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效果(6篇)

第一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

摘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是大多数国家大力发展的产业,相比较农业和工业,旅游业是环保的,能够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为国家和地区做出贡献的产业。本文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为题,着重就目前存在于旅游行业中的“供需错位”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供需错位”现象背后产生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有关人才培养方面的可行性措施,帮助旅游行业培养和留住更多的专业人才,帮助旅游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旅游产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寻求自身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供需关系;供需错位;市场需求

一、概况

1.旅游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很好,我国2010年旅游收入是1.57万亿元,2011年旅游收入是1.9万亿元,2012年旅游收入是2.57万亿元,2013年旅游收入是2.9万亿元,2014年旅游收入是3.73万亿元。这种良好的态势,一方面得益于良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旅游者和旅游组织者之间建立了一条通畅的桥梁,各类信息能够随时随地的被查阅,旅游活动的开发和经营者通过互联网宣传,旅游者通过互联网寻找感兴趣的旅游活动。旅游这一行为性概念产生的时间较晚,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世界范围内的科技进步有着紧密的关系,交通的便利为旅游提供了缩短距离和时间的方便,国家间、地区间的交流和文字书籍的推广有助于宣传异域风景奇闻,世界大范围内的政治格局稳定为旅游者提供了安全的旅游环境。

2.“供需错位”现象

“供需错位”现象是存在于旅游市场的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和差异。行业内就业率低,转行现象突出;跳槽明显,行业流失率高。导致旅游企业很难寻找到合适的人才,刚刚毕业的学生很难在市场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由于对旅游产业的实际情况与自身期许存在巨大差异性,于是入职后很快便会因为这种心理落差而对旅游行业产生厌倦情绪,继而选择隔行业跳槽。

二、“供需错位”现象产生的原因

1.市场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1)旅游行业希望学生的情商高和重实践性在旅游行业的用工市场上,企业对于求职者的需求与那些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的个人能力是不匹配的。旅游企业希望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拥有一定管理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具备很强的个人综合能力,包括情商、心智成熟程度、应变能力等等。因为旅游行业从其本质上而言还是属于服务行业,有大量的基础工作是会直接面对顾客群体,从业人员的情商和实践能力是未来工作的关键。然而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实际经验方面是十分匮乏的,因此在这种两方面的期望值差距便产生“供需错位”。(2)学校教育希望学生的智商高和重理论性就目前我国拥有过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而言,更多的课时比例还是放在了对于管理知识和原理的讲解中,对于学生的实践培训并没有过多的重视,这样也导致学生在对待这个问题上的忽视。学业的考核可以通过背书和做题来获得好的分数,但是当学生投身到旅游市场中的时候,只有理论,缺少经验,缺少在个人综合能力方面的培养就成为个人发展的一个短板。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学校希望学生能够珍惜学习时光,多掌握一些管理知识,实际的操作经验可以在之后实际工作中获得,但正是这种心态与旅游企业的想法相反,造成学生求职难,企业用人难。

2.旅游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与求职者的期盼差距

(1)社会大的环境对旅游行业存在误解旅游是一个十分新兴的产业,同时也是一个未来发展状态会很好的产业,在社会的眼中个,旅游行业是一个十分好赚钱的产业,这是对旅游业的一种误区和误解。这种误区和误解来源于社会对于旅游产业的不了解,同时有一些不良从业人员,他们的无序竞争行为造成旅游行业的形象受损,给社会留下不好的一面。(2)旅游行业的不良竞争“商业化”似乎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旅游市场的一个普遍病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飞速,旅游者经济条件越发的好了,同时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很多旅游的开发和经营者,在旅游开发项目中大兴土木,将游客服务区建设的如同城市一般,高档宾馆酒店、娱乐场所、各类饭店等吃喝玩乐各类项目不亚于繁华城市中的商业区,打着生态旅游的幌子,借着自然环境的由头,大肆敛财,奢靡之风盛行。很多生态旅游区之间相互比较的不是谁的生态项目更加新颖,而是谁的商业设施更加全面和奢华。商业化”、“城市化”、“人为化”成为我国生态旅游区发展的主要态势。在如今的中国景区中,同质化现象严重,经常旅游的游客会发现天南地北的景区都会有千篇一律的活动和商品,景区缺少了特色化和独特性。这不是一个或者两个商贩或者某景区管理方的问题,更多的是社会的整体性问题。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后给中国社会造成一种观念性的影响。现在很多人认为“成功”就是很有钱,很多地方政府认为“政绩”就是提高地方经济效益。于是造成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某些旅游开发商的那些能够造成巨大经济效益的行为听之任之,不加以约束。

