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省道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1质量目标

(1)路基强度目标。只有在材料、工序、工艺等环节严格落实相关标准,才能确保在外力的冲击和碾压下,路基能够基本保持原状,而不至于变形太大(如龟裂、凹陷、凸起、裂缝、沉降等),影响道路交通安全。(2)稳定性目标。省道公路延伸里程长、自然环境变化大,其稳定其路基结构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因此确保其路基稳定,保证因各种荷载力和其它自然因素导致的变形和损坏,能在预定范围内得到控制,并使路基能够保持整体稳定,是其施工重要目标。(3)水温稳定性目标。必须分析路基施工的水流环境,降低水温对路基强度的软化作用。

2质量控制

2.1工艺控制

在道路施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的情况下,路基质量控制的关键和首要环节就在于工艺标准是否得到严格落实。可通过实验或实际使用两个途径对路基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前一种方法的优势是能够对检验出的问题及时补救,后一种方法的优势是检验出的问题更为真实典型。

2.2路基填筑之前

此环节是公路建设基础的基础。其质量保证关键在于两个工序:第一,原地面的施工质量,包括彻底清淤、干净清场、夯实软土地基、干燥排水、均匀碾压、平整路面等;第二,验收下层路基施工质量。

2.3碾压质量

多种因素如施工机械(合适的压路机吨位、型号)、施工工艺(压实遍数、压实方法)、施工效果(压实均匀性)等都对碾压质量形成较大影响。高速公路施工中,只有配套采用大吨位的压路机,才能达到其重型化的压实标准。一般来讲,第一,土质的不同,影响到对压路机种类的选择。例如砂砾土和斥粘土,振动对后者的压实效果就高于前者。第二,压实遍数的不同,也影响到同一压路机对不同土质的压实效果。第三,必须采取科学的压实方法,确保均匀压实被碾压路段,使其具有整体一致的压实度,避免疏密失衡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度。第四,碾压路基前必须平整填土表面,减少路面的凹凸不平现象,避免凸部因碾压到位而结构致密、凹部因碾压较少而结构疏松,从而造成压实不匀、强度失衡的质量问题。第五,从压实工序看,为促使路拱形成,要先外后内进行碾压;为确保土基逐步加大强度,可先采用较小吨位、再用较大吨位的压路机进行碾压;为尽量保持路面松土的稳定,可以先缓慢碾压,再快速碾压;路面为排水而设的横坡(路中线向路堤两边)的斜度可按照2%整平;弯道部分的横坡为单向超高结构,碾压方式是由低向高;为确保压实一致,前后轮迹可在一定范围内(12~20cm)适当重叠。

2.4路基厚度、宽度

路基填筑的工艺要求是分层压实。压实层厚(理想厚度为15cm)是其最基本的控制对象。压实机具决定着压实层厚。例如,实验比较振动42t羊角碾和振动25t以下的机具可知,其压实厚度有较大区别(前者为20~25cm,后者为15~20cm)。在压实施工中,必须防止因压实厚度不够而造成“叠皮”现象。为达到目标,一是要掌握松土系数(为1.2~1.5),掌握压实机具的性能特点,在施工中强化质量控制。二是按标准落实填土的厚度和宽度;实测每次摊铺的填土厚度,填土摊铺到超出路堤0.5m的宽度,确保路基中心与边缘均匀压实。三是要注意高填土地段的压实作业,这里由于处在路基的边缘,超出了机械拌和、压实的作业界限,其压实质量问题较大;因此,必须把路基宽度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压实施工中;高填土路段还必须构筑完整连续的削坡,以使路堤获得整体稳定。

2.5科学设计机械作业

要合理调配施工机械,尽快推动摊铺和压实进度;要组织要机械施工,保证铺筑质量,降低经济和时间成本,提高施工效率,要针对不同的施工条件(地形、地貌、路基断面、填土计划等),在施工图上,对机械运行过程设计和规定科学合理、详细具体的作业路线。例如,在推土机的运行路线设计上,必须考虑取土方位、方式、路堤填高等因素。再如,是否使用和怎样使用洒水或翻晒机械,则必须考虑填土的含水情况。又如,取土方式的选择上,铲运机和推土机适用于在lkm以内直接运土;其它机械(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等)则适用于超过lkm距离的运土任务。

3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一种情况是填土不纯。这主要是由于未对取土地点的土质进行化验分析,降低了对路基填土的质量要求,导致杂质土(表层土、带草皮的土、腐殖土等)被取用和摊铺,难以均匀压实,影响压实效果,损害路基强度,降低路基质量(路基沉陷、路面断裂等),影响公路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针对这种情况,一是要优选取土地点,严控取土质量,确保合格的土壤填入路基。二种情况是实施了错误的压实工序。这主要是忽视了不同土质的铺筑技术要求,从而较大程度上不能均匀压实路基,影响了路面铺筑质量。对此,一是由于不同质量的土壤不能混填,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区分并分别开展击实试验,同时在实验中要采取相应的技术参数(铺筑实验所得);在施工中,必须时刻关注分层碾压时每层填土压实的均匀性,这需要建立经常化、标准化的纵横坡度检验制度。第三个问题是,水网及水田地区填土难以干燥、湿度太大,路基填土施工面临着较大的技术难度,路面沉陷、塌陷等病害时有发生。对此,一是要采取排水措施,疏干所经水域(水田、池塘、洼地等)的水量;二是选取特殊性质的土壤(有较好的水稳定性);三是抛石挤淤。

4结语

综上所述,省道公路路基强度必须更高,整体稳定性必须更强。其交通功能和全寿命使用受到路基质量的制约。在具体路基施工中,省道公路因其里程较长而面临着更为多变的施工环境、更为多样的施工工艺。因此,在省道公路施工实践中,严格落实路基施工的各项质量管控规定,强化技术标准经济类核心期刊目录和质量目标要求,针对不同土质因地制宜选用压实机具、施工方法,科学组织现场施工,就能够铺筑成强度和稳定度高度统一的路基。

作者:熊剑云 单位:景德镇市公路局直属分局


    更多管理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省道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161702.html

    相关专题: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上一篇:工程预算与现场施工关系探讨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