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医院科研评价;科研评价指标;科研绩效评价
【摘要】目的:根据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前期构建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系数,对医院两个附属基础研究所2008年-2014年科研绩效情况进行评价,为医院掌握基础部门科研发展动向提供实证数据,为制定基础部门科研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医院科研管理软件,采集医院两个附属研究所相关科研数据,通过医院已构建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利用相关合成方法,得出实证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体上,医院附属基础研究所2008年-2014年科研绩效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2012年-2013年的涨幅最为明显;科研投入与产出呈现不平衡现象;发现科研发展制约因素。结论:医院基础研究所科研发展趋势呈现不稳定态势,医院应创新产出,加强激励,调整研究经费比重,完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制度。医院附属研究所主要是由专职科研人员从事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具有知识性强、技术含量高、专业种类多等特点[1],故而单独对医院附属研究所进行绩效评价,对衡量医院基础研究部门科研情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科学的医学科研绩效评价模式,对医院附属研究所进行绩效评价,可以较为及时客观、全面地评价其科研现状、潜力,反映其综合能力和现存问题,以便于认清其现状和不足,快速、准确、全面地提供决策依据,使问题能够得到合理和快速地地解决,不断促进基础部门科研实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使医院的宏观科研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1医院科研评价指标体系
2012年医院科研评价小组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科研绩效评价三级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69个。该指标体系发表于《中国医院》2013年5期[2]。2012年医院科研评估小组利用此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对医院36个临床科室和基础研究所2008年-2011年科研绩效情况进行了实证评价,得出各评价对象科研绩效得分情况。通过评价发现医院两个附属研究所科研实力明显高于其他科室。但迄今为止,从未对医院附属研究所科研情况单独进行科研绩效评价。
2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2.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医院两个附属研究所2008年-2014年的科研绩效。资料来源为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8年-2014年基于医院科研管理软件系统中两个附属研究所的相关统计数据。
2.2研究方法
资料收集方法:以目前的科研管理信息平台数据库为基础,采集医院两个附属研究所相关科研数据,导出数据模式为Excel2007。数据合成方法:将评价指标的最终值利用数学合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恰当处理。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假定11项二级指标的量分别为x1,x2,!!xm(m=11),各三级指标的量为x11,x12,!,x1n(n=6);x21,x22,!,x2n(n=14);!!xm1,xm2,!,xmn(n=8)。第二步,分别将各研究所三级指标xmn乘以其相应权重,即为指标xmn所得分值fmn。第三步,将各项三级指标计算所得分值fmn分别相加,得到11项二级指标的分值Iam。第四步,将第三步前三项二级指标所得分值相加,即为投入分值P;后面八项二级指标所得分值相加,即为产出分值Q。第五步,将投入分值P与产出分值Q相加即为评价对象总分E。第六步,将各研究所指标数据根据上述1!5步骤进行处理,得到其各项指标的分值,然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3科研绩效评价分值情况
2.3.1研究所概况。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以下称研究所A)成立于1985年,是在北京医院长期老年保健和科研工作基础上建立与发展起来的老年医学研究机构,下设生物化学研究室、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医学遗传学研究室、免疫学研究室、流行病学研究室、老年保健功能评价研究室及中心实验室。卫生部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老年保健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老年卫生研究培训合作中心亦设在研究所内。临床检验中心(以下称研究所B)成立于1982年,受原卫生部委托,主要负责全国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与控制,下设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临床免疫学实验室、临床血液体液学实验室、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室和综合办公室。两个基础研究所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承担多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北京市成果奖近十项,每年发表SCI及高水平文章数量居医院前列,是承担医院科研工作的重点部门。本次研究在探讨两个基础研究所科研发展趋势的同时,通过指标得分情况对各研究所科研发展具体侧重进行分析和考证。2.3.2科研绩效评价总分情况。根据医院已构建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及权重系数,采用上述计算方法,可得出医院两个基础研究所2008-2014年科研绩效评价得分情况(表1)和总体投入与产出得分情况(图1)。2.3.3科研绩效二级指标得分情况见表2。2.3.4科研绩效增长情况。主要对两个基础研究所总体科研绩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整体上看,总体科研绩效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1-2012年涨幅最为明显,同比增长490.48%,2014年下降幅度最为明显,同比下降81.82%。其中,两个基础部门分别有自身增长特点,研究所A2012-2013年的涨幅最为明显,同比增长210.94%,2014年的下降幅度最大为82.38%;研究所B2011-2012年涨幅最为明显,同比增长1376.53%,2014年下降幅度最大为80.94%(表3)。