三、改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需错位”现象的相关措施

1.学校方面加强旅游管理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计应以实用性为主,从职业划分所需要的技能要求出发,以培养旅游服务的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重构与就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的模块化项目式柔性课程体系。学校的知识性教育固然很重要,但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依然需要更多的关注。在学生的课程设置上,可以考虑校企合作的方式,每个学期或者学年都为学生安排实习期,让学生今早的融入到旅游行业的具体工作中,对这个行业以及未来的职业建立具体的概念,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在实习中积累经验,帮助他们在毕业后更快的融入到工作中。

2.旅游产业自身加强行业行为的规范制度建设

这种规范的制定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旅游活动来制定,通过这种细致化的行为规范,让旅游产业的形象更加的健康、良好、可信赖。以生态旅游活动为例,自然、设施、人文等各类资源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建立生态旅游经济的循环体系,其实,从本质上讲,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化进程。生态旅游的设计、规划、开发和管理过程中,设计多个部门和群体,因此平衡各群体之间的关系和利益,是保障生态旅游产业平稳发展的前提。满足地区经济增长需求、满足本地居民就业需求、满足开发商投入大量投资寻求丰厚回报的需求、满足旅游者接触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的需求等等。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认证标准体系。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生态旅游产业的纯粹性,所有经过认证的生态旅游活动才能够在保护区内开展,以此肃清生态旅游市场无序的现状,树立生态旅游产业的声誉和品牌形象。对于一些经过认证生态旅游活动,但在一段时间经营后,发现违背与认证体系标准的行为,应当予以严格的惩处。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盲目性的商业化的旅游行为。中国的旅游产业发展离不开严谨的制度规范,在所有的旅游行为都被严格的规范化之后,由此可以为旅游产业建立起良好行业形象,改变长期存在于社会中对于旅游业的误解。

四、总结

旅游产业的发展必然是充满机遇和挑战,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中,旅游行业的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需错位”问题需要被学校、企业、学生个人得到重视,改善这种情况的关键不是某个人的行为,而是需要多方面不断的努力,促使我国的旅游产业逐渐的、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敏.高校旅游管理毕业生“供需错位”现象的调查与分析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5(18):127-129

作者:黄曦 单位: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海运学院

第二篇:旅游管理专业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探讨

摘要:基于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O2O教学模式,给高职旅游管理教学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机会,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为未来人才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在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上,存在教学资源整合、实训平台建设、网络化教学、教师团队等方面的问题和缺陷,从而严重阻碍了高职旅游管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将重点从这些问题入手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对如何实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提供有效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属地产业合作;O2O模式;实践

一O2O模式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的意义研究

(一)以高职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结构转型

经济的转型和发展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人才作为社会前行中最核心的力量,应该将旅游产业的进步集中于人才的培养上,重点促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确保时代教育的先进性和开放性。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积极促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的实现,以高职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结构转型,对于加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统一,从而实现教育质量提升有着重大意义。

(二)校企互动有效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结构的对应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的实现,通过校企互动有效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结构的对应,从根本上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增进对于人才的培养和进步。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校企合作这一教学模式有效的促进了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对接,实现了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相互适应,从而不断地增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结构的有效均衡,这对于突出旅游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互相整合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化特征,强化实践意义

