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综述(3篇)

第一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分析

1、工作实施难度大

因预算绩效实施主体多元化、缺乏相关政府机关及财政部门的支持等[2],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工作存在执行力低的现象较为普遍,加大了管理难度。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施难度大,主要表现为:(1)缺乏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因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以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导致管理部门的领导人员对财政资金随意调拨,对管理项目肆意增减,甚至是强权占有其他项目的开支等。(2)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本身就是一个管理机制,应主动对预算及考核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然而当前大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并未发挥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的实际作用。(3)对已存在的预算成果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形式,且具体的评价工作也未落实到位,绩效考核工作缺乏相应的责任体制。

2、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工作的策略

2.1完善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系统

行政事业单位早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工作中,应以预算资金的具体投向为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定期和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在资金投放前,对其使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及验证;资金投放过程中,注重分析其使用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坚决制止挪用、贪污等现象的发生;资金投放后,及时、有效地对投放成果进行绩效考核、评价及奖罚。对绩效考核结果力求做到公平、改正、公开,奖罚目的明确、制度合理、力度得当。最后,对预算资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审,评审的目标是资金投入使用的整个过程,并进行追踪管理。

2.2加强工作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

加强工作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是做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工作的前提条件[3]。首先,必须增强预算管理领导者的预算意识,使领导人员从本质上重视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工作,并在资金投入与人员配备等方面建立正确的目标及科学的管理体系。其次,必须提升预算及考核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在财务管理方面进行培训和再教育,与时俱进,以满足时代对预算及考核工作的发展要求。另外,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财务风险是由单位财务决策失当所导致的财务损失,其客观存在于资金运筹的各个环节中,造成的后果严重。目前,我国在财务风险方面的管理尚处在探索时期,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的管理与防范体制,培养正确的风险意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等都有重要作用。

2.3加大工作执行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因具备政府部门特殊的管理属性,因而开展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大量与企业单位等机构不同的问题[4]。因此,必须加大工作的执行力度,具体如下:(1)执行刚性约束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工作管理最强有力的办法,即在资金的配置、使用、管理等方面均严格按照科学的管理原则与流程进行,坚决制止随意更改财政资金投向、肆意贪污与挪用资金等行为。同时,必须制定资金使用效率的执行标准,这要求在资金投放前对各个项目及资金的使用进行科学的预算、分析及考核,并对资金投放管理人员进行适当的约束和激励。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则须在保证项目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并经过上级相关部门的审核及批准后方可进行追加工作;但对于项目实施中可预见性的损失,应对是否继续追加资金进行全面分析,及时停止项目的进一步实施,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损失。(2)建立与完善预算执行通报制度。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如实统计各个部门相关的预算执行情况,并及时给予通报,尽量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公开透明化,并接受多方面的监督。同时,这也使行政事业单位及时发现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及有待加强之处。且经过通报环节,使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及时了解与本部门相关的部门工作运行状况,以及时发现、提出、解决问题。(3)落实绩效考核标准。考核评价工作是对预算管理成果的总结,因此,须贯彻落实考核标准,应用适当、科学的考核工具,问责机制必须具体落实,施行奖惩分明制度。

3、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不仅仅是执行行政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同时还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机构,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及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工作是保证国家资产得到有效利用的重要条件。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重视当前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加强预算管理意识,并加大工作执行力度,以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作者:任喜琴

第二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探讨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

(一)预算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新《预算法》中已经明确规定事业单位预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审批之后必须严格执行预算内容,并且不能随意调整和更改预算项目。但是一些事业单位在实际预算管理并没有建立健全自身预算管理制度,权力相对集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上级部门的审批擅自更改资金项目、金额以及挪用预算资金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对于预算外资金也没有纳入预算管理中去,预算编制形式大于实质难以起到规范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作用。同时,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只注重如何争取的项目资金,如何分配预算资金,而不重视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这样一来,预算编制和执行就会出现相背离的情况,使得一些项目资金没有被充分利用,项目进展缓慢,难以为民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预算编制方式方法的合理性有待加强

