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管理的内涵
(一)国防科技的显性知识普遍特征。
从理论上讲,国防科研管理与其他类型科研的管理有相同的性质,一整套的业务流程中必须依托高校科研部门、科研人员在科研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材料等。而相关论文论著、科研课题和职务发明等,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广大教职员工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辛勤劳动的智慧结晶,是客观的、理性的、被证实和被认定的,可通过书面和电子等简单形式存储、保管、传递和分享,具有显性知识的明显特征。
(二)国防科技的隐性知识本源。
国防科技作为高校科研的一种,是一种特殊的创新知识储备,是一种信息资源和潜在的生产力。代表科研人员的科研创造力、提高组织整体科研水平,以及高校科技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国防科技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的、模糊的信息量,有待广大科研工作者、高校科研部门和高校管理者挖掘、整理和利用。因而,国防科技创新包含隐性知识的生成、萃取、意会和升华。
二、高校国防科技中的知识转化
日本的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隆提出了著名的“组织知识创新的动态理论”,形象地建立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换的SECI螺旋式模型。将知识转移过程表述为一种循环往复的、螺旋型不断上升的模式。在一条螺旋环中,知识转移过程分为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隐化四个基本过程。知识转移完成一条螺旋环,实现知识主体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吸收转化,周而复始地重复该过程,最终达到知识从个人、群体及组织之间的转移。
(一)知识从隐性到隐性的社会化阶段。
社会化是通过不同主体之间分享隐性知识的过程,是人类知识传播最古老也是最典型的方式。科研工作者之间或科研组织内外的科研合作需要沟通想法、交流见解、共享经验,而面对面交流不足以了解其科研能力的强弱和科研水平的高低。国防科技成果既能体现既往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也可以回溯其科学研究的发展轨迹,有利于合作双方相互之间进行思维模式的启发与思维定式的重构,激发研究灵感,实现知识的社会化转化过程。
(二)知识从隐性到显性的外在化阶段。
外在化是知识主体将隐性知识通过明晰的形式表达出来成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即将非编码的知识编码化。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一方面源于知识主体为实现某项知识研究任务的主动需要;另一方面源于知识主体所拥有的隐性知识的外显表现。知识的主体所有者产生了传播和交流隐性知识的自主意愿,且顺应了高校发展的科研创新需要。
(三)知识从显性到显性的组合化阶段。
组合化是将分散的显性知识转化为系统的显性知识的过程。在坚持忠实呈现、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将显性知识的孤立成分组合成为显性知识系统,通过采集、筛选、组合和分类等手段对个体科研业绩信息进行重构,对原始数据进行归纳、综合、计算、分析、翻译、编辑研究加工,使得那些孤立的、凌乱的数据信息体系化,经提炼、升华后形成供科研部门和其他科研工作者共享和交流的高校科技创新知识库。组合化的阶段包含原个体属性对应的知识集合,包含满足建档要求的规则标准,包含对科技知识可拓展应用的其他附加知识表达。
(四)知识从显性到隐性的内隐化阶段。
内隐化是吸收显性知识并转化为隐性知识可为己用的过程。内隐化意味着第三阶段的组合化后的显性知识又转化为隐性知识。不同个体的个性化差异和目的需求不同,对科研业绩信息的获取、学习、消化和应用后产生了新鲜的、独立的科研意识和研究思路,升级后的隐性知识更具多样性。同时,隐性知识又具有自相似性,新产生的隐性知识与源知识的性质和局域结构类似,其中的“同构”信息以拓宽、扩展和有差异的形式传播、流动。知识的内隐化使更多的隐性知识产生并成为新一轮知识转化的循环起点。个体的隐性知识经过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隐化四个阶段,实现了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的知识传递,并产生新的隐性知识。科技创新中的知识转化四个阶段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统一的整体,科研业绩成果中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通过连续的、动态的、递进的转化、传递、创造,共同构成高校整体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知识创新的积累机制,从而形成了一个不断成长的知识螺旋。
三、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知识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无价的资本,知识管理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对于知识密集的高等院校而言,尤其要重视知识的积累、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科技力量的储备。科技创新是国防特色高校知识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涵盖了知识收集、知识过滤、知识分类、知识存储等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也包括了知识转化、知识共享等中级知识管理理论,还涉及知识管理的高级目标———知识创新。随着高校整体的知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必须高度重视国防科技创新管理的策略优化,使之与高校发展相适应,这样才有利于实现知识的流转与创新,使高校的竞争力和发展力不断增强。
作者:常燕燕 单位: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