基于O2O模式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实践,通过将本地资源有效的融汇到高职旅游教育过程中,不仅仅能够增强高职旅游教育的实践意义,同时还能够从根本上强化人才的现代化发展,实现自身的成长和进步。特别是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来说,这门相对来说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实现资源的整合,从根本上突出了高职旅游管理教育的特色,增强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凝聚力,对于不断提升教育实践效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对不断地促进素质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

二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教育资源重点不突出,缺乏专业合作亮点

高职旅游管理教育资源重点不突出,缺乏对于适用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的亮点,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的实践意义。首先,对于高职旅游管理教学来说,教学素材本色很难与属地产业有效结合,难以充分地发掘特色化的产业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质量的提升,不利于学生成长。其次,很多地区的属地产业资源并不具有特殊性,很难从文化及产业形态中挖掘到有价值的要素,导致高职教育资源与社会合作缺乏亮点。

(二)缺乏专业与属地产业合作实训平台的建设

缺乏专业与属地产业合作实训平台的建设,从而导致高职旅游管理教学本身缺乏有效的实践性,过多地强调理论教学和知识输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不利于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果。由于缺乏有效的实训合作平台,导致不少学生无法将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付诸实践,从而降低了教学实效性。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与属地产业合作网络化建设不足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与属地产业合作网络化建设不足,传统教学方式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比重较大,而网络媒体手段的运用则存在不少瓶颈,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善于借助于网络化平台,不断地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结合,为专业属地产业合作对接创造条件。

(四)缺乏高素质的教师团队的构建和培养

教师团队作为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引导者,决定了专业发展与产业合作的有效对接,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但是,很多高职旅游管理教学中,往往缺乏对于师资团队建设的重视,忽视了对于他们实践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从而降低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不利于教育进步。

三基于O2O模式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探讨

(一)挖掘本地资源,促进优势资源与课程教学结合

挖掘本地资源,促进优势资源与课程教学结合。第一,借助于O2O线上平台来进行网络化资源的整合,巧借网络工具和媒体资源,利用搜索引擎以及微信通讯工具等来对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化整理,广泛地开发本地优秀的旅游资源,不断地来为社会上的历史文化、风俗、标志符号等要素进行有效的认知和充分地发掘,并善于找到其现实价值和现实意义,从而来更好地赋予其现代文化内涵,有效的对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持;第二,及时地对于高职旅游管理课程进行有效更新,不断地来对教材进行系统化梳理,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旅游管理专业的与时俱进,从而不断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二)打造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与属地产业实训基地

打造职业旅游管理专业与属地产业实训基地,实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与属地产业合作的有效对接,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第一,充分地对于社会产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不断地来打造适用于高职学生的学习体系,使得他们能够在企业专业化的实践过程中,实现对于知识本身的有效运用和理解。通过有效的认知、模仿、协调、反馈、创新,来更好地保证自身理论知识的有效合理运用,从根本上保证教学效果提升。第二,积极地建立适应于高校专业教学的企业服务系统,有效促进网络化资源平台的有效整合,为高职旅游教学开辟更加广阔的资源共享空间,促进资源的双向流动。保证旅游资源、教材内容等与社会企业发展更好地融合起来,并以专题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和成长,这样能够不断地保证专业与属地产业本身的对接,提升教育实现意义。

(三)打通高职旅游管理与产地合作的网络化合作通道

打通高职旅游管理与产地合作的网络化合作通道,积极促进各种网络化推广平台的建设,并有效的促进旅游管理专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和进步。首先,应该充分地借助于微信、微博、网站等方式来进行校园旅游管理专业化运作,借助于媒体手段来对之进行有效的推广,从而保证专业化教育的开放性。比如,对于电子网站来说(如图1),可以通过网站建设—旅游产品服务—消费者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有效的构建,这样可以最大化地提升教育质量。其次,应该打通网络化合作通道,将高校教材资源与产地企业的资源合并成为网络化的教育平台,方面学生进一步地来学习和沟通,从而来强化他们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四)打造旅游管理双师型队伍,增强专业教育实践效果

