功能叶面积,协调了群体与个体发育之间的关系,达到绿而不茂、壮而不旺、抗逆性强、穗大粒多的目的,从而构成了理想的株型和合理的经济产量系数[5]。
参考文献
[1]曾伟.水稻栽培关键技术及推广实践[J].南方农业,2016(21).
[2]尹圆圆,周垠,张兴明,等.中国农业旱灾致灾风险评价[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35-40.
[3]黄安密.简析当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与实践[J].农技服务,2016(9):75.
[4]张步枝,马士胜,朱礼科,等.水稻不同种植模式对产量影响与经济效益比较[J].农技服务,2016(13).
[5]顾建人,刘学珍.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J].上海农业学报,2011(2):151-155.
作者:朱颖 李净 李彩霞 单位:营口市老边区农村经济发展局
第四篇:水稻青枯病立枯病新型生物药剂防治试验
摘要:水稻青枯病、立枯病是北方地区水稻栽培育苗过程中的常发主要病害。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科学有效控制水稻病害,保护生态环境,特引进几种新型生物农药制剂,试验示范水稻青、立枯病绿色防控技术,同时做好应用处理、调查分析和总结,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打下基础。
关键词:水稻青枯病;水稻立枯病;生物药剂;防控;试验
北方寒冷地区水稻栽培育苗过程中,由于受春季冷凉气候和农民育苗水平参差不齐、病害防控意识差等因素影响,导致水稻青枯病、立枯病成为北方水稻生产中的常发主要病害。如遇春季连续低温、多雨、光照不足等不利气候条件,发生危害分布较广,程度较重,给稻农造成较大损失。当前,大部分农民对水稻病害以施用化学农药防治为主,采用综合措施绿色防控意识不到位。因此,为了推广绿色防控植保理念,转变植保防治方式,推广应用新药剂、成果、新技术,摸索和总结出适合生产实际的现代植保绿色防控用药模式,勃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结合相关农技推广项目实施,重点在应用新型生物药剂防控水稻病害方面进行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旨在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保护生态,降低农残。现将水稻青枯病、立枯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情况总结如下。
1试验示范目的
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科学有效控制水稻病害,保护生态环境,达到农药减量使用或不用的目标,特引进枯草芽孢杆菌、寡雄腐霉、海岛素等新型生物药剂,试验示范防治水稻青、立枯病。
2试验示范药剂
(1)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WP(黑龙江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寡雄腐霉WP(北京比奥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3)5%海岛素AS(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30%噁霉灵AS(齐齐哈尔盛泽农药有限公司生产)。
3试验示范设计
采用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处理1:水稻秧苗1叶1心期,按每平方米枯草芽孢杆菌1g+海岛素0.045ml用量喷雾;2叶1心期,按每平方米寡雄腐霉0.045g+海岛素0.9ml喷雾。棚室处理面积100m2。处理2:水稻秧苗2.5叶期使用30%噁霉灵3ml/m2茎叶喷施,根据实际发生情况确定用药次数。棚室处理面积100m2。CK:清水对照不喷药,棚室处理面积不限。
4试验示范落实情况
试验示范地点选择在黑龙江省勃利县吉兴乡东吉兴村,该地区水稻种植集中连片,生产基础设施较好,农户种植水平较高,利于示范展示与观摩。采用大棚育秧,3月30日扣棚烤地,4月6日摆盘,机插秧盘育苗。播种日期为4月15日,品种为龙稻12,种子浸泡后未催芽直接播种,应用“宝昌”牌水稻壮秧剂每袋12kg拌50m2苗床土。苗床用40%丁扑乳油每50m220ml封闭灭草。4月25日出苗,5月2日达到1叶1心期,以处理1施药,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每平方米枯草芽孢杆菌1g+海岛素0.045ml用量喷雾,对照(CK)喷清水。5月7日用“碧护”植物生长调节剂2g对水10kg喷200m2苗床。5月11日达到2叶1心期施药,以处理1每平方米寡雄腐霉0.045g+海岛素0.9ml喷雾,以处理2使用30%噁霉灵3ml/m2茎叶喷雾,CK喷清水。
5调查方法及内容
5.1青、立枯病防治效果5月20日每处理对角线采5点,每点1m2,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发病率(%)计算方法为:发病株数÷总调查株数×100;防治效果(%)计算方法为:(对照区发病株数-处理区发病株数)÷对照区发病株率×100。具体表现为:处理1青枯病发病率0.71%,防效70.04%,立枯病未发病;处理2青枯病发病率1.14%,防效51.75%,立枯病未发病;CK青枯病发病率2.36%,立枯病发病率0.60%。5.2对秧苗素质的影响5月20日每处理对角线采5点,每点选相邻的10株稻苗,测株高、根长、叶龄、根数、茎粗、鲜重(茎粗为10株秧苗平铺刻度尺测得,鲜重为10株秧苗在电子秤上测得)。具体表现为:处理1平均株高10.26cm、根长7.45cm、叶龄4片、根数10.8条、茎粗0.24cm、10株鲜重1.74g;处理2平均株高10.37cm、根长8.08cm、叶龄4片、根数12.3条、茎粗0.26cm、10株鲜重2.32g;CK平均株高10.64cm、根长8.34cm、叶龄3.5片、根数9.88条、茎粗0.23cm、10株鲜重1.61g。
6经济成本计算
各处理药剂在厂家或经销商处购买,成本投入为:处理1枯草芽孢杆菌单价3元/10g,100m2苗床用量100g,药剂金额30.0元;寡雄腐霉菌单价15元/2.5g,100m2苗床用量5g,药剂金额30.0元;海岛素单价5元/10g,100m2苗床用量100g,药剂金额50.0元。100m2苗床合计成本110.0元。处理2噁霉灵单价80元/200g,100m2苗床用量300g,100m2苗床合计药剂成本120.0元。
7试验结果分析
秧苗1叶1心期,按每平方米枯草芽孢杆菌1g+海岛素0.045ml用量喷雾;2叶1心期,按每平方米寡雄腐霉0.045g+海岛素0.9ml喷雾,对青枯病防治效果为70.04%,对立枯病防治效果为100%。药剂成本低于30%噁霉灵3ml/m2。水稻2.5叶期使用30%噁霉灵3ml/m2茎叶喷雾,对青枯病防治效果为51.75%,对立枯病防治效果为100%。上述两处理秧苗的株高、叶龄、茎粗、根数、根长、鲜重等差异不大。
8结论与建议
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控制农药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在秧苗1叶1心期,按每平方米枯草芽孢杆菌1g+海岛素0.045ml用量喷雾;2叶1心期,按每平方米寡雄腐霉0.045g+海岛素0.9ml喷雾防治水稻青、立枯病。同时建议该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时,要结合当地实际,帮助农民算好经济账、生态账、持续发展账,让农民真正增强科学安全施药意识,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推动水稻生产向节本、高效、高产、优质、绿色方向发展。
作者:桑树鹏 单位:黑龙江省勃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