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素质教育开展和实施并不尽如人意,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仍未得到根本改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辅导员,如何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和教育模式,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如何以人为本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作者在本文中全面分析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指出了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辅导员如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通过以人为本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旨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
近年,素质教育开展和实施并不尽如人意,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仍未得到根本改观,反而出现局部恶化的态势,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据有关统计,一方面,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2001年毕业生人数115万,到2013年699万,被冠以“最难就业季”,2014年更是达到727万,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的称号。另一方面,仅以北京市为例,据2014年第三季度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显示,进入劳动力市场招聘的单位有15708家,累计需求各类人员179189人,求职人数仅为43452人,缺口数为135737人,人力资源需求仍大于供给。由此可见,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高校究竟应该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培养骨干力量的辅导员,如何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和教育模式,以人为本地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
一、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以来,一直是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实际上就是让学生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从畸形发展走向健康发展过程。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关系社会的和谐发展,关系教育改革与发展,关系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1.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得以前进的根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流砥柱。然而,在过去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与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相比,大学生身心素质教育一直处在一个相对薄弱的地位,致使部分大学生形成了歪曲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违法违纪行为在大学生中屡屡增多。因此,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推进剂。
2.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关系到教育改革与发展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把素质教育上升到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的高度,文件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3.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关系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是一种生产活动,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即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可能使个人得到全面发展。英国教育家洛克也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1.重智育轻德育,学生人文素养缺失
高校教育目前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课程体系智育多于德育,学生文化素养内涵欠缺。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重智轻德,即重智育课,轻人文课。多数高校的人文课程成了流于形式的选修课,即便硬性规定的“两课”教育中也存在这智育化倾向,教师授课的重点仍然是基本理论等,采用的方法是满堂灌,不能与实践相结合,导致德育的智育化。二是学校的引导机制上重智轻德,即重成绩、轻品德。如对奖助贷勤等评定上,往往过于死板,侧重对学习成绩,而轻视学生的品格修养的考察等。不少大学生陷入“迷茫一代”“价值真空”“精神危机”的漩涡。三是学生个人利益关系上重利轻德,即重利益,轻道德。随着社会的转型,不良文化与思潮带来很多危害,校园文化氛围中的负面诱因,人际关系的多元化,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各种不适应以及择业就业的压力等负面影响。价值观、人生观的偏颇使一些学生在利益的驱动下,缺失了应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2.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能力发展不均
掌握扎实的理论、娴熟的技能是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然而,实践性教学仍然是高校的一个薄弱环节,学生动手能力普遍不足,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一是从高校的师资情况来看,由于大多数高校教师没有走出校门,对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和技术潮流了解不够,甚至不会操作,只能“照本宣科”,导致理论挤调了实践的现象。二是从高校的实验室、实训室建设来看,由于实训、实验室建设投入较高,很多高校在实验、实训设备配备上从简,助长了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的产生。三是传统观念的束缚。因循守旧的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技能,重应试、轻素质的倾向至今未能根本改观。
3.重共性轻个性,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事物的共性与个性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整体;共性与个性并不排斥二者具有不同的规定性,而是包含差别的同一。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教育也包含教育共性与个性的差别同一。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往往强调共性而忽视了个性,其结果是我们培养出来的是统一模式的“标准件”,扼杀了人的创造性。只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观念,强调教育的共性同时,不要忘记学生的个性,把教育的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辅导员以人为本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路径探析
1.宏观层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新时期、新形势下,要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对辅导员工作理念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即牢固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人才培养观念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并运用到日常学生管理当中去。一是尊重学生主体性,建立平等师生关系。辅导员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只有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才能去引导学生、塑造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二是讲究工作方法,提升学生素养。学生思想工作是面向人的工作,因此,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必然的,面对问题我们主要采用引和疏,而少采用纠和堵的方式,多以自己的品德、情操、情感和行动,影响和带动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素养。三是关注学生需求的差异性,分层次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根据学生专业、年级、班级的不同,辅导员应在学生素质的培养上分层实施,如大一围绕习惯养成,大二围绕专业特点,大三围绕企业需求等方式实施分层教育,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明确辅导员多重角色定位。综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普通高校德育大纲(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相关条文,可以看出辅导员兼具教师和干部两种身份,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笔者认为辅导员具备如下角色:政治思想的领航者,学习成才的促进者,心理健康的疏导者,生涯规划的引导者,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日常生活的关怀者,事务工作的管理者。辅导员只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全面、完整地理解和实践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内容,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服务和指导作用,促使学生全面成才、健康发展。(3)构建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大学生第二课堂是针对第一课堂而言,是第一课堂的延续,一般是指正常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之外,在学校的支持和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有组织的课外集体活动对受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教学活动。辅导员要立足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导向,构建富有自身特色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把第二课堂文化活动融入整个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力求实现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协调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微观层面为大学生实现全面成长成才提供平台
(1)抓好入学教育。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新生的第一堂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辅导员在新生入学之初,对其进行学习与生活上的正确引领和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新生辅导员,一是开展适应性教育,帮助新生正确认识大学及大学生活。二是开展多样性活动,丰富新生课余生活。三是开展法律法规教育,帮助新生习惯养成。四是开展学习引导教育,帮助新生确定目标、生涯规划。(2)抓好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是一门艺术,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日常工作的重要阵地和基本手段,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辅导员针对主题班会,从内容到形式,从规划到开展,都必须认真研究,精心组织。一是主题要明确且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充分反映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班级的实际状态。二是形式要多样化且具有娱乐性和教育性,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准备要充分且具有目的性和参与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抓好学生活动。高校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崇高使命,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必须在学生学好专业和文化方面的知识,夯实专业技能以外的同时,还应不断提高学生个人综合能力,而各种活动的参与和开展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与阵地。因此,辅导员要以人为本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就必须抓好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一是根据学生成长需要构思活动主题。要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寓教于乐。二是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能满足学生专业学习需要,也能满足学生科技、文学艺术、节日纪念、文体等综合素质提升的需要。三是活动计划方案要实。学生活动的方案要认真策划,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考虑,多方位计划作好预案。四是活动准备要充分,尤其是节目排练、后勤保障等方面。五是总结要及时。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总结优点、亮点,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下一次努力的方向。六是宣传要到位。要及时对活动前、中、后进行实时报道与宣传,扩大影响力。(4)抓好生涯规划。在就业更难季的今天,学生就业竞争非常激烈,为此,作为高校辅导员,如何帮助学生选好职业目标,做好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可以通过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角色定位和职业目标等方面进行剖析,从而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优势与长处、劣势与不足,进而找到努力的方向。二是帮助学生确定目标。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所定目标必须切实可行而且量化。三是做好学生目标的达成情况检查与验收,明确下一步努力方向。(5)抓好自身素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名言对于高校辅导员更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在发展,环境在变化,辅导员的素质与能力也应与时俱进。辅导员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关系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问题。为此,作为高校辅导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素质。一是加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通过学习,提高理论觉悟,加强工作能力,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途径,全面完善自我。二是不断总结。在实践的过程中,认真总结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使之升华为理论,并指导工作实践,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三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辅导员在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不足的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勇于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不断进行自我改造。
参考文献:
[1]刘奇.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
[2]陶晶晶.高等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系列丛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3]马慧琼.大学生素质教经济管理论文育之我见[J].学术月刊,2011
[4]魏芳.素质教育情趣化[J].剑南文学,2011
[5]王硕杨.论高校辅导员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教研究,2006
作者:陈恒英 单位:重庆电讯职业学院
相关专题:案外人执行异议起诉状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