打造旅游管理双师型队伍,增强专业教育实践效果。积极对教师队伍进行有效整合,不仅仅要实现对于本校实践性教师的培养,同时还应该积极地引进企业优秀的专家来对本校教育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可以实现对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促进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开辟O2O线上交流共享空间,打通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渠道,给企业家足够的空间来进行企业成果展示,促进与专业教育的交流,不断的来将企业优秀的资源作为活态的专业教学素材。此外,还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企业实践,不断地来通过自身实践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善于学习优秀的企业资源,积极向企业人员进行求教,最大化地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这对于自身能力的成长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四结语

随着时代教育的变革和教学手段的不断革新,积极地促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对于不断提升专业教学实践效能、带动区域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等多方面都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特别是在产学研一体化的时代,高职院校教育必须要与地域经济有效的结合起来,不断地整合教学资源,为教育实践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手段。基于O2O模式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应该挖掘本地资源,促进优势资源与课程教学结合;打造职业旅游管理专业与属地产业实训基地;打通高职旅游管理与产地合作的网络化合作通道;打造旅游管理双师型队伍,增强专业教育实践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高职专业教学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为社会进步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一阳.河南旅游电子商务O2O模式的应用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4.

[2] 贾玉云.中外对比视角的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3] 陈静.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4] 柳旭.对接旅游产业集群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特色化建设研究——以辽宁轻工职业学院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7:7-8.

作者:赵仁璧 单位: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第三篇: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应用

摘要:伴随着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步取代传统教学模式。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作为职业化教育,自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本文从课堂实际出发,浅谈如何将信息化教学模式高效应用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之中。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旅游管理;应用策略

信息化教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所谓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网络资源为核心,信息化教学过程与学习资源利用为特征,培养信息化人才为目的的一种稳定的教学活动程序。旅游管理专业具有灵活、丰富、前沿等诸多特性,在教学中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信息化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方式有着独特的优势,将其运用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能使教学走出黑板与书本的局限,有助于学生了解最新行业优势,同时信息化教学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运用时多角度的,本文通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两个角度以及课前、课堂与课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

一、信息化技术在课前的应用

(一)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课堂设计在课堂设计主要由教学环节设计与教学内容设计两部分内容组成,教学环节是教学手段、课堂结构设计,而教学内容是教师通过教学手段表达出来的具体知识内容,两者相辅相成。首先是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环节设计,教师可以在信息网络上搜集优秀教师的授课视频与课堂设计,通过分析其构建的课堂结构、运用的教学手段、取得的教学成果等方面,再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设计出“接地气”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是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旅游管理专业有其不变的部分,如某地的风土人情、如何管理旅游团队等,也有其多变的内容,如某地区局势变化、政策变化,某地新建地标建筑或打造了某项新的游乐设施,这些变化的内容在教材中往往没有体现。对于这些多变的内容,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相关资料,并进行总结归纳,作为授课内容的补充,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的前沿特性。(二)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式,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以总结在预习过程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集中解决,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传统课前预习无外乎是教师布置相关问题或目标,让学生通过预习解决,而许多学生认为书本过于枯燥,加上难以监督,课前预习往往收效甚微。但信息化技术的利用为提高课前预习质量、改变课前预习方式的带来了契机。例如,在学习《旅游客源国及目的地概况》中有关韩国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韩国旅游宣传片,通过微博、贴吧等多种途径初步了解韩国,再结合书本理论知识,画出自己的质疑与不解,最后带着疑问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多途径的课前预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以往乏味的课前预习模式,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二、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虚拟旅程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走出书本,了解利于与实践的差距。多媒体教学设备已走入千万间教室,教师可以利用软件进行虚拟旅程,先可以播放某地部分旅游景点的照片,再让学生介绍景点,并组队制作一份旅行行程计划,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临场应变能力。现今面对面视频软件应用非常广泛,教师可以联系相关合作机构,在导游带团时利用视频软件进行直播,组织学生观摩,让学生从实战的角度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旅游客源国及目的地概况》中有关泰国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向学生播放泰国旅行团旅游的直播视频,真正做到书本与实践相结合,拓展学生知识面。在选择直播目的地时应该选择相近时区,对于时差较大的地区可以采用先录后播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利用信息技术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不止一种,还有如慕课、软件模拟等方式。信息技术的运用拉近了课堂与实践的差距,既能起到补充教材、丰富教材的目的,又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旅游管理专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岗位。(二)利用信息技术展开课堂讨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然会产生许多问题,在课堂逐个讨论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而“弹幕”的应用解决了这个问题。许多大学已经将弹幕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只要下载一个应用软件,然后将多媒体教学设备连入某个特定网站,学生就能开启“吐槽模式”,以这种无声的模式开展讨论,由于大家的讨论会以文字投影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会重点讨论,对于一般问题可以同学互答,共同进步。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拓展