3讨论
3.1医院附属研究所科研绩效趋势
通过科研绩效评价,依托于医院已构建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系数,计算得出2008-2014年医院两个附属研究所科研绩效评价总分数。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2008-2014年两个研究所科研绩效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8-2011年呈现缓慢增长态势,2012-2013年涨幅明显,2013-2014年呈现急剧下降趋势。其中2008-2013年,研究所A总分值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而研究所B总分值在2012年略有下降。总体上,在2013年之前,医院基础研究所科研发展持续增长,2013年增长明显的主要原因在于“十二五”期间两个基础部门分别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特殊传染病诊断试剂企业研发/产品评价用参考品的研制,课题经费1049万元)和公益性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增龄变化与老年人常见临床问题的综合解决路径研究,课题经费2177万元);2014年科研绩效情况又恢复历史水平。
3.2科研投入与产出不平衡
通过对医院两个附属研究所总体科研绩效投入及产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整体上看,2008-2014年两个部门投入的科研绩效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2012-2013年的涨幅最为明显,2014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产出的科研绩效水平呈现稳定态势。主要原因在于“十二五”以来,医院加强对各级科技项目的管理工作,出台鼓励科室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基金项目的奖励政策,中标课题数及经费数额明显上升。此外,科研人员参与其他医院国家级、省部级项目数明显增多,横向科研经费数额也逐年上升。而医院的科研投入与产出不同于其他行业,由科研投入所产生的科研成果、论文数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科研绩效投入与产出呈现不平衡现象。
3.3发现制约科研发展因素
科室发展不平衡一直是制约医院进步的短板,科研工作亦是如此。从两个研究所科研绩效评价二级指标得分可以看出,项目经费指标占了很大的比重,而技术转让指标得分为零,其他指标得分相差不多。虽与研究所规模和医院侧重发展方向相关,但是不排除研究所学科带头人对科研发展缺乏全局意识,只重视科研项目的申报,对科研成果产出不采取激励措施,长期发展必然导致部门科研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呈现下滑态势。
4建议
4.1创新产出,加强激励
在宏观政策的制定方面,要注意导向性,改革不合理的科研评价和奖励机制,建立促进院所原创性研究水平提高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4]。对于成绩“卓越”的科室及个人,应予以奖励。加强科室之间创新交流与合作,通过共同进行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既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速度和成功的可能性,又可以使合作方通过取长补短,增强自身的科研能力。
4.2调整研究经费比重
综合医院的科研经费多为国拨经费,而这类科研经费只有科研实力特别突出的研究人员才能获取。应加大对医院原创性研究的支持,除了直接投入外,还要通过制定有关优惠政策为医院原创性研究提供财力保障[4]。
4.3完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科研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和不断提升的行为过程,所创建的指标体系并非一成不变的万能模式,其在指标选取、框架设计与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诸多环节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探讨[5]。应对指标体系反复地“实施-反馈-修改”来对绩效评价问题开展研究,力求最真实、全面、公平地反映单位的科研绩效水平,强化科研绩效评价的功能和效用。例如,本研究的评价指标是根据综合医院的特点而建立的,其科技评价工作只是在医院内部进行,评价结果没有横向比较[6],今后在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加入横向比较指标。
4.4有待建立科研绩效评价制度
医院目前的科研绩效评价工作尚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绩效评价结果对于项目执行的成效与相关责任的直接约束力欠缺,在财政支出管理和科研管理中应有的参考作用、导向作用和制约作用尚未得到充分体现[7]。将科研绩效评价制度加入医院总体管理体系中,对于提升医院总体科研绩效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明珠,史竞懿.医院专职科研人员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10):1740-1741.
[2]冯宝华,谷润皋,周钱,等.构建科研评估指标体系促进医院科研发展[J].中国医院,2013,17(5):49-51.
[3]董月玲,季淑娟.研究型大学重点学科科研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20):128-131.
[4]张卫国,柴瑜,曹万立.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12,18(1):77-82.
[5]张振华,黄俊.公益性农科院(所)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4(3):5-10.
[6]魏巍,甘华平,力晓蓉,等.四川省医院科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广西医学,2012,34(10):1311-1314.
[7]刘兴太,王亦飞,何冰,等.院校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7):14.
作者:冯宝华 孟苓云 张鹏俊 苗苗 于玲玲 彭渝轩 马克晶 杨杰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