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多年来的努力,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得到了不断加强和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发展趋势来看,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绩效审计的力度不够强。目前,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依旧局限于财务收支基础性审计,侧重点放在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尚未全面开展。近几年,我市审计机关组织开展10多项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但对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关注度不够,成效不明显。二是审计事项评价层次较低。审计评价过于简单,过于模式化,往往是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财务收支情况,财务收支是否符合财经法规的规定。审计评价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果涉及较少。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只停留在法律法规等制度上就事论事,没有将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提升到宏观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三是缺乏必要的后续审计。审计机关在作出审计决定,出具审计报告之后,对后续审计工作重视不够,跟踪问效跟不上。对于审计决定执行情况、追责事项落实情况、审计建议采纳情况等缺乏重要的关注和及时的披露。由于缺乏必要的后续审计,造成审计效果大打折扣,审计作用大大减弱。四是审计技术手段相对滞后。审计技术方法仍为查阅账册单据凭证,手工进行复核分析,与现代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多数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对于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应用不够,主要是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基础性工作,如收集审计数据,填写审计记录,制作审计底稿,撰写审计报告等,对于运用计算机AO系统参与审计业务工作较少。我们在近几年开展的政府债务审计、社保资金审计等大型审计项目中感触较深,由于计算机审计运用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了审计质量和效率。五是任务重人员少的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财政专项资金种类繁多,使用范围广泛,当地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安排的审计任务逐年加重。另一方面,审计力量严重不足,尤其是县、区级审计机关业务人员偏少,致使部分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工作无法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审计监督的死角和盲区。
二、深化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基本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基本思路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抓住重点、关注难点、选好热点,在绩效审计上下工夫,在综合分析上做文章,为国家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提供决策依据和服务。第一,转变审计理念。多数审计人员习惯于过去以财务收支为基础而建立的传统审计思维方式,缺乏从宏观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绩效审计是国家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实选择,是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加强绩效思想的灌输,使绩效审计的理念融入到每个审计人员的意识中,进一步强化审计人员的使命感、效益观。第二,拓宽审计内容。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不仅要关注专项资金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而且要关注专项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主要审计内容为:项目立项论证情况,关注是否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立项时是否存在小项目大概算、虚假立项或重复立项的问题。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关注有无滞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现象。项目竣工验收情况,关注是否存在损失浪费、效益低下问题,完工项目质量怎样,验收情况是否属实。项目效益情况,关注项目完成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如何。第三,突出审计重点。在项目安排上,应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工作中心,每年抓住几项重点资金进行审计。当前,要突出以下审计重点:一是围绕促进改善民生开展专项资金审计,如社会保障资金、医疗保险基金。二是开展与“三农”有关的专项资金审计,如支农资金、扶贫资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三是开展科技、教育专项资金审计。四是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第四,改进审计方法。要坚持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原则,尤其要重视事前、事中审计。要充分利用审计调查工作方式灵活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审计调查,加大专项资金的审计覆盖面。加强对二、三级单位的延伸审计,防止政策棚架,充分揭示财政专项资金在分配、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加大跟踪审计力度,对拒不整改的单位要一追到底,严肃处理。积极推进计算机审计,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的专项资金审计模式。第五,规范工作程序。目前开展的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大都是借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的工作流程。但是绩效审计有其特殊性,因此,需要尽快制定绩效审计的工作规范,包括审计工作程序、审计内容和方法、审计质量、审计评价、审计处理和决定等,从而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保证财政专项资金审计质量和效果。
作者:任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