课堂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需要学生另辟蹊径。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这里有取之不尽的学习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乃至名师的授课视频,也有志同道合的同学、伙伴,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解决同一个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课堂拓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教学模式的变革,信息化教学应运而生。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浅谈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策略。信息技术仍在进步,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因地制宜,使其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

作者:胡薇 单位: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四篇: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摘要:中国入世后对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并且有优秀的语言基础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旅游与酒店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双语教学为培养这类人才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但是双语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我们对旅游学院部分开展双语课的专业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此了解双语教学的效果,给以后更好的开展双语教学提供途径,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发现,虽然双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还有待提高,存在众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通过类似的探讨,能给出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对策,并对日后双语教学的持续开展提供实质性的建议。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

在国际化的浪潮中,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在加强与国际接轨,其中尤其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尤为显著。在这种背景下,双语教学成为必然产物。它为我们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提供强大支撑。为此,教育部2001年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1],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其中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很多大学积极开设双语课程,用英语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双语教学的开展情况也被作为高校考核的一项指标。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在国家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成为重中之重。如何培养出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还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卓越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这成为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以培养“双语、双能”复合型旅游人才为主旨,将双语教学导入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中对解决这一困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已有几家顶尖的跨国公司把英语作为工作语言,如宝洁公司、麦肯锡咨询等,它们在挑选新员工时除了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外,对英语的运用能力也特别重视[3]。旅游管理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生可到旅游管理部门、旅游公司、旅行社、外事部门、涉外酒店、宾馆、会展策划部门以及会展中心等从事导游及旅游管理相关工作[4],在很多知名旅行社和酒店的招聘面试中,通常招聘者对毕业生的旅游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很高。双语教学的方式可以有很多途径。教师可以寓教于乐,学生可以寓学于乐[5],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教学中也可采用环境体验、情感体验等各种不同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1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问卷调查

为了对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效果进行调查和评估,即进一步寻求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途径,2015年12月,我们对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6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5份。根据回收的问卷,我们对所得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论如下:双语教学的开展受到大部分同学的欢迎。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有80%以上的学生都希望双语教学能继续下去,希望能通过双语教学在学习到先进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只有少数同学不赞成双语课的开展,或者觉得开展双语课与否无所谓。综合看来,他们接受双语课有以下几点原因:老师的英文授课方式以及全英文的PPT展示,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文思维,促进学生语言的学习,提高英文水平,也有利于他们用更直接的方式掌握专业术语,了解前沿动态,还可为以后的自主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表示不接受的学生主要原因是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很好的理解老师上课所讲授的内容。在让学生选择是否上“双语教学课”的时候,40%以上学生选择的是“视老师而定”。所以,师资也是学生是否选择双语教学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2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效果对策分析

