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剖腹产术后切口液化裂开探索

1方法

查体温38.0℃,血常规示:白细胞12.8×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8×109/L,血红蛋白88g/L。伤口1%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清洁消毒,刮勺刮除伤口内坏死脂肪组织,破坏皮下多腔分隔,挤压切口周边,以便排出积液,无菌干纱布擦洗清理伤口,再用1%聚维酮碘溶液冲洗,直至干净,无菌敷料吸出残留的积液,以胰岛素5U+加50%的葡萄糖5ml湿敷创面,放置无菌纱条引流,加盖无菌大纱块,换药完毕。医嘱:清创换药1次/d,白蛋白10g每日1次静脉滴注,更换抗生素静滴1次/d。3d后体温正常,复查血常规:白细胞7.6×109/L,中性粒细胞53.9%,血红蛋白85g/L,换药可见伤口周围弹性好,无局部红肿情况,组织渗出液明显减少,新鲜肉芽组织增生旺盛,决定继续换药2d,减张加压包扎。2d后,伤口局部无红肿,无渗出,新鲜肉芽组织增生快,填充可观,决定性二期缝合术[1],即在手术室无菌条件下进行,采用局部浸润麻醉,麻醉成功后,扩创剔除切口皮缘无活力组织以及脂肪层液化坏死组织,去除适当,不至于切口缝合张力太大,无菌干纱布擦净后,可见创面血供丰富,3/0可吸收线按解剖层次间断缝合皮下组织,不留死腔,严密止血,皮肤4#丝线间断缝合,外敷雷夫诺尔纱条,加盖无菌纱块,术毕。术后常规换药,红外线照射1次/d,恢复顺利,7d后拆线安全出院。一周后随访,切口无异常。

2切口液化裂开常见原因

[2]①营养不良,组织愈合能力差;②不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③手术操作粗暴,组织损伤多;④术中止血不严密,残留死腔、组织创伤等;④切口缝合技术缺陷,如缝线打结不紧、组织对和不全、缝线撕裂筋膜、组织张力过大等;⑤腹腔内压力突然增高;⑥切口液化处理不当或不及时。

3临床观察

3.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体温变化,如有体温升高表示有切口感染的可能,可以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营养,增加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促进口愈合。3.2换药时严密观察切口局部的红、肿、热、疼痛、触痛及分泌物渗出情况。切口部分裂开及时清除坏死组织、线结及异物,避免脂肪组织液化;裂开严重时,进行换药处理5~7d,待伤口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时清创缝合。3.3病房舒适、安静、清洁,积极多与患者沟通,减少焦虑、恐惧、紧张,保持心情舒畅,配合治疗,促进伤口愈合。

4讨论

切口裂开是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之一,掌握其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如何预防、一旦发生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术后处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分为部分裂开和全层裂开。切口裂开常发生于术后一周之内。剖腹产手术切口液化、感染、裂开等愈合不良与患者的病情有关外,还与基层医疗条件、技术水平有密切相关。切口裂开后,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甚者可能引发医疗纠纷。该患者术前情绪不稳定,焦虑、烦躁,术后疼痛刺激进食少,体质差,抵抗力下降,同时伤口局部出现红、痛、硬结以及分泌物渗出,未及时局部拆线引流,致使脂肪组织液化坏死范围扩大,渗出物增多,伤口内压力增大,影响切口愈合而全部裂开。本文来自于《中国实用医药》杂志。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简介详见

5小结

术后如果出现伤口局部红肿、热、疼痛和扪及硬结触痛,有分泌物渗出,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和白细胞增加,处理原则:在伤口红肿处拆除伤口缝线,使皮下积存的渗出液或脓液、坏死组织充分引流出,有条件同时行细菌培养,以便合理使用抗生素。伤口利用1%聚维酮碘溶液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死亡、光谱杀菌、毒性低、几乎无刺激性和腐蚀性的特点和胰岛素能增进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使血糖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以加速利用,并能促进降低蛋白酶的活性,防止糖元合成酶由活化型转变为非活化型,使糖元合成增加,且促进氨基酸通过细胞进入细胞内,使蛋白质合成增加,促进丙酸激酶的活性,增加磷酸甘油的生成,使脂肪合成增加,有利于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4]的作用进行换药,为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创造了条件。当体温正常、引流渗出液很少、性质非脓性、切口周围无红肿、触痛、肉芽组织增充伤口快,可减张加压包扎或清创二期缝合。伤口愈合快,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同时减少了医疗费用。

作者:高峰 那仁森布尔 陈瑞珍


    更多管理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剖腹产术后切口液化裂开探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111297.html

    相关专题:伊犁师范学院怎么样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上一篇:电影中美术教学的作用
    下一篇:城市边缘的生态经济问题探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