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中西文化差异与理解

一、中西方文化不同的生长基点

讨论中西文化差异,必须首先要清理中西方文化的生长基点。学者钱穆指出:“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究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中国文化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充沛的水资源、内陆式格局、温和的气候孕育了中国农耕式经济模式。西方文化发源于古希腊地区。地处欧洲南部的希腊半岛,三面环水,海岸线有3000多英里,岛屿星罗棋布,成就了发达的渔业和海洋贸易。这也应和了列宁说的“地理环境的特性决定着经济关系以及随在经济后面的所有其他社会关系的发展。”因此,农耕经济模式和海洋贸易模式是铸造出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点。其次,在精神层面,自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到西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深刻塑造出了中国人集体共有的国民性格和思维模式。西方文化的另外一个源头是希伯来宗教(犹太—基督教)。肇始于犹太教的基督教,公元392年,被罗马皇帝定为国教。从此,在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基督教发挥着统一欧洲的巨大力量。基督教的思想扎根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可以说,儒家思想和基督教思想是铸造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基点。换言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从秦汉以后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地位的伦理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从西罗马帝国崩溃之后形成的以基督教思想为主体地位的宗教文化。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由上述两个基点导致了中西方文化间在价值观、哲学、宗教、文学等各方面的差异。

(一)中西道德价值观的差异

一般来讲,社会实践、符号、语言属于显性文化,信仰、价值观、标准属于隐性文化。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关系可用冰山理论来解释,冰山露出海平面的部分属于显性文化,在海平面以下的部分属于隐性文化。前者是可见的,而后者是不可见的是寓于前者之中的,在研究中西文化差异时,首先要搞清楚水面以下的部分,因为这一部分是冰山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含的种类繁多,而道德价值观是价值观的核心。道德价值观所涉及的人际关系又尤为重要。中西涉及人际关系的道德价值观差异主要有以下两点:集体本位和个人本位。中国文化的价值指向是集体主义,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核心就是“仁”的道德思想。《论语?颜渊篇》:“仁者爱人。”《礼记?中庸》:“仁者人也。”《韩非子?解老》:“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实质就是倡导以人为本,关爱他人,营造良好的人伦关系的一种集体道德价值观。在中国的农耕经济模式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家族为单位,传统的中国家庭是四世同堂,在这种大家庭中,长幼尊卑,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观念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推而广之,家庭是国家的基本单位,国家的道理和家庭的道理也是一样,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封建的等级制度就在集体主义观念中孕育出现了。在传统中国社会,从农耕经济模式到儒家仁爱和集体主义观念产生,再到等级制度出现,是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而西方文化的价值指向则是个人主义。西方最早的占主流地位的经济模式是海洋贸易,这种商业经营模式是赢利性生产方式,注定必须损人利己,具有鲜明的利己主义价值取向。商业活动的流动性又很强,离乡背井,妻离子散是司空见惯的事。如白居易所言: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因此,商业社会的家庭关系不可能像农业社会一样盘根错节,只能以夫妇子女为中心,也即核心家庭。商业文明的道德,也即以个人本位为标志。西方文艺复兴时期高扬个人主义的旗帜,以反对中世纪确立的神本位思想,唤起人们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重视。平等观念也从个人主义中衍生出来了。西方文化的另一基点基督教宣称,人人在上帝面前,生而平等。平等的理念在西方人中的确是深入人心。在西方社会,从海洋贸易模式到个人主义观念和基督教平等精神的确立,也是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义务本位和权利本位。中国道德观主张义务本位,西方道德观主张权利本位。在日常的人伦关系中,蕴含着各种特殊的义务观念,礼运有十义: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有相对之关系,故有相当义务,是谓义务本位。西方人重权利观,天赋人权之说,远在希腊斯多葛学派便开始萌芽。“到罗马帝国时期,西塞罗更把它发扬光大。到了近代,英国的弥尔顿和洛克,法国的孟德斯鸠和卢梭,美国的杰斐逊,都以提倡人权著称。”1688年英国人权宣言、1775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更是向全世界宣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维护人权,政府有保障维护人权的责任。权利的观念在西方人中逐渐深入人心。

