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医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
1.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医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一般分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前者涉及事实、概念、原理,后者涉及经验和策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医学信息技术课程必须打破原有的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相互独立的现状,改为建立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的内容结构,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1)变陈述性知识为过程性知识,增加过程性知识的比重。如对于“计算机系统”内容,可结合科室配置计算机的应用需求,通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思路完成,重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详见表1。(2)弱化旧知识,增加新知识。“计算机发展和数制转换”等内容在工作中的指导性较弱,可弱化为自学。“计算机网络基础”可由重点讲解弱化为一般讲述。虚拟现实、云服务等技术在医学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医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增加这些技术的应用实例。医务工作者经常要接触患者的“秘密”信息,为防止出现“篡改数据”事件,必须提高医学中职学生的网络伦理水平,因此课程中应增加网络伦理内容。(3)更新知识,实现信息技术操作的升级。当某台计算机软件升级后,其操作界面和功能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医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必须及时更新。
1.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医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排序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编排一般是“平行结构”,但学习者认知的心理顺序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串行结构”。认知的心理顺序和课程内容编排的顺序不一致,就会导致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分割。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医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编排是一种“串行结构”,这与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与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工作顺序是一致的。课程内容可包含多个不同的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可采用项目、案例、任务等不同的实现方式,通过“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的串行次序实现[2]。基于工作过程的医学信息技术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意味着知识总量没有变化,知识在课程中的排序方式发生了变化。
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医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式的选择
因为可通过学习情境组合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因此,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医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方式。其中,每个学习情境的实现,必须采用“过程化”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若干个项目,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照行动过程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纳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人协作的能力。按照项目组织的思想,将医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性内容划分成若干个项目,例如“配置计算机”、“电子报刊”、“单词默写表”和“患者信息查询”等,覆盖计算机系统组成、Word高级排版、Excel数据管理、PowerPoint汇报演示和新技术应用等知识块。对于“单词默写表”项目,可设计对应的功能要求:左侧灰色区域输入数据,右侧黑色框内显示结果(提取身份证号中的出生年月、成绩及成绩图形),见图1。该项目的工作过程可以按照如下流程进行:项目需求分析→界面设计→关键函数的选择→图表的建立→功能完善。这个工作过程打破了传统的Ex-cel电子表格的授课方式,突出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医学信息技术课程开发必须注意重组教学内容和转变实施方式。重组教学内容可实现教学内容从“知识导向”向“行动导向”转变、课程目标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转变课程实施方式,采用项目教学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分析和系统解决问题经济类期刊发表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张永洁 袁奉卫 单位:甘肃省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