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千篇一律”:重复统一未体现中职特点
(一)教材内容的“千篇一律”
1.职教语文教材内容与普高语文仍存在较多“重复”,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实际,激发其阅读兴趣。
2.不同专业的语文教材内容大致相同,未明显凸显职业教育文化课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作用。
3.对口升学班与中专就业班的培养方向不同,教学目的不同,而采用的语文教材版本基本相同。
(二)教学模式的“千篇一律”
与“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模式相比,新时期语文的阅读教学模式虽有所改观,但仍存在明显不足。虽着眼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凸显,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生生之间的互助合作,但课堂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畅所欲言的时间还是不够充分,存在“教师问得多,学生问得少,教师说得多,学生讲得少”的现象。
(三)评价标准的“千篇一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学辅导书上的答案作为评价标准,侧重对知识点的讲解和解题技巧的点拨。这样的教学势必忽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和情感感受,忽视语文阅读能力的扎实训练对学生职业素养全面提高的重要作用。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千变万化”:杂乱无章未彰显语文本性
(一)教学形式的“千变万化”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课,逐渐呈现出形式多样的特点: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演讲、辩论、情景剧等,有些地方语文课堂还出现“个性阅读”、“批判性阅读”等形式[2]。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精力集中放在过于追求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上,而对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本身并没有加以重视。这就导致语文阅读的“浅显化”严重,甚至造成学生误读、误解现象[3]。
(二)信息呈现的“千变万化”
随着“信息技术”在中职教育教学方面的广泛运用,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信息化”。音乐、图片、视频、Flash动画等一路播放下来,学生有如“走马观花”、“马不停蹄”,还没看清、听清、记清,一堂课就在教师“全面翔实”的讲解中匆匆结束。“公开课”更是成了“作秀”课,“花”而不实。反观阅读教学,课堂热闹的繁华背后,究竟沉淀了多少有意义的知识财富,又能否真正带给学生“思想的盛宴”[3]?
(三)价值取向的“千变万化”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是偏人文,还是偏实用?一方面,语文课作为一门母语课,对于中职学生的文化意义和人文意义重大,它应是中职学生接受人文熏陶的主要阵地。另一方面,发展中职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再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是一项现实而迫切的任务,而语文阅读教学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才能既担负起人文学科的熏陶作用,又保证学生职业素养的切实提高?
三、语文阅读教学应是“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
(一)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应以中职学生的学情实际和发展需求为立足点
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现代企业输送一批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一定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入读中职的学生大多语文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学习目的不明,学习能力不强;对未来就业前景没有明显的认识,没有清晰的规划。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如果一味追求教学形式的创新和内容的多样,也许短期内能激发其求知探索的好奇心,但一段时间后,定会让他们“心力交瘁”却又不得要领。因此,在日常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着眼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把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的学情实际、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以先进的企业理念、浓郁的企业文化引领阅读教学[4],既不让学生感觉受缚于有限的语文学习基础,举步维艰,又让其在阅读学习中能充分领略企业文化的魅力,学有所获。
(二)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同时还应提倡多样化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
语文阅读教学以语文教材的知识架构为蓝本。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强调校本教材开发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职学校的校本教材,应集中体现地域特点、专业特征、学情实际等,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综上所述,中职语文的阅读教学好比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我们既要追求其外在的“千变万化”,紧跟时代的步伐,反映进步的声音,不断地探索求新,又要遵循基础医学论文其内在的“千篇一律”,把握语文教育本质,立足职业培养目标,万“变”未离其“宗”,真正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应是“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完美统一。
作者:王瑞 单位:江苏省宿城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