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园林设计要综合考虑很多方面,风水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关乎园林规划的合理性,甚至会涉及到吉凶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并加强相关理论研究。本文先对风水理论及其基本原则做了简单介绍,然后从选址立基、景观设计、植物配置三方面分析了风水理念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风水理念;园林设计;阴阳五行;因地制宜
1.风水理论及其遵循的基本原则
1.1风水理论
风水又叫堪舆、青囊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风指的是元气和场能,水指流动和变化。晋朝郭璞《葬书》记载: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谓之风水。从现代角度来看,风水学涉及大气圈和水圈这两个地质学中最重要的圈层,对研究人和地理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传统风水理论有一定的封建迷信,现代人则运用科学弥补了这部分的不足,使得风水学成了涵盖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建筑学、星象学诸多领域知识的一门科学。所以,可将风水学理解为:为适应自然规律、与大地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如何选择最佳空间和时间的研究。古代园林建筑大都要看风水,如颐和园、徽州园林。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生活水平提升,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园林建设除了美观、休闲、旅游,还要考虑文化习俗、生态平衡等因素,风水理论在其中的应用也就显得异常关键。
1.2基本原则
传统风水学有形势派、理气派、命理派等多个流派,但其核心思想都离不开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学说。具体来说,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第一,整体性。这是其最根本的特点,风水学研究的是整个自然环境,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囊括了万事万物,且以人为中心,研究人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在这个系统中,又可分为若干子系统,既对立又统一,既依存又制约。风水学理论就是从全局着眼,研究这些子系统之间的联系。《黄帝宅经》有云:“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乃为上吉”。可见,研究风水学理论,首先必须树立整体意识。第二,因地制宜。自然环境有其运行规律,人们只能顺应其规律,对自然加以合理改造利用,才能谋福。我国地域辽阔,经纬度跨度较大,地形地势和气候环境存在着明显差异。如北方草原多住在蒙古包内,中原内地建房以秃为主要材料,贵州山区建筑则以山石为材料,西南地区潮湿多雨故建筑两三层竹楼见多,西北地区因为干旱少雨而选择窑洞居住。从南北差异来看,南方房屋顶部坡度较陡,方便排水,而北方房屋顶部坡度缓或为平房,可以积水。南方建筑精巧秀丽,风格细腻,北方建筑则雄伟大度,风格豪放。该原则体现了务实思想,是对自然客观规律的尊重和敬畏。第三,依山傍水。水在我国古代哲学中是一个常被提及的意象,具有轻柔、灵活的特点。古代园林建设中就有“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的说法,山雄伟巍峨,静立不动,水则具有灵性,弯曲流动,正是对传统哲学中动静结合思想的诠释。另外,水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所以不管是选择居住区,还是建园林,都以依傍山水为佳。比如南京,四面环山,又临长江,是古代建都的良好地址。武汉大学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显得气派宏大。第四,坐北朝南。我国位于北半球,建筑多设计为朝南,方便采光取暖,冬季可以避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在风水学中,东方为木,代表青龙;西方为金,代表白虎;南方为火,代表朱雀;北方为水,代表玄武;中间为土。而在选址时,很讲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地理格局。
2.风水学理论应用于园林选址立基
2.1选址
在风水流派中,形势宗注重考察山川形势,讲究寻龙捉脉,通常会考虑四神象格局是否完整搭配。《园治》一书中对造园选地有着详细叙述,所用即为风水堪舆之术。书中把园林选地氛围山林地、江湖地、城市地、郊野地等类型,各有其相地标准和方法。卷一记录:“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雕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成难。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可见,造园选址的理想选择是有山有水,前面已有提及,山水是构建园林考虑的重点,不仅是因为山水可促就园林的美,还在于园林既为人类服务,而山河关系人之祸福。需注意的是,风水学最佳理想是寻找未经改造的自然山水,而园林建设则要在自然山水环境之上加以改造,融入其他元素。当然,也有全部人工造成的园林,不过也常遵循“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原则。除了临近山水,园地还要符合幽深静谧的要求,四周环山则可藏风聚气。同时,园址也要符合草木丰饶,才能算得上是风水宝地。北京圆明园、清漪园、景明园等园林在设计之初,无不是先考虑风水。
2.2立基
