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在心理、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都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境遇,出现了性格孤僻自卑、道德品行滑坡、学习成绩下降等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少年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家庭、学校、社会要予以足够重视,并积极探讨有效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身安全无法保障
留守少年儿童虽然有监护人,但一般为老一辈亲属、亲戚、邻居等。由于他们自身存在年龄偏大、经济有限、精力不济、知识缺乏等各方面的原因,因而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细致的照顾和有效的监管。因此,孩子们在离开学校的课余时间就成了绝对自由的人,处于几乎完全失控的状态。由于他们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极易成为某些不法分子攻击和侵害的对象。
2.人格心理缺陷
留守儿童学生放学回家面对的通常是花甲之年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隔代之间缺少共同语言,更缺乏沟通能力,而且祖父辈的管教方式要么是仅限于生活上的简单溺爱,要么是放任不管。这些都会造成留守儿童产生强烈的孤独感、自卑感。当他们遇到失败挫折,也没有人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使他们只能把心灵之门紧紧关闭,从而更加孤僻、内向,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
3.道德品行滑坡
由于父母长期远离,留守儿童无法感受父母亲情的关爱和呵护,在是非观念、道德规范以及日常行为方面缺乏及时的正确指导,加之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种种不足和弊端,以及农村环境的特殊性,极易造成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行上出现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自律、不服管教、小偷小摸、撒谎欺骗、逃学旷课、打架斗殴、沉湎网络等。
4.学习成绩差强人意
由祖父母隔代抚养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老人的文化水平通常较低,致使他们无法在学习上得到及时的帮助和辅导。调查表明,留守儿童成绩一般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而且他们在学习上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一蹶不振,对学习缺乏兴趣、毅力和主动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不做作业,甚至轻易逃学、辍学。以上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学业进步和今后发展,并进而影响到了他们所在家庭的生活和幸福,也与我们所追求的社会和谐是格格不入的。
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法
1.督促家长加强与留守儿童的联系
虽然教师也爱这些孩子,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亲子教育是任何其他形式的教育都无法取代的。因此,学校、教师要积极为他们搭建沟通的桥梁。我们定期督促学生主动与父母打电话,鼓励他们通过书信或电话与父母交流,汇报学习成绩,进行思想交流。父母和子女,只要主动沟通多了,亲情温暖自然也就直达了。
2.营造适合儿童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
如果说学生在校外的环境是教育工作者难以影响的,那至少在校内,我们可以施加影响并正确引导。我们由学校牵头,通过校内广播、黑板报、宣传栏、集体活动等形式,努力营造和谐团结的班集体,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使留守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完善他们的人格。当然,学校只是一方小小的净土,复杂难控的是学校周边环境,我们希望地方政府坚持不懈地开展整治运动,让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录像厅等青少年不宜涉足的营业娱乐场所远离学校。
3.鼓励学生住校,专设教辅老师
目前不少农村学校,一方面由于担心管理麻烦和安全问题,往往不主动提倡学生住校;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寝室只简单地设置门卫和清洁工,对寄宿学生只进行粗放式管理。我们的建议是,一方面学校应鼓励留守儿童住校,以便校方集中管理,并有更多机会与学生沟通,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安全系数,学生也增加了大量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学校应针对寄宿学生,专设教辅老师,可以由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关注学生的课后生活与学习情况,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学习问题,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课后学习习惯。
4.积极推行家访制度
学生毕竟不能一年365天都待在学校,因此只把学生收进来还不行,教师还得走出去。我们学校制定了“分工家访,信息共享”的家访制度,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进行分工,分头对班里所有学生进行家访,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针对其中的突出问题,老师们一起商量解决办法。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料库,以便于对学生进行长期的了解与帮助。
5.代理家长制
由学校出面组织,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有条件、有爱心的干部职工、村社干部和共产党员以及社会爱心人士,充当“代理家长”,自愿与留守儿童组成代理家庭,与他们结成一对一的管护对子,在生活上、心理上、学习上照料、辅导他们,做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守护人和陪伴者。
6.提高教师自身修养
教师除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外,更要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我们应有这样一种意识,即每个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是平等的,我们有义务教育好每个学生。教师修养的提升,非一日之功,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都要加强重视,并采取集中培训、自我学习、科学管理等手段,逐渐积累和提高。
作者:王桂云 杨尊淼 单位:梁山县拳铺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