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极教育的基本内涵
积极教育是建立在积极心理学的基础上,通俗的说就是积极心理学中对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是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素质为出发点和目的;“通过主动地全方位的积极、快乐的教学而使其产生幸福体验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人格的教育活动,同时也不纵容和忽视学生的缺点与不足,最核心的理念是主动寻找并开发学生的潜在积极品质,也就是积极人性,”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方针政策的反思;近些年,我国关于教育改革层出不穷,但“以成绩说话”的事实还是存在。古人曾说“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自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教师们为了在一定时间内“填鸭式”的传授学生更多的知识,让学生一直循环于讲解、背书、考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慢慢都会丧失了求知的热情,更不用说“愉快地”上课了,很多教育家提出中国的学生被培养成失去“主动学习能力,积极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教师队伍也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现象,甚至有人说“愿意奉献的教师更容易出现倦怠的症状”。
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出现,将积极教育理论引入应用型本科心理教育体系是很有必要的。不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要求,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师队伍“职业倦怠”现象的出现。再者是积极教育是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古人云:“不打不成器”,“三日不打,上房揭瓦”,“玉不琢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学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踖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方式已经不太适应应用型本科教育。目前有论者提出:“积极是个带有价值导向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在我们的理解中积极教育是指教育者以学校和师生现实状态为出发点,以积极的理念与行动为手段去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的教育”。积极教育就是即重视学生的成功,同时也和学生一起面对学生的失败。
二、应用型高校的特点和学生基本心理特点
(一)应用型高校的特点
应用型本科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种,与学术型本科有着很多不同的特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是:为了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毕业生不仅需要具备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应用型本科培养方案、课程内容体系都以“应用”为目的;注重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充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社会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充分发挥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应用型本科不仅是高校教育一个层次,同时还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特点。蚌埠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就提出了“地方型、应用型、工程化”的办学定位和“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二)应用型本科学生心理特点
应用型本科办学特色决定应用型本科学校学生的心理和传统本科学校学生的心理,既有着相似处,同时还存在不同之处:首先,应用型本科目前还处于探索期,还未在我国形成普遍理念,导致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要不选择择业,要不就是考学术型研究生,但择业面临的现实和理想的矛盾在他们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甚至有些应用型本科学生还未理解应用型本科是何意,在一般人看来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是差不多的,甚至有的学生觉得自己读了四年的本科还不如读三年的专科,心理上感觉不平衡,继而导致消极、自卑,因此对于研究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不仅需要针对整体还需要针对个体的心理,应该积极引导他们改善消极心理,增强积极情绪,培养积极人格品质,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心理素质,以便更好的建设我国应用型本科学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其次,还要归结于学生自身原因,社会对他们的期望过高,同时他们对社会的期望也很高,导致不能很好地协调好社会与自身的关系;再有就是目前应用型本科大部分是二本、三本,学生生源质量不是特别理想,加上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师资力量缺乏、没有专门的教材,甚至课程安排等方面,这样老师只能被动的关注有问题的学生,纠正已经发生的问题,不能提前、主动地解决萌芽状态的心理问题。各方面的原因导致现代高校只关注学生整体,然后“各个击破”,而对于问题学生没法做到预防为主。一定层面上,这样的心理教育方式不能体现我国一直以来坚持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传统的教育方式和被动发现为主的心理教育已经没法适应应用型本科的心理教育。“应用型本科需要建立一种常态化,生活化的心理教育机制,引导学生心理发展,促进学生成长,‘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三、积极教育在应用型本科心理教育中的应用——以蚌埠学院为例
(一)“5.25”心理健康月活动及举办各类活动丰富学生活动
积极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积极情绪和积极体验。蚌埠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之一,将积极教育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已初步的涉及:2009年蚌埠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心理互助协会成立大会,协会举办了“阳光互动课堂、慰问希望之家孤儿院演出”等各种特色活动,有效的净化了校园风气,提高了在校大学生的美德,成功的塑造了心理健康、积极向上有美有德有爱的蚌埠学院学生形象。每年还借助心理健康教育重要项目——“5.25心理健康活动月”,在全院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2014年以“中国梦校园情健康心”为主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勇于面对现实,和谐地与人相处,树立远大的理想,以崇高的境界、宽广的眼界、豁达的心态、饱满的情绪,坚韧的毅力挑战人生。每学期学院还对各班心理委员进行培训、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危机排查工作,举办“趣味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知识竞赛,经常举办各种大型心理专题讲座:“积极心态、幸福人生”、“发现自我之旅”、“悦纳自我,善待他人”……
