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命教育有助于研究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教育是“帮助生命力发展的一切行为,教育本质是引导人之心灵的事业,引人求知、引人自信、引人自爱、引人热爱生活、引人关爱生命”。[2]然而,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方式过于注重研究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竞争意识,而忽视了研究生的人格、人性、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生命教育内涵之二:生命价值教育,即活出价值。这属于生命教育的认知成分,即引导研究生发现和了解生命。发现生命就是要思考什么是人,什么是生命,人为什么活着,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活着;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以及特点,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了解生命就是要弄清生命的来源、结构、内容、规律和价值等几方面。对研究生开展生命教育,让他们对生命有崇高和正确的认识,使他们开始审视自己生命的意义,认识自己存在的真正价值,激发他们生活的热情、养成正确的生命态度、面对一切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从社会发展层面看,研究生生命教育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使研究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这是生命价值教育的另一个方面。研究生是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群体,他们拥有较高的知识修养与技能,这些优越的条件决定了研究生必将成为促进社会良好发展的后备军。他们承担振兴民族、富强国家、成为引领先进高科技和走在学术前沿的领头人责任和使命。每个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价值的追求不同,要引导他们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实现社会价值,包括社会责任感教育、社会关怀教育、关爱自然教育等。这也是生命教育的行为目标,提升和激扬生命。引导研究生挖掘自身最大潜能,努力完善自我,最终造福社会,使个体生命的意义得以升华。
2、研究生生命教育的路径
1)首先要加强生命教育宣传,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引导研究生有接受生命教育的意识。可以联合学生会举办一些生命教育类的活动,张贴海报,在学校宣传栏开设生命教育专区等。
2)在形式上,可以全方位、多渠道进行。一方面可以通过将生命教育课程纳入到学校心理健康体系中、举办生命教育专栏、电影、生命教育知识普及等活动。另一方面可以采取个体咨询、电话、网络互动交流、团体训练等方式。
3)在队伍建设上,要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都是本校一些课程老师在校兼职心理健康辅导,导致心理健康教育不够专业,效果可能并不明显。针对这一点,首先可以组建一批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背景的师资队伍,将生命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灌输到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可以定期开展生命教育讲座或者座谈会、也可在学校网站上开设生命教育专栏等。并且为这些专业老师提供进修机会,提高专业素养,关注国内外生命教育活动开展的动态,不断更新已有的方法与技术,做到与时俱进。
4)理论研究方面,鼓励师生积极申请并开展研究生生命教育的课题研究。探寻生命教育的核心———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为提高研究生生命意义感寻求有效的途径是生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大多是根据国内外书籍文献等资料而得出,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探索研究生生命意义感现状,分析研究生这个群体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为研究生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5)提高实践能力方面,学校可以联系各类单位,尽量为研究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加强能力锻炼,提高他们的社会竞争力。社会实践是要求研究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投身于具体的社会生产活动或者社会生活中,服务社会、理解社会、热爱社会,体验社会生活,培养研究生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道德品格的教育活动。很多研究生长期在学校,有机会到单位中锻炼的并不多。社会和用人单位却对研究生提出了“有经验者优先”的要求。因此,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学生进入到单位锻炼,多给研究生提供有利于就业的实践机会,有助于他们融入社会,提高研究生的竞争力。生存训练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提高研究生的生命意识。可以通过生存训练,锻炼研究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引导研究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克服困难,超越生命,树立起生命是人类创造和实现价值的先决条件的意识,同时也让他们充分认识生命是对亲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生命不仅仅是自己的,而是与生活环境紧密联系的,让他们懂得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并珍惜生命,增强责任意识。
6)教师自身方面,尤其要注重导师在研究生生命教育中的作用。教师这个职业可以说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职业,导师有意、无意营造的心理成长环境很可能对研究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导师不仅在科研上发挥指导作用,在生命教育中也可以发挥引导作用。对于研究生而言,在校期间联系紧密、接触频繁的老师就是自己的导师,导师的一言一行对研究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导师要关注研究生的思想问题,并以自身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以及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研究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不仅在学术上严格要求自己,又要在思想道德上以“高规范、高境界”来要求自己,树立崇高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变化,及时了解并帮助研究生解决心理困惑。身为导师,要针对研究生的心理问题经常主动地与学生沟通,关心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教育与帮助,发挥研究生导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作用。
作者:张琴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