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本单位预算编制过程中采用增量预算的编制方式进行编制,增量预算主要是根据上一年度的单位实际支出情况加入一些新增因素来进行下一年度预算管理计划的编制,大部分预算人员都是根据大致情况进行预算的编制,缺乏与各个职能部门足够的沟通,主观性较强,容易出现预算编制与具体经济活动脱节情况的发生。同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时间也较为紧迫,财政活动是从年初开始,而预算编制基本上都是在上一年的11月份左右开始着手编制,这短短2个月时间难以收集到足够的预算编制材料,没有充分的预算项目和指标论证所编制出来的预算就会存在着诸多问题。

(三)对预算管理的监督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预算与本单位的年度资金使用情况息息相关,所以很多单位的领导都是以如何争取到足够的财政拨款作为预算管理的工作重点,而忽略了对预算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有相当一部分单位没有建立健全自身监督管理机制,没有安排相关人员对本单位项目投入和运营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调查,及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这样就会间接地造成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同时,上级监督部门对单位预算管理的监督力度也不够。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遵循“从下往上”编制原则,上级预算部门应当对下级单位上报的预算进行调查研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上级部门都没有下到实地收集材料来科学、合理地评价下级单位所提供的预算,间接地纵容了下级单位的一些不法行为,这样不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单位没有对预算管理人员定期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使其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预算的最新知识,这样就会使单位预算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仍然按照以往的管理方式进行,不能与时俱进,直接会影响到单位预算管理整体质量。此外,还有一些单位没有实现岗位责任制,一人兼多职现象严重,这样不仅会影响到预算管理工作效率,而且还会使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职务之便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完善预算管理相关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建立健全自身预算管理制度,积极实施岗位责任制,单位领导应当给予预算管理人员一定的权力,负责好自身的份内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从本质上杜绝一些管理人员利用手中权力不经过上级部门的审批擅自更改资金项目、金额以及挪用预算资金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加强对预算资金使用效率的关注度,预算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情况进行分析,对于一些收益小于预期的项目应当及时找出原因进行调整,使得预算资金能够被充分利用,以达到为民众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目的。

(二)完善预算编制方式方法

从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趋势角度出发,在预算管理编制方法的选择上采用增量预算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单位资金合理配置的需要。对此,事业单位应当在原来增量预算编制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加强与各个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下到各个部门对其实际业务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不仅要考虑单位日常支出的实际需要,而且还要根据各个部门经济业务的重要程度分出主次,切实提高基础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使预算编制能够对具体经济活动需求进行全面有效地反映。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采取立项评审的方式对诸如工程、大型物资采购以及信息化项目进行预算编制,全面地对预算事项最终目的、具体内容以及后期效果进行分析审查,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预算编制的可信度,使结果更真实、准确。

(三)完善预算监督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应当加大对预算管理的监督力度,不仅要实现事前分析审核,而且还要在事中定期或不定期对本单位项目投入和运营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在事后也应当就经济项目整体情况进行反馈。同时,上级监督部门也应当加大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监督力度,对于下级单位所提供的预算材料应当进行仔细审核并多方考证,科学、合理地评价下级单位所提供的预算,杜绝一些单位虚报多报情况的发生。

(四)促进预算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首先,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人员的选聘上应当制定严格的编制不仅要考虑预算人员的学历,而且还要重视其专业技术水平,选择一些高素质人才担任相关职位;其次,单位可以采取专业技术考核的方式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考虑,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优化其专业知识结构;最后,单位还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预算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向其讲授最新专业知识和政府相关政策,使单位预算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能够与时俱进,促进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作者:吴秀红

第三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细节

一、预算执行中贯彻实施效果较差

第一,预算资金常被擅自挪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部分单位的领导对预算管理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预算资金的挪用现象严重。第二,预算管理中缺乏监督约束机制。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一个对国民经营有着重大影响的经济个体以及带有一定社会服务色彩的组织,其预算执行情况应当适当的对社会公众加以公开,提高单位的透明度,保证预算管理的公平和公正性,但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正是缺乏一个较为完备的外部监督机制,致使预算执行力度不强。第三,缺乏合理的激励问责机制。随着财政资金投入的加大,行政事业单位亟需建立较为完备的激励问题机制,以强化预算资金的合理支出和预算管理的贯彻执行,但如今,这样的问责制度迟迟无法落实,预算执行情况也无法与绩效工资进行有机挂钩,导致预算约束力的下降。

