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文化的具体实施中,无锡机电学校一是培育“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以人为本的关键词是“关注•尊重•发展•提升”,是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职业发展和学校生活质量。学校为优秀的师生提供寄托希望的展演舞台。让师生的成长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使文化培育与学校的教育密码相融相契,这就是学校文化的本义。二是培育“四我、五位一体”学校德育文化。“四我”是“我优秀、我负责、我能行、我帮你”;“五位”包括“学位(教室)、工位(实训室)、餐位(食堂)、寝位(宿舍)、岗位(企业)”,校方要在前四位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素养,使其最终适应岗位要求。该校的劳动礼仪值周活动,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的德育文化培育。每月,学校都会对劳动礼仪值周活动进行评比,表现优秀者,校长亲自与获奖学生合影,以资鼓励。三是培育体现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和融合。今年,学校全面推进了7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7S活动的核心和精髓是素养,能给人“只要大家努力,什么都能做到”的信念。它是一种标准化管理,学校引进企业管理,旨在将标准变成习惯、将习惯变成标准,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团体。校企合作是无锡机电学校的“品牌产品”。无锡机电学校在精心打造校企合作平台,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优秀业绩。该校的做法是:一是成立理事会制和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动引进企业,打通企业参与教学的主渠道。
学校理事会成员主要包括学校领导和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领导及社会知名人士等。多年来,学校理事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提供了许多积极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了行业企业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有效推进了校企合作、教产合一的办学模式,形成学校建设专业品牌的强大合力。目前,学校已建成省级品牌、示范专业5个,院、市级重点专业11个,学校并被江苏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职业教育“数控技术类”和“电工电子类”技能教学研究基地。二是建立校企合作专职队伍,主动走进企业,打通工学融合的主渠道。学校每年将校企合作工作纳入学校计划,成立“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招生就业处等专门机构,全面指导和协调学校校企合作工作。同时在各系配备一名专职就业专管员,指定毕业班班主任担任就业联络员,全面加强学校与合作企业的沟通、协调,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使学校的校企合作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10年,学校首次采用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四年级有10个班级学生走进企业锻炼。工学融合渠道的开拓,把行业和企业的标准作为我们人才培养的标准,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与效率。三是建设“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学校现有签约挂牌的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57家,为学校学生实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与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建立了多种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机制。同时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引进行业标准,确保实践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岗位实际需求全面接轨,推进双证融通。多年来毕业证和中级职业资格证“双证率”稳定在99%以上。四是建设“产、学、研”基地,学校现有“产、学、研”基地12家。校企合作中,学校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对企业员工开展电工、数控加工、自动控制、CAD/CAM、企业管理等内容的培训,年均培训超5800人次。目前,北京发那科、苏州宝玛、北京阿奇夏米尔等知名企业的产品展示中心、企业技术服务中心和技术培训中心相继落户学校,校企合作产生良好合作效益及社会影响。五是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于2011年申获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深度合作:现代学徒制的校本研究与实践》,并于2013年成立了江苏职教首个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分别是与铁姆肯(无锡)轴承有限公司和苏州宝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的现代学徒制“无锡机电铁姆肯班”和“无锡机电宝玛班”。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促进了系科专业建设,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无锡机电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了学校的专业建设,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水平。近年来,学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计获34金6银2铜,获奖数以较大优势连年位居国内同类学校之首,如在2014年国赛中一举独得7金1银的好成绩。学校并蝉联“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别贡献奖”、“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高技能人才摇篮奖”等称号。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行期间,教育部举办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等中央领导亲临机电高职展台,听取相关介绍,参观学生作品。通过展洽会这个高端平台,充分展示我校高技能人才的风采,展示了学校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丰硕成果。学校主持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研究与实践》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成为省内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中职学校。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在校企合作方面,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进一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并深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姚锦云 梁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