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探索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和心理课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心理渗透;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4D-0089-01

一、渗透的意义与措施

(一)渗透的意义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与心理课在教材内容方面有许多“共同语言”。首先,“两课”在育人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都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和成为全面发展人才为宗旨的。其次“两课”的教材内容都是侧重学生情感培养和行为训练的;再者“两课”在教育教学方式上也是密不可分的,都是通过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层次进行的。在教学中应把学生心理品质培养作为品德与社会科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扩展与延伸。

(二)渗透的措施

学校要求全体品德与社会教师要把本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可能地做到多途径、多形式地进行。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宽松和谐互动的心理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投入真情实感进行心理辅导。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鼓励、表扬和肯定。采用多元、多样、全程、全面和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和应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同时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时间、场所和机会。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锻炼学生的毅力、培养良好的习惯。在具体实施中,通过训练、辅导、暗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渗透的方法与途径

(一)在教学设计时考虑渗透

教学设计是落实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上好本学科课程的前提,只有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问题,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品德与社会科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努力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通过教材中具体的实例或由此引申出的内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从而起到触动心灵的作用。在教材处理过程中,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恰当、有目的地与品德与社会科内容紧密结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实际需要以及学习内容备课,正视学生存在的差异,在了解学生性格、兴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力求因材施教,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内驱力,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在和谐的氛围中陶冶情操和升华思想。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目标侧重的不是知识与技能,而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能改变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借助心理测验及其他测评工具客观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长处、不足以及发展趋势,使本学科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与有效性。课堂上要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有了这样的学习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还有利于使学生轻松摆脱情绪障碍、克服消极心理、形成良好的习惯。经常表扬学生,真诚地看重每一位学生,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而且可以使学生对未来更有信心,这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动力最好的方法。

(三)在作业处理中进行渗透

品德与社会科课前准备和课后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品德行为的实践途径。因此在处理课前准备和课后作业时,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布置课前准备的时间要充分,小学品德与社会科教学要成功,功在课前、重在资源,要充分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这样既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又可培养学生合作心理,还可以激发兴趣。课后作业的难度要循序渐进,做前一题时,就有信心完成下一题;作业的数量要符合实际,少而精可以加大学生的思维深度。布置的作业应尽量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意志力的磨炼、创造性的发挥和能力的提高。作业的批改也要灵活多样,做到有检查、有落实;有面批、有记录;有自评、有互评;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指责。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自我反思和建立自信,也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和个性技能的培养。

(四)在课外辅导中结合渗透

品德与社会科课外辅导也很重要,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渠道。课外辅导不是后进生的专利,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分批进行课外辅导。对优秀的学生要加强培养,进一步发展其爱好和特长,并通过不断提高要求,让他们感受到适当的挫折,知道自己还存在不足,同时又使他们取得更高水平的成功,激发求知欲。对中等生和学困生要有重点地进行辅导,耐心地培养他们的意志,通过巧妙地点拨启迪思维,让他们通过努力能够有所收获,感受成功。许多后进生的困难并不是他们的笨拙,而是他们自卑、畏难的心理,因此教师要注重帮助他们排除学习障碍,增强自信心,这也是品德与社会科的教学目标。总之,通过几年来开展本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我校品德与社会科教师理念更新、方法更活、信心更足;大多数学生愉悦感更强、参与度更高、主动性加大、实效性更好。

参考文献:

叶一舵.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4,(3).

作者:王彩玲 单位:福建省南安市官桥中心小学


    更多管理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探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188150.html

    相关专题:课程设置 中文自修网


    上一篇: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
    下一篇:塑料制品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