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现实主义绘画风格分析

摘要:作为法国现实主义绘画领袖,库尔贝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与反叛意识,并创作了大量不朽的作品。文章试从库尔贝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入手,分析库尔贝现实主义绘画风格的形成,并分析其代表作《采石工》。

关键词:库尔贝现实主义采石工

一、库尔贝现实主义绘画风格的形成

库尔贝是法国现实主义绘画领袖,1819年6月出生于法国东部奥尔南小镇一个富有的具有民主传统的中产家庭。库尔贝天资聪颖,相貌出众,受父亲影响养成了慷慨大方、热情奔放的个性,同时带有法国东部高地人自信、高傲的气质。他的祖父是参加过法国大革命的共和党军人,培养了库尔贝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和反教权思想,以及充满斗争与变革的精神。故乡的生活体验对库尔贝日后绘画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库尔贝从小喜欢绘画,曾在奥尔南教会学校和一名神父处学习素描,养成了写生的习惯。库尔贝18岁时被送到贝桑松皇家高中念书,并同当时的贝桑松美术学院院长学习绘画,不过他从小就表现出了不受教条戒律约束的反叛精神。1840年,21岁的库尔贝离开家乡前往巴黎学习法律。但来到巴黎后,库尔贝受到艺术氛围的影响,很快放弃了攻读法律,转而学习绘画。在画室的学习经历让库尔贝发现卢浮宫是他理想的课堂,只有在卢浮宫才能充分发展他的才能,于是他便成了卢浮宫的常客。在卢浮宫,库尔贝临摹了历代大师的作品,发展成为一个掌握写实技法体系的成熟画家。库尔贝创作的一系列充满光感的自画像,显然带有伦勃朗的影响。在巴黎,库尔贝结交了波德莱尔、尚弗勒里、普鲁东等人,并与巴比松画派的画家有着深厚的友谊,这些人和当时民主思想活跃的社会环境共同影响了库尔贝的创作思想与绘画风格。美术史上的杰作《奥尔南的午餐》《采石工》《奥尔南的葬礼》都是库尔贝参加六月革命失败回到家乡所创作的现实主义绘画杰作,这段时期是库尔贝创作的鼎盛时期,可见民主革命思潮的蓬勃对库尔贝绘画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并最终确立了其以生活真实为创作依据的现实主义原则。

二、《采石工》

《采石工》是库尔贝对在参加六月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途中所见的忠实描绘。与好友弗朗西斯•韦的通信中他这样描述:“在我驱车前往圣德尼城堡去作风景写生途中,看到了两个碎石工人,我停了下来,创作的灵感出现在我脑中。”“一个老人头上戴着布满灰尘的旧草帽,穿着质地粗糙布满补丁的劣质裤子与破旧的农夫鞋,一双褪色的蓝色破袜子裸露出脚后跟,佝偻着身体工作。老人单膝跪在地上,一个年轻人站在他身后,破烂衬衣露出腰窝,破旧的裤子只剩一条背带系着,满是灰尘的皮鞋裂开了大大的口子。”《采石工》真实刻画了底层劳动民众的悲惨生活,是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的里程碑,包含深刻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沉痛控诉了资本家对普通民众的剥削。库尔贝运用朴实的写实技法和冷灰的色调,突破了古典绘画的理想光源,摒弃了学院派层层罩染、细腻描摹的传统规则和浪漫主义绘画中的夸张与跳跃,主张画家探索油画颜料的表现手法,利用颜料本身的质感,追求画面沉稳、真实的再现。用笔轻松自信,利用画刀和画笔使用抹、压、刮等技法涂绘颜料,从轮廓、比例、素描关系等方面入手塑造人物体积和石头、土堆的体量,以及褴褛衣衫的厚薄质感,使画面产生结实厚重的视觉效果和坚实有力的厚重质感,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贝纳•顿斯坦在《印象派的绘画技法》一书中这样形容库尔贝:“他一生中始终使用浓涂的连续塑造和以黑色为基调的低调颜色作画……库尔贝最重视的技巧之一,是保持颜料表面的饱满和丰富多彩。”画中人物造型直接选取现实生活场景,画面中一老一少,一站一蹲,置于几乎填满画面的山坡前,构图生动饱满。两个采石工衣衫褴褛,正在紧张凿打、搬运石块,突出劳动的崇高与伟大,而背景山坡浓重的颜色与暖黄色的地面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太阳的灼热。少年因长时间的劳作显得行动迟缓;老人因为习惯了艰苦的生活,脸上显现出平静的神态,膝盖下垫了一块草垫,机械而熟练地敲击石块。他们的简单的餐具随意摆放在地上,暗示了他们连续高强度的劳作。库尔贝通过对两位普通劳动者的描绘,典型地再现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状态与两位采石工在火辣的太阳下辛勤工作的真实场面。《采石工》直接表现了库尔贝的现实主义绘画理念,不美化、修饰现实,描绘当下普通的劳动者,具有时代性、真实性与典型性,流露出库尔贝对劳苦大众深深的同情。这一作品也更加坚定了库尔贝的现实主义绘画立场,对库尔贝现实主义绘画风格的最终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采石工》大胆、真实的再现,极大地震撼了法国画坛。英国现代美术史家德•斯佩尔泽与福斯卡对库尔贝的现实主义赞美道:“它们具有高尚的性质。”库尔贝的现实主义艺术在当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库尔贝回应称:“像我所见到的那样,如实地表现出我这个时代的风俗、思想和面貌,总之,创造活的艺术,这就是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英)贝纳•顿斯坦.印象派的绘画技法.平野,陈友仁,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2](英)德•斯佩尔泽,(英)福斯卡.欧洲绘画史.路曦,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陈允鹤.外国美术介绍•库尔贝.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

作者:王文山


    更多管理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现实主义绘画风格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139031.html

    相关专题:公民与法杂志社 科学小论文


    上一篇:电视新闻创新方法与策略
    下一篇:建设项目合同管理解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