针对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效果的问题,以及在调查问卷中学生所反馈的建议,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对策:学生方面(1)转变部分学生学习观念,加强学生对双语课程学习的认识;(2)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老师方面(1)精心选择和解决教材问题。组织优秀的老师在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教材的基础上,自主编写高水平优秀的教材,避免以往教学中存在内容陈旧、知识更新速度慢、理论与实际脱节、教材生硬呆板等弊端[7]。(2)尝试、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可是适当安排一些讨论、情节对话、案例分析、现场模拟等形式可能会起到较好的作用。另外,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多媒体元素提高双语教学效果。(3)双语教学的开展要逐步进行。在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分阶段,分层次逐步的进行,不能一下铺开,要给老师及学生适应的时间。而且对学生开展双语教学的时间不宜过早,建议在大三大四阶段开设双语课程。(4)加强对学生的平时考核,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学校方面(1)加强对双语教学的重视,逐步完善对双语老师的激励机制。综合前文所诉,一个合格的双语教学老师必须具备大量的条件,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也要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其次从事双语教学的难度以及备课量来说要比单语教学要大的多,复杂的多。所以学校应该对双语教学加大鼓励和政策倾斜,在很多方面如课时、课酬、职场评定等方面给予合理的照顾。(2)加大双语师资培训与引进力度。双语教学的关键之一是老师的素质,学校对双语教学的重视,还应体现在对双语教学人才的培养力度上。甚至可以通过特殊的政策支持从海外引进专业教师或直接聘请外籍教师或专家进行教学工作,壮大双语教学人才队伍建设。对现有的双语老师,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加强培训,不管是从专业知识还是英语教学能力,努力培养现有老师成为优秀的双语教师。结束语双语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符合社会需要、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增强国际化的有效途径。它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国际化人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通过双语教学,学生增强了语言能力,更直接、迅捷地掌握旅游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不仅开拓了视野,促进了专业知识的掌握,也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双语教学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不仅学生,老师也会从国际化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通过对别的国家和地区的成功案例或失败教训,研究本民族和本地区的发展差距和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并加大力度。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双语教学,既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只要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把握好制约双语教学实施效果的几个关键因素,并不断的探索适合双语教学的模式,那么双语教学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0.

[2]冯英.本科经管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M].中国教育教学,2006,12.

[3]李昕.旅游管理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

[4]文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模式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作者:张昕华 单位:九江学院

第五篇: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旅游行业的服务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该为旅游行业提供高素质的实践型人才。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旅游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以理论知识为主,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要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引言

近年来旅游业在不断发展,因此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要求也越来越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很多高校都设置了旅游管理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学生的就业情况却不同了乐观,旅游企业也面临着招人难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不符合市场需求导致的。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该以市场导向为基本方向进行教学改革。

1.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1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掌握雄厚的旅游管理理论知识,同时能够利用所学的旅游管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和实践严重脱节。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培养人才,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和旅游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脱节。虽然一些学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给予了更高地重视,开设了一定的实践教学,但是实践教学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内容也和社会的需求脱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明确。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是在校内集中学习,缺乏接触旅游行业的机会,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知识的应用能力却比较差,不能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教学过程缺乏真实场景的熏陶。由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差。

1.2学习目标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差异

旅游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为人们旅游提供服务,可以说旅游行业的服务模式和服务目标时刻都在发生变化,其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旅游,并且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会根据人们的实际旅游需求调整行业的发展目标。而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是为旅游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中,也应该以旅游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由于旅游业行业本身的服务方式、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却并没有跟随旅游行业的人才需求进行调整,往往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旅游管理的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教学,都采用相同的模板和系统,因此导致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实际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导致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的局面出现。

1.3校外实习质量难以保障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因此学生都需要进入校外实习。旅游酒店和旅游企业会接受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但是为了降低劳动成本,一般要求学生需要在相关的岗位实习10个月以上才能成为企业的固定员工。但是从学生方面考虑,还没有毕业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比较模糊,希望在不同的岗位进行轮岗实习,因此学生方面和企业方面在实习上目标上存在差异。学校一般会安排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最后一个学年或者最后一个学期进行企业实习,而此时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毕业论文和考验等压力,会影响校外实习的质量。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就脱离了学校的管理,大多数企业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对待实习生,因此很多学生在实习岗位并没有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且会引发很多问题。

