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镇街网络文化的特点
在镇街文化活动中,通常是以非网络的实体形式存在的,例如各种老人文娱比赛、少儿绘画展览、学生书法展示等等。但是在网络开放的今天,除了实体文化载体以外,还出现了虚拟文化载体,实现多文化、多信息、多样式、多素材、多渠道的文化创造、传播、获取与交流。在这种虚拟的空间中的,民间的文化活动影响和改变了现实的行为方式。因此,镇街网络文化,显然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存在;虽然这种文化载体以及因此引起的文化内涵的变革未必是全民的文化,但是由于网民的数目日渐增多,网络文化的重要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就逐步涌现了。在镇街文化中,网络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不可忽视。这里不谈网络工具在舆情和维稳中的特点与作用,本文只是讨论其中的文化现象,甚至因此影响到民众的文化选择和价值取向。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令到这一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传播速度进一步加快,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镇街网络文化的特点之三是,网络文化活动的内容良莠不齐。当前,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乃至转发渠道都是不足的,随大流的多,创新的、有穿透力少,作为镇一级的文化管理部门,可以更好地引导公共文化信息的转载和共享,杜绝内容不良、可能造成社会风气败坏,或令青少年身心健康是受到影响的信息。及时向政府网络管理机构举到虚假信息、违法信息,以阻止它们在网上传播,给社会稳定带来不良影响。
二、目前网络文化管理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利用网络媒介的文化服务不到位。
除了政府规定的政务公开、警务公开的网络以外,在网络方面开展文化活动的个性化、特色化的建设与管理不够,与镇街社会发展与先进文化的要求不相适应。镇街群众虽然在网络使用、智能手机普及的情况下,没有享受到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体现。手机很多时候沦为玩游戏、打发时光的消遣。
2)对网上不良内容的预警不够警惕。
网络世界,重则充斥着淫秽、色情、诈骗、赌博等各种问题,轻则不乏攻击、谩骂、造谣、恶搞等不文明行为,虽然作为镇街文化部门不一定有技术力量对此加以打击,但是至少应该对这类内容有足够的预警准备。
3)镇街网络文化建设管理人才缺乏。
由于预算关系,镇街很难抽出专门忍受从事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网络文化管理人员明显不足,网络文化建设人才不均等现象。
三、加强镇街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1)利用网络媒介的充实文化服务的内容。
以社会主义正确的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主动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在网络平台上打造宣传平台。政府可以主动发起一些规范、正能量的网站、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的设立,打造一批在网络上容易被有影响力的搜索引擎搜到的网络内容。尤其不可以小看看似在潮流中已经有些褪色的微博的阵地!为什么?因为微信公众号是搜索引擎目前仍然无法搜索得到的,那么,不管你打造多么好的微信公众号,只要镇街群众不转发,就无法起任何作用。相对而言,微博只要一旦上网,很快就嫩改变内搜索到,便于传播。
2)镇街可以建立民众需要的的文化载体。
在网络时代为广大民众的精神需求提供文化补充,为广大网民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内容。例如,网上围棋赛、象棋赛等等。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网上不是有好多棋类网站了吗?是的,就是利用这些网上资源,组织镇街民众(主要是青年)参加网上文化娱乐活动,例如相约在某网络平台进行文化活动。
3)利用现有文化工作干部,将工作延伸到网络文化领域。
在人员配置方面,各镇街考核或招聘文化干部(例如宣传干事、文化站长)时,应该适当加入网络技术知识考核。令传统的文化干部能有一定的网络新闻采写、网络宣传导向、网络评论主持方面的人才。虽然这支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队伍(或人员)未必是专职的,但是“一专多能”跨度是必要的配置!或者说,这是时代的要求。在这个问题上,镇街领导应该要加以重视,将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纳入文化干部考核项目当中。保证宣传文化干部至少能够负责网站工作,与广大的网友保持互动关系,借助网络方面的快捷、简便的优势,促进文化活动开展。
4)组织“镇街网友俱乐部”。
由文化干部牵头,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网络文化协会”,可以开展一些网络文化活动(例如网文笔谈会、网文征文赛),可以整合各方之力量,开设个人空间或组织“镇街网友俱乐部”。比如“赤道蚂蚁”的网友就非常踊跃,有一定的影响力。有些自创网页空间虽然点击率较小,但只要内容质量高,搜索引擎搜到,还是很有发展潜力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文化建设成为镇街文化建设的新话题。我们应该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通过网络平台,为镇街民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利用网络媒介,为丰富民众的实体文体活动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灵活的渠。网络文化建设是时代的要求。如何搞好镇街网络文化建设,需要基层干部在各个层面同心同德,共同协作,将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做好。
作者:叶智荣 单位:东莞市石龙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