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好点的情况,就是教师先向学生演示实验中所有的环节,但也只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观察。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清楚的发现,初中物理教师缺乏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正确认识,没有对实验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也更加的显得应付了事,导致教学方法陈旧,内容死板,课堂氛围压抑,所以实验教学效果低下。仅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上的教学任务而进项教学,教师的教学出发点就是错误的,学生都有没有能够接触到实验器材,又怎么会掌握住实验的技巧和注意点。在这样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怎会得到提高。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性思维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物理实验教学中来,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从而实现物理实验的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所以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外部的助力。初中生的身心发育尚不完善,教师要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辅助学生形成创新性的思维,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能力体系。比如说,不少学生对电路图的分析都存在难点,教师在对学生施教时,可以采用教具,直接将电路图演示给学生看,按照由远至近的规律,逐条向学生进行分析,并且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改变电路中的设置,引起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二)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教师不可能永远都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实际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学生对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的答案掌握的更加牢靠。教师应当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适当的放手让学生处理,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如果运用得当的化,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学生在进行重力实验的时候,一开始学生是在使用的1公斤重的道具,后来有学生提出“是否道具越重,物体落下的速度越快?”的疑问,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想学生提供不同重量的道具,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从实验的结果中解决问题,获得成长。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埋下创新的种子。
(三)重视学生的物理猜想,鼓励学生主动实验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虽然有些事物人在实际的生活中并没有经历过,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尚未出现,但是人们的思维却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创造出这些事物的形象,简单而言这种思维几乎等同于人的想象。有时人借助这种想象能够预测或是猜想出事件发展的走向乃至最后的结果。而人的预测和猜想行为实际是人思维创新的一种表现。实际的结果证明,很多伟大的发现,正是源自人的想象。因为想象,所以人们发现实际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的;因为想象,所以法拉第根据电能生磁,联想到磁能生电,并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甚至也正是因为对“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可能不守衡”的猜想,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奖。由此可见在物理实验教学的学习中对学生展开预测和猜想的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不谈太大的设想,仅借助此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应该是能够实现的。比如学生在进行沸点实验时,有学生猜想用纸锅烧水,纸不会被点着,水还能够达到沸腾。这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来验证这个猜想,实验证明这是可行的,但是学生却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是教师就可以适当的向学生扩充一些知识,告诉学生实际的原理。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世界经济期刊,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张翻贇 单位: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