2.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2.1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现阶段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首先学校应该改革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体系,旅游管理专业本身就是为旅游行业提供人才服务的,因此高校在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时,应该以实际的旅游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来构建课堂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很多发达国家在培养职业人才时,都倾向于沟通能力和通识教育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也应该借鉴相关的成功经验,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不仅仅要包括旅游管理的各种理论知识,同时还应该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旅游管理行业是服务性的行业,因此对人才的沟通能力、人际管理处理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等能力非常重视,学校在设置课堂体系时,可以加入《职业交际能力》、《服务业入门》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1)主干课程设计:在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时,对于主干课程的设计,应该包括旅游经济学、旅游学概述、旅游市场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管理学概述、旅游市场学、旅游资源学、饭店经营管理和旅行社经营管理等课程。主干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提升非常关键,不同课程之间的逻辑序列关系也比较强,是形成旅游管理专业体系的基本骨架,因此学校一定要重视主干课程的设计。(2)素质技能课程设计:现阶段旅游市场对学生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加强素质技能课程的设计。在设计素质技能课程时,应该从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角度出发,从提升学会的身心素质、专业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等方面入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育课程、职业道德修养、计算机运用、外语、普通话与口才训练、公共关系学、交际礼仪、导游业务、推销技巧等。

2.2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旅游管理的教学改革中,还应该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是学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的主体,为了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学校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很多学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内容,往往很长一段时间沿用相同的内容,但是现代旅游业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不断出现各种新的理论和理念,因此学校在培养人才时,也应该不断更新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内容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旅游业理念和理论。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校应该及时吸收旅游业领域的新的技术、理念和方法。旅游管理教学内容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定要不断更新,优化组合。由于旅游业在不断发展,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也应该体现出动态化,一方面应该对床头柜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另一方面也应该不断补充和完善新型课程。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各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例如冒险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校园旅游等,旅游的含义也在不断扩宽。因此,学校在旅游管理教学中,也应该调整旅游资源观。课程内容首先要体现出旅游业的地域性,同时还要体现出综合性。

2.3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其实践性,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中,还应该不断增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改革。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应该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同时不断创新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对于旅游管理的实践教学,可以设置独立的实训方案和实训大纲,在设置实践教学的内容时,还应该制定明确、详细的实训内容、实训目标和考核标准,让学生能够真正通过实践教学提升自身的旅游管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利用暑假或者寒假,开展实践活动,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习。

3.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是为旅游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的专业,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改革中,应该根据实际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教学改革,在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体系时,应该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引进旅游业的最新理论,加强实践教学,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郭力宇,杨尚英,杜忠潮,等.面向培养创新型旅游人才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24(4):86-89.

[2]杨世俊.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17(12):79-80.

[3]王富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4,30(1):38-40.

[4]王燕飞.面向培养创新型旅游人才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旅游纵览月刊,2016,24(6):117-118.

作者:刘杨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

第六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口择业意向的影响

摘要:高校学生在毕业前都有一段实习期,也就是顶岗实习,以此来让学生们了解社会,适应社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旅游业输送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所以顶岗实习就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学生们在顶岗实习期间,必须要离开学校,提前进入社会生活,而在这离校实习期间,也会凸显出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会影响到学生们对自己本专业的择业意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口择业意向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凸显的问题

