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农业节水发展问题的思考

一、科学合理发展集水储水事业

(一)发展水库集水储水事业

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就特别重视水库建设,水库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到2010年,我国共有水库87 873座。其中大型水库552座,中型水库3 269座,小型水库84 052座。水库库容总水量为7 162亿m3。其中大型水库为5 594亿m3,中型水库为930亿m3,小型水库为638亿m3[3]。为我国农业用水提供了保证。但是多年来,我国许多水库年久失修,带病运转,淤积严重,水库容量大幅度减少。因此,必须大力开展病险水库的修缮和加固,特别是重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水库的清淤,增加水库的容水量。疏通入库来水渠道,清理各种障碍物,保证入库水流畅通无阻,达到增加蓄水量的目的,使水库储水量保持较高水平。同时,要科学合理地开展新的水库建设,组织地理专家和地质专家、水利专家和农业节水专家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根据各地的客观实际情况,遵循宜大则大,宜中则中,宜小则小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出规划方案,然后进行严格实施。使我国水库结构向着科学化和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农业用水储蓄更多的资源。

(二)发展湖泊集水储水事业

我国湖泊众多,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 700多个,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还有数以万计的人工湖泊。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湖泊数量在大幅度减少或逐渐萎缩,也使农业生产失去了很多用水来源。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发展湖泊集水储水事业。要下决心对我国湖泊水体污染进行彻底治理。在涉及到湖泊周边污染企业和污染水源地区,要纳入国家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彻底改变多年来所有制形式不明确,没有统一规划和统一治理的局面。同时,采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等,对湖泊进行科学管理,使湖泊水质变净,为我国农业用水提供可靠保证。还要科学合理地对湖泊进行清淤治理。长期以来,我国湖泊淤积相当严重,导致湖泊集水和储水容量大幅减少。因此,要全面彻底进行清淤,各地要进行全面科学合理规划,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对全国各地湖泊进行清淤治理,增加湖泊的集水储水量,为农业用水提供更多的资源。

(三)发展江河集水储水事业

长期以来,我国的一些江河或地段设施老化,年久失修,管理水平较低。因此,各地要对本区域的江河地段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理。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大规模的清淤加固。以我国的主要江河为例,我国的黄河是全球泥沙最多的河流,大量的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内,平均每年抬高河床3~5厘米,使黄河下游河床普遍高出两岸3~5米,最高处达10余米。长江的泥沙仅次于黄河,在世界多沙河流中居第四位。我国其他大河,特别是北方河流一般含沙量较大[4]。淤积普遍较为严重。因此,必须对我国的江河进行全面清淤,增加江河水道的集水储水量,使江河水道保持畅通。各地根据本区域江河地段的具体情况,对江河堤坝进行增高和除险加固,增加江河的集水储水量,为农业用水提供保证。同时,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客观需要,科学合理地开凿和修建新的河流渠道。各区域要科学合理地统一规划,科学施工,严格管理,集蓄和储存更多的农业用水资源。

(四)发展其它集水储水事业

发展湿地集水储水。长期以来,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湿地面积在缩小,有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在涵养水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大力开展湿地保护管理。各地区应根据本地湿地保护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组织有关专家深入实际调查,认真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保护和管理规划,对湿地全面进行严格保护和管理。同时对于有可能恢复的湿地,要创造有利条件进行恢复。充分发挥我国湿地集水储水的作用,保护生态环境,为我国农业用水提供间接资源。发展坑塘集水储水。利用坑塘集水储水,在我国北方和南方均可适用。各地区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对现有的坑塘进行综合治理。各地要对淤积的坑塘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淤,以增加坑塘的集水储水量。还要对坑塘进行防渗和加固,以及防止污染等进行科学治理,保护好坑塘农业用水资源。同时在客观条件具备修建坑塘的地区,根据农业用水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修建新的坑塘集水储水设施,为农业用水储备更多的资源。发展水窖集水储水。利用水窖集水储水在我国有着很长的历史,水窖集水储水在我国北方和南方均可适用,特别是在广大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更为适用,在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都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一般是在地头和便于取水的位置,建造具有一定容积的集雨水窖,通常可与渗灌系统相连,直接进行浇灌农作物,也可通过水泵方法提水和加压,与微喷灌配套浇灌农作物[5]。也可用人工直接取水的方法进行浇灌农作物等。要对现有的水窖进行科学化管理,进行清淤防渗除险和加固,使现有的水窖储蓄更多的农业用水。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修建更多的新水窖,充分发挥水窖集水储水的作用,为农业用水增加更多的资源。

