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出血在临床中一般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出血主要是指产妇在产后1d内阴道有超过500ml的出血,而继发性出血主要是指产妇产后一个半月内产生阴道异常出血,现已成为临床产科中分娩期一种最严重的并发症。通常情况下,该病发病比较突然,并表现出较大的出血量,容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如果不能采取及时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将会威胁到产妇生命安全[1]。收集2010年6月~2012年6月16例产后大出血产妇有关资料,分析对其采取优势护理干预的体会,为临床开展此类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借鉴,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16例产妇中10例为初产妇,6例为经产妇。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25.9±3.7)岁,产后出血量550~1000ml,平均出血量(640±45)ml。1.2发病原因约有超过一半的产妇在临床中发生产后大出血是因产妇子宫收缩乏力而导致,其引发因素主要有:(1)产妇紧张过度、难产及自身急慢性疾病对子宫收缩力产生不利影响等。(2)产妇子宫过度膨胀、子宫损伤等。(3)胎盘残留等因素。(4)宫颈及阴道损伤等产道破裂因素。(5)存在异常凝血功能等凝血机制障碍因素[2]。
2围产期监测
2.1产前监测
提高对产妇产前血压、脉搏、阴道出血量等指标的重视,并在术前实施皮肤过敏、合血等相关试验。尤其是对存在危险因素的孕妇应密切关注,并检测指标变化情况。若患者存在凝血障碍,可对其凝血功能进行检查。
2.2产时监测
对产妇各产程进行密切关注,在第一产程应对产妇胎心及宫缩等进行观察,注意宫口变化及胎先露,准备好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应对措施,采用缩宫素时应密切观测。在第二产程应对产妇腹压,胎心波动等情况严密监控,以免发生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对其出血情况及时检测。在第三产程应对产妇子宫收缩及阴道是否出血等情况加强观察。
2.3产后监测
大部分产妇都在分娩2h内发生产后出血,产妇在生产后应停留于产房超过2h对产妇产后各项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并对产妇血压、脉搏等进行测量。要求产妇及时将遗尿排空,避免对子宫收缩等产生不利影响,并保持外阴卫生[3]。
3护理方法及体会
3.1护理方法
护理人员应采取和蔼态度,缓解产妇紧张情绪,消除对医院的陌生感,耐心对产妇讲解分娩有关知识,拉近与产妇的距离,使其熟悉产程并充分做好准备。如果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护理人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向医生告知。及时扩充血容量,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密切关注产妇血压、脉搏等体征的变化,静脉输液过程注意观察患者反应,以防产生肺水肿等。使产妇呼吸保持通畅,如有需要可采用面罩法给氧并观察效果[4]。对子宫底进行按摩,利于子宫收缩,促进子宫壁愈合,使积血彻底排出子宫,提高子宫收缩力,实现止血效果。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认真做好各种工作。使产妇保持头低足高平卧位,以防产生各类并发症。对产妇加强心理指导,使其紧张情绪得到舒缓,提高治疗效果。
3.2护理体会
临床中产妇产后大出血通常都是突然发生,并表现出比较危急的病情,对产妇生命安全构成较严重的威胁。医护人员应提高对产后大出血的重视程度,并在产前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对产妇加强宣传科普知识,使其意识到住院分娩的重要作用。(1)在早期加强预防,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围产期检测要认真了解产妇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了解产妇存在的病史,结合产妇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地防控预防措施。(2)抢救应及时有效,及时发现产妇症状变化并采取妥善处理措施,护理人员应提高责任心并采取认真负责态度。若发生产后大出血,医护人员应沉着应对突发情况,与产妇和蔼交谈,消除产妇紧张及心理恐惧等不良情绪,配合医生顺利完成各项抢救工作[5]。
4讨论
综上所述,产后出血是在妇产科临床中造成产妇死亡的一个高危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对产妇认真做好常规及心理护理、监测围手术期情况,尽可能避免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采取及时有效治疗和护理措施对于干预产妇产后出血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刘爱晶
相关专题:互联网金融风险与防范 天津市滨海新区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