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现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化是实现煤炭物流从黑色物流到绿色物流转变的关键环节。在分析了我国煤炭物流园区的积极作用和非绿色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各指标的考核内容,给出了运用因素评分法进行绿色度评价的方法步骤,并通过实例证实了其有效性。
【关键词】因素评分法;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评价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993(2015)11-0055-03
1引言
传统的煤炭物流因为其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而被称为“黑色物流”,如何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加强对煤炭物流系统的管控,实现煤炭黑色物流向绿色物流转变,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对于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煤炭物流园区是煤炭物流的关键节点,是管理煤炭物流的重要载体,其绿色程度如何会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煤炭物流的绿色化。
2我国煤炭物流园区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非绿色因素分析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的对物流园区的定义是:物流园区(logisticspark)也称物流基地,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特定区域。煤炭物流园区是指具有煤炭集散、加工处理、储备、综合装运等多功能的场所,它可以把不同种类的煤运进来,并对其进行筛分、洗选、储存、混配、装运等加工处理,运出的是标准化或个性化的成品煤,提升了煤炭的品质,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2]。我国的煤炭物流园区正在不断建设中,按照其所在位置及其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煤炭产地物流园区、煤炭中转地物流园区、煤炭消费地物流园区三类,理想的煤炭物流网络结构应该如图1所示。通过煤炭物流园区的运作,改变了以前直接由煤炭企业→用户的传统运输方式,使煤炭企业将物流业务交给物流园区来承担,将主要精力集中到煤炭生产上来,可以提高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三种物流园区的作用不尽相同,煤炭产地物流园区主要收集附近煤矿的煤炭,进行洗选产生标准煤配送给中转地物流园区,中转地物流园区主要进行煤炭储备,以标准煤为主并生产适量的成品煤,来满足煤炭消费地物流园区的需求,消费地物流园区主要是根据客户的个性化的需求,进行配煤加工,将客户需要类型的成品煤配送给客户。通过三种物流园区的合理分工、协调配合,最终一方面实现了煤炭用户需求的有效响应,提高了煤炭物流的可靠性,避免缺货,同时通过集约化运作,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煤炭物流园区虽然有上述积极作用,但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污染和资源浪费两大问题,具体包括噪音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污染、资源浪费五个方面,如表1所示。[3]
3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评价的必要性
物流园区的绿色度是指物流园区的环境友好程度,具体来说包括物流园区对于环境的污染程度以及对于资源的消耗程度。如果一个物流园区平均到单位工作量上的对资源的消耗越小、对环境的污染越少我们就认为其绿色度越高。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具有客观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客观性是指通过评价可以对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度进行客观的评估,衡量其在环保方面的客观效果。时效性是指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科技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度是一个不断变化升级的过程,今天的绿色度高的物流园区如果不持续改进,有可能到将来绿色度会被评价为低[4]。引入煤炭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评价对实现煤炭物流的绿色化转变、推进煤炭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给政府管理部门,在考核评价监督管理煤炭物流园区的时候,提供一套客观可行的评价方法,找出标杆企业,树立榜样,进行经验推广,引导煤炭物流的绿色发展方向。二是通过评价给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转变起指导作用,通过对自身的评估以及与同行标杆企业的对比,找出差距,作为今后绿色工作的重点。
4构建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考核内容
对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度的评价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展开,本文借鉴相关文献中对于企业绿色度评价的内容,结合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思路,将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评价的指标从制度及文化建设、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硬件投入、过程管理、绿色绩效五个维度展开,共包括23项二级指标,如表2所示。指标的设置充分考虑了重在预防、全员参与、要素管理、过程管理、目标管理、重在实效等原则,具有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等特点。
4.1制度及文化建设
制度及文化建设包括园区绿色文化、绿色战略规划、环境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绿色的企业文化是园区绿色管理的前提,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园区文化主要考核内容包括:绿色的价值观,绿色制度建设,绿色信息公开,绿色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绿色战略规划主要考核园区在绿色经营观指导下,对园区进行绿色开发、实施绿色生产、开展绿色营销和培育绿色园区文化等是否进行了总体规划。环境管理制度方面主要考核内容包括:环境管理组织机构、环境监测制度、各部门的环境管理办法、宣传教育培训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奖惩制度等等。
