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现阶段的中职院校德育工作来说,中职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对自身的课程建设进行完善,才能进一步提升中职院校德育课的教学质量。作为现代中职院校中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公共课程,德育课也是现代中职院校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由于目前中职德育课程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本文围绕中职德育课的教育改革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分析,以期对我国中职院校的教育起到更大的帮助。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在全面推行和完善,德育课作为中职院校课程体系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择业观有着十分明确的导向性,同时也对学生的今后的发展和工作有着极大的引领作用。但是由于一直以来,我国中职院校更注重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很多时候没有对德育课的开展引起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将对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1加强对德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中职院校德育课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科教兴国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更为我国人才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帮助。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生源的文化素质等都在逐渐下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在逐渐降低,因此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比较严重。针对这种情况,要求教师就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用战略的眼光对中职德育课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引起高度重视[1]。
2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现状
2.1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中职德育课教学中主要以知识的传授为主,但是对思想教育和相关的行为指导并没有引起重视。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着播音员,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传播,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扮演着听众的角色,地位并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将更加严重,这就使得德育课中的相关知识理念难以有效进行推广。
2.2教材内容
在传统中职德育课教学中,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主要方向和目标,但是由于现在中职德育教材中一些内容和实际生活脱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最终产生厌恶的学习情绪。在这个背景下,学生即便是对德育知识有所掌握,也基本属于短时间记忆,一旦真正用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能力也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
3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3.1改革德育教学模式,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
在现代中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思想。这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主要要求教师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同时教师也要对自身的作用引起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当学生思想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知识的掌握,而不仅是教材的理论搬运工[2]。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案例教学、情景引导等教学方式进行应用。通过将先进教学方式的引入,学生学习积极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比如在进行《劳动合同》这一课程时,教师应该改变传统先讲合同条款,再讲劳动合同的形式,而是直接将一份完整的合同直接发给学生,让学生将其当成是今后找工作中的劳动合同,并检查这份合同是否存在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教师既能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真实性,同时学生通过实践,将对这一课程的讲解有更深刻的感知和印象,有利于学生德育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3.2课程改革和教材编写应该和学生的实际发展相结合
中职院校办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专业性人才,因此中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这就决定了中职院校教育目标存在明显的特殊性,也就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正是由于中职院校教育的特殊性,因此德育课的开展也存在明显特征[3]。由于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其教材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单调,所以学生很容易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应该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进行创新,并且加强对课程的改革,使其在教学质量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加强对相关实践工作的开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和社会发展的结合。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政治敏锐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学生个人全面素质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更坚实稳定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国中职院校德育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但是通过本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处理,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我国中职院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和能力将得到更有效的提升,为我国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期盼通过本文的研究,我国中职院校将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教育事业的进步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珍菊.中职德育教学改革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3(16):58.
[2]常倩倩.如何提医学论文投稿高中职院校德育课的教学实效性[J].学园,2013,26(19):187.
[3]严刚.浅谈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改革与探索[J].新一代(下半月),2011,19(8):3.
作者:彭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