1、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安排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的时候,都会选择一些四星级或四星级以上的酒店或者是大型的国内旅行社,并把学生安排在这些实习地方的一线部门。让还没迈出校门的实习生通过在一线部门的实习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酒店或者旅行社的具体经营细节,让学生们尽快将平时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岗位需求相结合,使得学生们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为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对于这些还稚气未脱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还不能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够以正式的职员角色来定位自己,不能适应新的角色转变。离开学校没有了指导老师的监督,自律性差,且遇到困难还会习惯性依赖别人,不能勇敢地承担责任解决问题。娇气任性,不服管教,是现如今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呈现的普遍问题。2、实习单位把学生看做是廉价的劳动力很多企业愿意接纳实习生,因为实习生不需要用人单位花费很大的成本支出,也不需要为顶岗实习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但是顶岗实习生却可以成为企业的主要工作人员,很多企业习惯性地把实习生放在那些除了高级管理层以外的任何岗位和部门中去,让这些顶岗实习生做着和企业正式员工一样的工作,甚至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比企业正式员工还大。但是这些用人企业却在对顶岗实习生的管理、培训和疏导等方面,存在很大程度的滞后性,使得这些顶岗实习的实习生们既要承担繁重的工作又要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处理陌生的人际关系。这会严重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们毕业后的对口择业意向选择。3、社会实践与学校课程严重脱节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课程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学习内容,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单一性,刻板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薄弱的教学案例,使得学生们仅仅是掌握了书本上的“死知识”,教科书上陈旧的教学内容无法与不断变化的行业发展相匹配,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甚至滞后于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而在实践教学中,校内实践缺乏相应的实训基地和工具,使得实践教学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和学生也大多是走走过场,流于表面的形式。对于校内的实践教学,学校和指导教师不够重视,学生就更不会意识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性。毫无收获的实践教学,学生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就会显得极为匮乏,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学生们在实习岗位上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适应岗位工作。由于学校课程与社会实践的脱节,不仅影响了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客观评价,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顶岗实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二、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遇到问题的解决策略

1、及时引导学生调整心态当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酒店或者旅行社实习期间,一定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分别是适应期、稳定期、疲劳期。每一个时期对学生们来说都很重要都会影响他们日后对自身的认知程度和对所学专业的认知程度,所以在这个时候,负责学生时期期间的指导教师要及时给学生们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们尽快适应自己的新角色,那就是你们不再是学生,而是一个企业的职员,所以要有全局观,凡事要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必须克服自私狭隘的心理,要乐于助人,对实习单位的同事和领导要摆正心态,不能患得患失,对工作不能拈轻怕重,好高骛远,要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们在顶岗实习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学到真本领,学会一技之长,融入实习的工作氛围中,将自己看成企业真正的一员,用心实践在课堂上、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准确给自己定位,适应角色的转变。2、学校和实习单位制定健全的用工制度对实习单位来讲,实习生不能算作企业的正式员工,但是他们却要和正式员工一样接受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而且工作内容和工作任务并不比企业的正式员工少,但是所得的报酬却和正式员工相差甚远。这就造成了实习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心态的不平衡,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所以,在实习前学校要和实习单位制定健全的用工制度,让实习单位能够根据实习生的特点,建立和完善针对实习生的管理制度。例如,制定科学合理的实习生岗前培训,让实习生有一个了解和适应岗位的过程。健全实习生的岗位薪酬和激励制度,使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和自主性能够被调动起来,这些制度的建立也是为企业能够留下优秀的实习人才作为储备力量,这也有利于实习企业的日后发展。3、旅游管理专业加强与行业的沟通交流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学校也要将本专业的教师派往实习单位,这样既能及时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给予疏导又能加强学校教师及时掌握旅游业的发展变化和用人需求。这样做可谓一举两得,既可以消除学生们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心理,加强学校对学生实习时期的监督管理力度,也促进了专业教师对实践经验的及时获取。实习生在企业实践学习的同时,专业教师也在学习,并且能够更深刻地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他们的日后教学提供了实践基础和依据。综上所述,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论是对学生、对学校还是对企业来说都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和企业都要做好管理工作,及时处理和解决学生实习期间遇见的各种问题,完善实习制度,总结经验,为学生毕业后的对口择业打下基础。学校也要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为旅游业输送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

作者:田超


    更多管理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效果(6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147018.html

    相关专题: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移动厕所


    上一篇: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及青花颗粒疗效观察
    下一篇:毕业设计模式探索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