二、预算的编制欠缺科学性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起点,也是实行预算管理的基础。预算数据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预算管理的效果。然而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对预算编制持有足够的重视,编制过程时间较短,编制的预算数据质量较低。另外,预算的编制方法不够科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依旧延续着基期预算的编制方法,在去年的预算基础上稍加调整便形成了新的预算指标体系,编制过程中多是依靠编制人员的主观判断和以往经验,这样产生的预算数据科学性、合理性显然较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造成预算与实际的存在较大偏差,预算管理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三、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几点建议

1.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

如今的很多事业单位都开始接触和认识全面预算管理这一有效内部管理工具,并将是否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标准,但对于预算管理的具体实施细节和方法尚缺了解。不少单位实施预算管理的目的并不是想切实的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战略目标,而是为了获得某些部门的认可,于是在管理中只是制定了一些有关预算管理的制度性文件,但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加以落实。预算管理是企业进行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单位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计划和安排,对单位的内部资源和人员使用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控制,以提高单位的运转效率,从而实现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所以,是否实施预算管理并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的标准,预算管理的有效性才是单位评价管理水平的关键标尺。

2.企业应选用合理的方法编制全面预算

预算管理应采用上下结合的编制方法。在具体实施中,首先,由事业单位高层设定整体战略目标,再根据单位的架构对整体目标进行分解,确定每个部门的目标;其次,由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目标制定自己的预算草案,预算部门对各部门预算草案进行汇总整理、综合平衡,制定整个单位的预算管理方案;最后,将预算方案反馈给各职能部门,了解部门意见。如此,经过这样多次的汇总、调整、反馈,形成最终的预算管理方案,经单位高层领导审批通过后,下达各部门具体执行。

3.费用控制并不是简单的费用节约

大部分人认为,对于管理费用进行预算管理就是通过预算指标限制费用的支出,使之不超过规定的限额。在此背景下,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针对管理费用的预算管控都是根据实际费用的超支或者节约来进行针对性的惩罚和奖励。但这样做的直接后果便是,部分部门出现了消极怠工的现象,以实现节约费用、赢取奖励的目的,这与管理者实施费用控制的目的相左。所以单位进行费用预算的实施步骤应当为:第一,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根据单位实际开展的管理活动内容,分项制定预算数据;第二,定期考察预算进展情况,审查经营管理活动是否按质完成,在管理活动高效完成的前提下再考察费用的节约情况,根据节约多少进行奖励。

4.预算管理的重点应是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

如今,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开始渐渐转型为自收自支的模式,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则成为企业预算管理的中心环节,实施中,收入一方面关系到市场预测的好坏,另一方面影响到整个经营计划的安排。收入预算的合理性决定着整个预算体系的可行性。成本费用预算则是预算管理重点,在企业收入确定的前提下,合理的限制成本费用支出将企业效益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实施中,企业应注重对于期间费用的管控,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现金流量则贯穿于整个单位的生命线,它是单位进行经营管理、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具体实施中,单位要注意对于资本性支出的考察和管理,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合理控制现金流量的稳定。

5.强化预算监督

第一,设立专门的预算监督小组。有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可以组建自己的预算监督小组,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监督督促预算贯彻执行情况。预算监督小组需由单位高层领导直接负责,工作中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督和判断,并将执行情况及时的反映给领导知晓,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预算执行效果。第二,通过外部审计机构监督。行政事业单位还可以通过聘请社会上有相关专业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审计事务所对单位的预算执行加以监督,从而保证预算监督的专业性和公正性。第三,通过社会监督。如今,随着服务型社会理念的推广,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透明度也在逐渐增强。单位可以适当的将自身的财务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对社会进行公开,让社会大众来监督,从而更能够体现监督的公正性。行政事业单位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进行预算监督,都需要建立完备的反馈机制,对反馈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使监督行为不会流于形式,保证监督的有效性。


    更多管理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综述(3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165133.html

    相关专题:气象科技 成都理工大学


    上一篇: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构建
    下一篇:新课标下构建语文的高效课堂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