选址是园林地址的选择,立基则是园林地址选好后内部的总体布局,以及各部分的位置关系,即园林整体规划。在古代,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风水学理论讲究负阴抱阳,用于园林建筑则要背山面水。前面也有叙述,考虑的是自然客观规律,如此设计方能保证采光、取暖、避风等需要。所以,最好东、西、北三面皆有山,朝南方向略显开阔,以便在夏季迎接凉爽的风。以颐和园为例,昆明湖占了园区的近四分之三,从中挖出的土用于万寿山,是典型的北山南湖。佛香阁是园之中心,位于中轴线的穴点上。另外,风水理论常根据“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对地形地势进行考察。而龙穴作为万物精华“气”之凝结点,选择尤为关键。总之。风水理论对古代和现代园林设计有着很大影响,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曲阜孔子研究院的园林设计等都应用了风水学。
3.风水学理论应用于园林植物配置
3.1阴阳五行
风水宝地仅有山水和优越的地形尚不够,还需要“草木郁茂”,才能“吉气相随”。木在阴阳五行学说中象征着绵绵不绝的生命力,木盛则生。植物草木在园林中占据着很大比重,是园林的主要构成部分,既有修饰供观赏的作用,又能调节微气候,维持生态平衡。尤其是环境污染地区,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及其他危害物,从而减轻环境污染的灾害。植物种类众多,内在也有阴阳五行之分,应当遵循客观规律,按照植物生长习性合理栽培。牡丹、芍药、菊花、梅花为喜阳植物,应向阳而栽,如果阳光不足,浇水施肥很难起到实际效果。万年青、龟背竹为阴性植物,无需太多光照,即使长期置于屋内,也能正常成长。此外还有很多中性植物,如桂花、茶花、含笑、大岩桐等。阴阳平衡极为重要,一旦出现较大偏差,则破坏了“场”,从风水角度来看就失去了吉相。所以,在园林设计阶段选择植物时,室内室外均要谨守阴阳平衡原则,选择合适的植物。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狭义上表示这五类具体的事物,广义上则包含了同类事物以及整个宇宙万物。五行之间相生相克,残缺则补,相克则解。绿色植物都具有木属性,金主要代表白色系花草,如白睡莲、柠檬桉等。水表示的是水耕栽培植物,如万年青、开运竹等,与金要搭配金属配件不同,水耕栽培植物多选择蓝色或透明玻璃作为器皿。凤仙花、蝴蝶花之类的能开花结果的植物可归为五行中的火,多用红色花器搭配。仙人掌、黄玫瑰对应土,可在室内阴栽。另外,合理栽培植物,对人体也有好处。人体五脏,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脾属土。所以绿牡丹等绿色植物有利于保护肝,在水边栽植旱莲、松柏可调理肾部。
3.2方位种类
植物的种植方位也比较考究,比如榆树喜湿,适合栽在东方;而桃柳发芽开花较早,需要阳光,所以适合栽于东方。在风水领域看来,植物方位直接关乎吉凶。比如门前、窗前不宜种树,门是园林建筑的通气之处,若有大树阻挡,阳光被隔,则阳光无法入内,而且不利于内外阴阳之气的流通。庭院内种植植物,一来可以挡风聚气,二来可以调节生态。为保证阴阳平衡,植物稀疏度也要适宜。行道树禁止冲着建筑房屋,容易引导煞气冲向。此外,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常会选择一些很吉祥的植物。比如石榴寓意多子,芙蓉象征富荣,古代有凤栖梧桐的传说,所以梧桐也有大面积种植,柳枝和艾草则具有驱毒避邪之用。
4.风水学理论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经常会出现很多组景,表现手法有借景、补景、点景等,也都离不开风水理论。借景在园林设计中有着广泛应用,《园治.卷十》对借景这一表现手法有很详细的描述:“构园无格,借景有因……城市喧卑,必择居邻闲逸……堂开淑气侵入,门引春流到泽”,其空间结构和风水学一致。北京颐和园借景西山,所以在昆明湖、十七孔桥、东堤、前山等地,都能看到西山。而无锡寄畅园则是借景锡山和惠山。点景是造园者用较少的笔墨,略施小筑,可使园林注入灵气,顿时移情生辉,成为有机的空间图景。这种手法也是从风水理论中变化而来的。北京颐和园中昆明湖约2500亩,浩渺广阔。造园家在园林结构布局时借用风水理论的“点穴”手法,在湖中疏密合宜点缀龙王庙岛(南湖岛)、藻鉴堂、治镜阁以及凤凰墩等小岛,到达了景观上的和谐。在我国传统园林中,还会应用到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组景手法——补景,具体指将人工堆山缀石挖池引水等方法运用到平地或者无山的地方。它是从风水理论中的“补风水”“培风脉”变化而来的。如山欠高以塔或亭赠之,砂不秀育林美之,斋后植风水林,宅前凿畔池都属补景一类。
5.结束语
风水理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涉及多个领域,在寺庙、建筑、园林设计中有着广泛应用。古代风水虽有一定的封建性,但经过长期发展和整理,愈发成熟,加上现代科学的融合,使得风水理论成为了一门经得起考验的学科。所以,在现代化园林设计中,应当遵循客观规律,对风水理论加以合理运用,做好选址、组景、植物配置等工作。
参考文献
[1].陈磊,郭雅琳.风水的文化价值[J].建筑与文化,2010,22(4):156
[2].袁蜻.园林景观设计中风水的应用分析[J].经济生活文摘月刊,2012,20(14):109-110
[3].刘峭.风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筑,2014,23(17):279
[4].李敏.浅谈风水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2,26(9):229
[5计算机管理论文].郎晓霞,徐欢,李晓红.风水理论对园林景观规划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9):270-272
[6].高天文.基于传统风水学理论的园林景观地域性特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作者:闫俊文 刘庭风 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