(二)中西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考,典型的反映出中西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也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论和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论是中西哲学观的基本思维方式。天人合一最早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哲学思想体系,由此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就是把自我淹没在浩瀚的宇宙中,达到无我,忘我的境界。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支柱———儒家和道家都主张无我。老庄《逍遥游》说:至人无己。意即具有最高的道德标准的人是无我。儒家的仁德思想就是无我,这是最高的思想境界。而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德菲尔神庙上就篆刻着“认识自我”,西方哲学奠基人苏格拉底也说:我自知无知。可以看出,西方文化从开始就凸显个人的主体地位,重视审视、考查个人。在文艺复兴以前,黑暗的中世纪是神权统治一切,在现实世界是教会主宰一切,到文艺复兴时期把神权,教会推翻。人文主义者把目光聚焦在人的尊贵和卓越之处。西方近代哲学创始人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他明确提出主客二分思想,我是主体,其他是客体,主体必须去认识客体,认识规律,为我服务,这种哲学思想也必然导致自然科学发展,自然科学的本质就是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以求掌握并驾驭自然。而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观主客不分,不强调人怎样统治自然,也必然导致自然科学的落后。这两种相异的哲学思维方式导致中西方的自我观也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观是普遍性压制个性,而西方传统文化的自我观是个性突出于普遍性之上。美国学者赛尔(Searle)给自我下的定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我”就是一个根据理性能自由行动、自由思想的行动者。凡是自我都有独特性或个性。自我又离不开社会性。每一个自我是宇宙普遍联系的交叉点,世界上的事情是各种力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一个网络,这些网络有各个交叉点,交叉点方式不一样,每个人都不一样。个性是网络普遍性的交叉点。“我”的两个方面,独特性和普遍性紧密相连。北大学者朱滢在《文化与自我》一书中,把中国人的自我观称为互依型的自我,把西方人的自我观称为独立型的自我。中国人过于把自我束缚在普遍性、社会性中。西方人又过于强调个人独创性。但物极必反,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学习西方科技、思想。19世纪末期思想家魏源、龚自珍、谭嗣同、梁启超、章炳麟、孙中山等提出中国人自我观的产生。梁启超就提出要以物随我,不要以我随物,孙中山提出精神物质二元论,就是笛卡尔心物二元论在中国的反映。发展到五四运动,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归结起来就是强调自我的表现。因为科学就是强调人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中国哲学是一种以伦理道德为中心,主张个人修为的人生道德哲学,西方哲学是以探求知识为中心,讲求发现自然规律的理性哲学。

(三)中西宗教信仰的差异

“中国宗教以现世现生的生存和幸福为出发点和归宿,西方宗教以来生彼岸世界为现世人生价值的目标。”中华民族在佛教传入之前,没有形成有组织的宗教。中国文化主体精神是儒家学说,儒家学派是无神论者,真正的儒家知识分子,是不信鬼神的,中国文化是无神论文化。在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中已得到清楚的表达。《周易》说:“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归”,圣人说的天神鬼是为了教化,不是为了信仰而讲道德,而是为了道德而把鬼神拉了出来教化百姓向善。儒家文人关注的是内在的道德修为和现世的经世之用,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彼岸世界。故有“成己成物,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儒家思想也讲天命,如“五十知天命”、“君子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命的观念也是主张顺应天理、天人合一、劝诫教化的目的。因此,一些中国学者如胡适、唐君毅、钱穆,认为:中国的社会是人文的社会,儒家的思想是人文思想,和宗教不相关。逮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土,也是援儒入佛。中国人信佛求佛,是祈求平安、富贵、多子多孙,都是现实的愿望。西方人信仰基督教却是轻看现生,重视来生。《新约》中圣保罗劝诫教徒不要挂念世上的事,而要向往天上的事,人世的生命都是暂时的,身后的生命才是永久的。《旧约》中上帝也对以色列人承诺,尽管今生他们国运蹇厄,命运多舛,但只要信奉上帝,等到世界末日终极审判之时,上帝会引领他们到一个流着奶和蜜的美好国度,而其他民族则会受到审判。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是以人为本,而西方人的宗教信仰是以神为本。中国的儒道两家都是主张天人合一,儒家思想,着重在自身修为,一切从自身出发,一切又以自身为归宿。他看待宇宙万象,不是物我两分,而是物己融合。道家也说:“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外来的佛教,亦从人类自身出发,仍以人类自身为归宿。西方人主张天人两分,在宗教上也有天国和人世的对立。基督教的理论建立在上帝与神之信仰上。中国人对宗教的看法,是祭神祈福的看法。西方人对宗教的看法,是把人生的一切都由宗教信仰和教会指导。可以说,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而基督教是以神为本的宗教。是故佛教只从人的身上,尤其是人的心上,说到外面万物众生与大千世界,而基督教要从天地创始上帝主宰说到万物人生。因此佛教思想与儒家为近而甚得中国人信服,而基督教极易与希腊哲学合流。