二、不断完善农业渠系管网建设

(一)完善农业渠系管网建设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输水渠道严重落后,从而导致大量农业用水资源的浪费。中国农业节水研究专家山仑院士指出:我国节水农业最大的制约在于输水渠道严重落后,推动节水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解决输水渠道问题。“目前农业灌溉的输水渠道防渗状况很差,农业灌溉水利用率约为45%。也就是说,从水库中引100立方米水,到达农田就仅剩45立方米,中间损耗高达55立方米。这个问题不解决,再好的节水技术也起不到大作用[6]。”因此,农业灌溉节水要进行渠系配套、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等,以减少输水损失。从我国渠系配套情况看,从20世纪60年代就强调渠系配套,但至今依然是薄弱环节。尤其是斗渠及斗渠以下工程配套差,质量不高,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是造成渠系水利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根据许多灌区灌溉系统的现状,如果对渠系进行改造和配套,把现有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平均提高0.1,全国每年可增加近400亿立方米的供水。由此可见,不断完善农业渠系配套和输水管网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二)科学完善农业渠系管网规划

对全国的农业渠系管网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对于涉及到各大区域与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骨干农业渠系管网完善和建设,应组织有关专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多方论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对于各省、市、自治区的农业渠系管网完善和建设,各省、市、自治区也要组织有关专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为完善和建设我国农业渠系管网奠定基础。同时对各省、市、自治区所管辖的地市和县区以及各乡村,四级农业渠系管网完善和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组织有关专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特别是对于乡和村两级末端农业渠系管网完善和建设,要进行细化研究和科学论证,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和符合本乡村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为完善和建设我国农业渠系管网提供依据。

(三)严格实施农业渠系管网建设

在实施农业渠系管网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农业渠系管网建设规划方案的要求,进行科学施工和严格管理。根据农业渠系管网建设工程的要求,严格选择渠系管网建筑材料,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关,因地制宜,选择既经济又坚固耐用的渠系管网建筑材料。组织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严禁层层承包或层层转包。实行农业渠系管网建设工程永久负责制,施工单位对施工项目的标准和质量,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负责,把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和工程质量联系在一起,促使施工单位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渠系管网输水接口的严格密封,以防止输水的渗漏。同时组织有关技术专家,对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标准和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使农业渠系管网建设科学化和规范化,使农业渠系管网系统达到最佳的节水目的。

三、注重农业节水人才培养

(一)培养农业水资源开发人才

农业水资源开发直接关系到农业用水量的增加,也是减少农业用水资源浪费和科学合理利用农业水资源的具体体现。农业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主要包括水资源优化分配,多水源联合运用,地下水利用以及劣质水利用等。特别是对大气层水的开发利用,是解决农业用水资源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研究大气层水的开发利用对地表径流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科学合理地利用天然降水用于农业生产。还有截流淡水资源过度入海用于农业用水,海上集雨储水用于农业用水,以及海水淡化用于农业用水等问题。这些都有待大量农业水资源开发人才去研究和实施。因此,应不断培养一定数量的农业水资源开发人才,以满足我国农业水资源开发的需要。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培养能力,实行定向培养和定向使用的方式,为农业水资源开发积蓄人才力量和提供人才保证,为我国农业节水奠定基础。

(二)培养农业节水工程人才

农业节水工程技术人才是农业节水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对于开展农业节水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渠道防渗和沟畦改造,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和微灌,膜上灌和膜下滴灌,以及坐水种等。从长远考虑,特别是远程管道输水灌溉是我国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从目前看,我国推行农业节水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业节水技术覆盖面积比例还很小,低压管道输水应用面积不足总灌溉面积的25%。大部分渠灌区工程老化,灌溉效益低下。60%以上渠道未经衬砌防渗处理,喷灌面积只有85万公顷,占总灌溉面积的1.7%,所占比例太小。与世界上一些先进农业节水国家相比,我国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应培养一定数量的农业节水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我国农业节水工程发展的需要,为开展工程农业节水提供人才保证,促进我国农业节水不断发展。

(三)培养农艺节水技术人才

农艺节水技术人才是农业节水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对于开展农业节水起着重要的作用。农艺节水技术包括耕作保墒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地膜或秸秆覆盖技术,选育和采用抗旱耐旱品种以及节水型栽培技术,保水剂或抗旱剂以及农作物生理节水技术等。农艺节水是减少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水分的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以及地面蒸发和奢侈蒸腾等,以达到促进农业节水的目的。农艺节水能够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使更多的降水转化为土壤水或生物水,达到减少灌溉用水的目的[7]。从目前看,我国农艺节水技术普及程度很低,特别是在广大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深入研究适合本地区农艺节水普及和推广的任务更重。因此,培养一定数量的农艺节水技术人才,以满足我国农艺节水发展的需要,为我国开展农艺节水提供人才保证,促进我国农业节水全面发展。