4.2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
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包括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员工素质三个方面。组织架构是指一个组织整体的结构,是在企业管理要求、管控定位、管理模式及业务特征等多因素影响下,在企业内部组织资源、搭建流程、开展业务、落实管理的基本要素。主要考核园区环境管理组织架构是否合理,每一个组织部门、每一个员工是否都有合理的环境管理职责分配。绿色物流作为新生事物,对营运筹划人员和各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园区是否拥有足够数量的熟悉绿色理论和实务的物流人才,并将其科学合理的配置到相应的组织机构当中都是考核的重点内容。其中重大环境影响的岗位人员是重点,考核是否经过了相应的教育、培训,是否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
4.3硬件投入
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硬件投入是实现绿色化的基础保障,包括污染物监测设备投入、减少污染的设备投入、资源回收与节约的设备投入。污染物监测设备主要包括监测噪声、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的设备。减少污染的设备包括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减少噪声、减少扬尘、减少运输过程中煤炭洒落等工作所投入的设备。资源回收与节约的设备主要包括废弃物、洒落的煤炭的收集加工再利用的设施设备。
4.4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是指对煤炭物流园区的每个节点进行监管控制,对每个过程细节进行控制管理,从而达到最终的绿色物流目标。对园区的过程管理主要考核指标包括作业标准、应急预案、教育培训、监督检查、作业改善五个方面。作业标准主要考核各工作岗位是否有完善的作业标准,有重要环境影响的环节是否有控制程序,例如固体废弃物管理程序、可回收利用废物处置办法、危险废物处置办法、化学品控制程序、能源管理办法、环保信息交流管理程序、污水排放控制程序、零星废水排放管理办法、大气排放控制程序、噪声控制程序等等。应急预案主要考核园区是否制定了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以预防或减少环境影响。教育培训方面主要考核是否定期进行绿色意识、岗位职责、工作标准的培训,以及有可能的情况下是否进行了应急预案定期演习。监督检查主要考核园区的监督检查部门是否定期的开展检查工作,并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作业改善主要考核针对监督检查以及日常发现的问题,能否发动全体人员,集思广益,制定出作业改善措施。
4.5绿色绩效
园区绿色声誉是园区内部员工和外部顾客等对园区绿色管理方面的认可程度,可以通过调查以及新闻报道的次数来确定。物流园区绿化率就是用园区绿化区的面积除以总面积来确定。废液污染、废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污染主要考核其有没有达到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运输损耗用运输中损耗的煤炭数量除以煤炭运输总量来确定。物料回收再利用主要考核物料回收的数量及其经济效益。资源消耗就是考核单位煤炭吞吐量所对应的资源消耗数量。
5因素评分法在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评价中的应用实例
运用因素评分法进行绿色度评价的计算过程如下:首先对需要进行评价的对象(煤炭物流园区)设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这些评价指标按其重要程度分配权重,然后按各指标的考核内容及其评分标准给各指标打分,将各项指标所得分数与权重相乘并汇总,便得出各评价对象的评价总分,获总分越高的评价对象绿色度越高。其中权重的分配可以采用1到9标度法,请专家两两比较各指标,构造出判断矩阵,采用和法或积法计算得出各指标权重。权重的分配也可以采用德尔菲法,请多个专家根据每个指标对物流园区绿色化的影响程度赋权,经多次反复交流信息,最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下面以对A、B、C三个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度评价为例来说明该方法的应用。如表2所示,共包括五个方面的23项指标,所有指标权重按百分比来计算,所有权重相加为100%,各指标的得分,按10分制计算,最终根据加权求和法得出各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度评价总分。通过表2的总分可以看出,B园区绿色度最优,C园区次之,A园区最差。通过横向比较也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比如,A园区的硬件投入是最高的,但因为其其他的方面做的差,最终的评分还是最低,说明仅仅依靠设备是实现不了绿色化的,管理等软实力也很重要。B园区虽然得分最高,但其设备投入等方面还有改进空间。C园区各个方面比较均衡,仍需向B园区学习,提高绿色化程度。
6结束语
本文在绿色物流理念的指导下,融合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思想,构建了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各指标的考核内容,采用因素评分法进行了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度评价。该方法用于评价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水平的高低,具有实用性强、计算简便、评价准确等优点,对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在各指标权重的确定、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的细化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可以作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黄志建,史春芬.我国煤炭物流研究综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12-14.
[2]钱平凡,温琳.煤炭智能物流园区建设及政策建议[N].中国经济时报,2013,37(7).
[3]杨海洪,胡小建.煤炭产业园区绿色物流运营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4,(11):1-4.
[4]周业旺.循环经济视角的物流园区绿色度灰色评价[J].价值工程,2012,(5):26-27.
作者:范存军 单位: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运输物流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