(二)建立三级机构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特征
蚌埠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机构:学院一级、系部一级、班级一级。班级设立心理委员,辅助系部心理辅导员工作,系部设立心理辅导员辅助学院心理部门工作,实现覆盖面的拓宽。学院定期开展各班级心理委员的心理培训,各系部定期开展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培养专门的心理辅导员,从而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兼顾每一位学生。三级心理机构的设立也为学院主动发现问题学生,防患于未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应用型本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就需要提供有利于他们创新的环境。蚌埠学院通过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分三步去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的教育:第一步防治心理障碍,各个击破;第二步完善学生心理,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第三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已达到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
四、积极教育在应用型本科心理教育中的思考和尝试
虽然应用型本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用积极教育,但还是有需要思考和尝试的方面:
(一)对于教师的“积极教育”
对于教师的“积极教育”,主要是为了改变教师以往“填鸭式”教授学生知识的方式。表面上看教师教授学生知识越多显得越积极,但其实从侧面来说却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导致消极后果——学生厌学,不能接受学习的知识,甚至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应用型本科的教育是为了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将积极心理教育寓于普通教学工作中,积极心理教育将会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关注应用型本科教师的“积极教育”更是至关重要。
1.良好校园环境
好的校园环境里不是只有“只会学习不会娱乐”的学生们,而是指良好的师生关系。应用型本科大部分都是二本、三本院校,同时大部分学生又处在叛逆期。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老师,自觉学习,教师很好的教授学生知识。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成功,学生学业成功,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积极教育的最终目的“发现和培养天才的能力”。
2.积极教学研究
目前大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许多教师教学责任意识淡薄,有的教师上课不备课,甚至就算备课也是消极对待。作为应用型本科的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还需要教授实验课程,所以教师应该以专研的态度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应用型本科的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用型本科教师需要参与学生的发展,目前很多高校教师一下课就不见人了,平常也没有固定的办公室,学生有问题想咨询都没办法;教师应该对学生充满自信、充满期待,特别是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是以校企合作为主,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学习和实习中,和学生一起去企业体验,及时鼓励学生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3.积极关注学生
积极教育不仅是强调关注学生积极地一面,同时也要求不忽视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作为教师,既要关注成绩差的学生,在帮助成绩差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教育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一个也不能少”。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怎么从“困境”中走出来,同时还要那些处于“顺境”的学生学会怎么更上一层楼。积极教育就是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改正他们的不足,同时需要发现学生的优点。
(二)对于学生的“积极教育”
学生的“积极教育”应该体现在各方面:
1.自主学习
应用型本科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学生应该在学习方面自主:计划和管理好学习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内容,调节自我的学习策略,甚至每年期末应该学会自我评价这学期的学习成效,并列出对下学期的补救措施。
2.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中积极的、对自己有促进作用的就是对自我的认可;反之,消极的自我认识,会导致学生丧失自信心,越来越觉得自己无能,甚至自暴自弃,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积极教育需要适当的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树立积极自我认识,认识自身错误。
3.自我调节
积极教育主张学生在合理的自我认识,应该懂得自我调节。要以积极地自我调节手段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迎接光明的未来。积极教育不是不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而是更关注学生的优点和价值。在预防方面,积极教育更具备积经济研究期刊号极预防的作用。积极教育其实就是“以积极取代消极,以积极精神改造教育的价值观、学生观、教学观,既符合时代精神,也符合应用型本科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所以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将积极教育应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积极的实践和现实意义。
作者:张玲玲 单位:蚌埠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