(四)中西文学审美风格的差异

中国文学史以诗歌和散文为中心,西方文学史以戏剧和小说为主体。这种分别也是中西相异的生产模式造就。中国诗和散文多取材乡村和自然界,是农业文化之代表。西方戏曲与小说,多取材于都市,为商业文化之代表。都市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冲突矛盾多。田园生活宁静淡泊,闲适恬淡,安逸舒缓。中国文学审美趋向是伦理性,西方文学审美趋向是宗教性。《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它是一部伦理的歌咏集。孔子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歌颂爱情、劳动、友谊和各种为国为民而献身的正义行为;赞美良知和情操,都是有严格的社会道德标准。《诗经》的这一文学传统———文学和伦理的一致深刻影响了中国全部文学史,后世评价文学作品的最高标准既是看是否体现文学性和伦理性的调和。西方文学的最高境界是宗教或神话,其主题多是人与神的冲突。基督徒奉为圭皋的《圣经》对西方文学传统的影响尤其深远。众多一流的文学作品都受到它的直接影响。“如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失乐园》和《复乐园》、小说家班杨的《天路历程》、德国诗人歌德的《浮士德》等都直接借用了《圣经》的情节或体裁。”莎士比亚的戏剧也多处引用《圣经》的内容。

三、中西文化融合的路径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两种存在本质性差异的文化。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中西方之间应该尊重彼此文化,求同存异。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我不是一个雅典公民,也不是一个希腊公民,而是世界公民。他的世界观是开放的。被尼克松誉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人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终生致力向西方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坚信四海之内皆兄弟。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普林也是毕生寻求中西文化共融的文化使者。从苏格拉底到吉普林再到赛珍珠,他们为我们树立了中西文化交流成功的典范。中国文化发展方向,只有走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道路。然而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要达到中西文化共融的最终目的,我们应有以下几点基本认识:

(一)首先要了解中西文化历史和现状,特别重要的是需要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及原因。

“离开这一点,去谈文化交流和融合,就会陷入盲目性。”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程度不断加深,整个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摆脱这一历史潮流而独立存在,都必须在这一历史潮流中趋利避害以求得自身的发展。因此,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也不例外,只有通过深入分析产生各种文化差异的原因去认识各种文化的相同和差异,才能从正面的角度去理解各种文化的不同内涵和历史,进而达到文化融合与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共同目的。

(二)其次要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接受西方文化和塑造中国文化形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西方文化交流异常频繁,西方许多节日和习俗,如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在中国非常盛行。然而,据调查显示,在20—25岁之间的年轻人中,有98%的人有过情人节和圣诞节的习惯,有87%的人有过愚人节的习惯,但只有7%的人有过感恩节和母亲节的习惯。且这种过西方洋节的习俗正在向中国的中老年群体蔓延开来,已经深入到许多中国百姓的生活中。而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人也频繁地走出国门,他们在国外大肆消费,疯狂抢购奢侈品,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遵守公共秩序,等等。上述现象表明,中国人在接受西方文化时过分盲目,往往忽视了中国的文化内涵,如我们中华民族流传千古的七夕情人节正渐渐被人淡忘,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流行的情人节,而西方良好的道德礼仪却并没有被我们大多数人记住,正如上述所说,在中国了解西方感恩节、母亲节等的人却为数不多。因此,我们在加强中西方交流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于表层上的学习,应深入挖掘中西方文化的内涵,从正面的角度去探寻、理解、接受双方的文化实质。

(三)最后,加强中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体育、艺术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有机整体,文化的发展由各国不同的经济、政治发展程度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因此,我们除了要加强中西方之间的经济合作以外,还应加强中西方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以促进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协调发展。而今,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西方文化被大量引入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越来越吸引世界的目光,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传统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长期以来被片面地理解为西方文化的导入,没有对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任何一种文化都避免不了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因此,一方面,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各种不同的优秀文化,取其精髓,进而保持中国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们应把握好机会,充分利用本国的文化资源,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传播出去,如举办各种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加强中西方教育、艺术等领域的合作等都是一些很好的途径。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又极其浓缩,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它们是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基本单位,是历史文化传承的基本手段,其间经历了意义的创新、过时、延伸、重复、转移等过程。全球文化构建的正确道路是中西文化互识、互敬、互补,进而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达到相互融合。当今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全球文化也呈现多样性特色,对中西文化的发展及定位思考实用医学论文应摆脱封闭落后的二元思维框架,从非此即彼的窠臼中走向开放、开明,建立起和谐、共荣、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作者:黄剑 戴丽华 涂雨晨 单位: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管理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中西文化差异与理解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185815.html

    相关专题:空调制冷原理 今日养猪业


    上一篇:医药行业人力资源培训因素及对策
    下一篇:太极拳文化传播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