(四)培养农业节水管理人才

农业节水管理技术人才,对于开展农业节水有着重要的作用。农业节水管理技术是指根据农作物需水规律控制或调配用水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实现区域效益最佳用水管理。农业节水管理技术包括农田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溉预报技术、节水灌溉制度、灌区量水与配水调控、水资源政策管理等。农田土壤墒情监测预报,对于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十分重要。因为在播种日期和种植面积,以及农作物抗旱耐旱品种选择等,都要通过中长期墒情预测决定,最后通过农作物需水量,确定用水计划。节水灌溉制度是根据农作物需水规律,结合气候和土壤以及农业技术条件,把灌溉用水和农作物生育期和需水期进行优化分配,达到高产高效节水的目的。灌区量水与配水调控,采用量水设备对灌区用水量进行量测,实行按量收费,是促进节约用水的重要手段。水资源政策管理是促进农业节水的有效方式,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并实施,促进农业节水。这些都要求培养大量的农业节水管理人才,以满足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的需要,为开展农业节水提供人才保证。

四、不断提高农业节水技术水平

(一)提高灌溉节水技术水平

不断提高渠道防渗技术水平。渠道防渗就是在渠床上加做防渗层,或用夯实渠道的方式减少渗水量,达到减少渗漏损失和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在选用砌石渠道防渗时,根据工程设计的要求,选择好所需的原材料,要精心施工,特别是在砌石接口处,要进行严格密封,防止输水时渗漏。在选用混凝土渠道防渗时,选择好水泥和沙石等所需的原材料,精心施工,特别是要注重平整畅通和严格的密封,防止输水时受阻和渗漏。在选塑膜渠道防渗时,根据工程设计的要求,选择好塑膜等所需的原材料,要注重防渗层的平整性和畅通性,防止输水时受阻。在选用土料渠道防渗时,选择好土质和混和物质等所需的原材料,采用现代化的工程工具,注重防渗层的坚固性和平整性,防止输水时渗漏和受阻,为减少输水渗漏损失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不断提高农业节水设备生产技术水平。从目前看,我国农业节水设备生产技术整体水平较低。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喷灌和微灌等先进技术以来,尽管经历了长期的实验、研制和推广,但始终未能突破关键技术。当前国产设备与国外先进设备的总体水平差距达10~15年[8]。在一些发达国家特别重视微滴灌系统的配套性、可靠性和先进性的研究,将计算机模拟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以及先进的成模工艺技术相结合,开发出了微灌系列新产品。针对我国产品设备稳定性差,产品规格少和配套水平低等问题,必须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技术攻关,特别是对于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要采取联合攻关的方式,早日实现适应我国的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突破,为我国农业节水提供先进可靠的设备。

(二)提高农艺节水技术水平

为提高田间用水效率,要利用激光平地技术对农田进行平整,为农业节水创造条件。据有关资料分析,采用激光平地后,使整个地块的高差控制在2~3厘米以内,可比常规畦灌节约用水20%以上。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大面积推广,并收到了很好的节水效果[9]。因此,我国要不断提高田间平整土地的水平,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要不断提高耕作保墒技术水平,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为农作物生长创造更多的收墒和蓄墒以及保墒增水条件。选育耐旱节水增产新品种,我国是作物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具有选育抗旱节水优质作物品种的优势,围绕抗旱作物和耐旱品种的选育,组织专家,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实行联合攻关,培育出更多的优质抗旱节水新品种,不断提高选育耐旱节水增产新品种的技术水平,为推广耐旱节水增产新品种奠定基础,节约更多的农业用水资源。

(三)提高管理节水技术水平

对农田墒情和农作物旱情进行分析和判定,提出具体的灌溉方案和抗旱措施,并指导具体实施,减少不必要的灌水,节约农业用水资源。从目前看,我国农田土壤墒情监测预报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具体实施相对滞后,制约着农业节水的实施和顺利开展。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农田土壤墒情监测预报技术水平,并运用到农业节水实际中,促进农业节水。同时,根据作物需水规律,结合气候和土壤条件,把有限的灌溉水在灌区和作物生育期进行优化分配,达到高产节水的目的。在充分灌溉条件下,根据农作物的需要,采取适量灌水的原则,使农作物在生长期内不产生水分胁迫情况下,获得农作物高产的灌水量与灌水时间的合理分配,不产生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获得最高产量,并具有较高的水分生产率。在供水不足的条件下,把有限的水量在农作物生育期内进行最优分配,保证农作物水分敏感期的用水,减少非敏感期供水。不断提高灌区量水与配水调控技术水平。按照水源可供数量和作物需水量及水分生产函数,以配水过程的水分损失最小,增加产值最大为目标,做到节水增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半自动和全自动量水装置的使用,可大幅度提高管区的量水效率和量水精确度。因此,要不断提高灌区量水与配水调控技术水平,逐步实现灌区量水与配水调控的自动化和精确化,促使农业节水。

作者:王庆 张辉 单位:天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部 河北大学 经济学院


    更多管理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农业节水发展问题的思考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163031.html

    相关专题:广东自贸区 一带一路 中国律师网


    上一篇: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措施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