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陈晓斌;周林;刘志宏;陈璇;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基于挪威南森环境遥感中心改进的NERSC-HYCOM模式,对热带太平洋海域进行了多个不同垂向坐标设置的试验分析,探讨该海域不同垂向坐标设置对于模拟热带太平洋温度场和流场的影响,并设计了一个改进型方案.通过对比分析赤道海区海温、纬向流速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及其变化,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与密度相关的混合坐标模式对位密的选取是敏感的,NERSC-HYCOM模式应用于太平洋应选择适合太平洋的位密设置.2)具有较高垂向分辨率的单一z坐标或单一σ坐标模式能较好地模拟热带开阔大洋上层的温度场,但大洋边界处模拟效果稍差;单一σ坐标模式模拟的表层流场、双坐标σ-z模式以及上层z坐标分辨率不高的σ-z-iso混合坐标模式模拟的海温场和流场均不能令人满意.3)σ-z-iso混合坐标模式上层z坐标的分辨率对模拟效果影响较大,模拟热带太平洋海洋环流和海温应该采用较高上层z坐标分辨率的σ-z-iso混合坐标模式.
【论文正文预览】:混合坐标大洋环流模式HYCOM(hybridcoordi-nateoceaniccirculationmodel)是在美国迈阿密大学原有等密度面海洋模式MICOM(Miamiisopycnic-co-ordinateoceanmodel)的基础上发展改进的新一代原始方程海洋环流模式.所谓混合坐标,是指HYCOM模式在开放的、层结的海洋中垂直坐
【文章分类号】:P731.2
【稿件关键词】:混合坐标NERSC-HYCOM模式热带太平洋
【参考文献】:
- 高松;吕咸青;;HYCOM模式对赤道及北太平洋海表温度的模拟[J];海洋科学进展;2007年03期
- 白志鹏;高松;王海棠;;HYCOM模式对东海黑潮的气候态模拟[J];海洋通报;2010年02期
- 郑沛楠;宋军;张芳苒;鲍献文;;常用海洋数值模式简介[J];海洋预报;2008年04期
- 王庆业;张绪东;;热带西太平洋潜流模拟:(Ⅰ)模式配置与模拟结果验证[J];海洋预报;2009年02期
- 王庆业;张绪东;;热带西太平洋潜流模拟:(Ⅱ)潜流结构与输运及其季节变化[J];海洋预报;2009年03期
- 于庆龙;王辉;万莉颖;;南海海表温度时空分布特征的数值模拟[J];海洋预报;2010年04期
- 吕艳;王庆业;;太平洋赤道潜流起源的模式研究[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 郑沛楠;黑潮对日本海边界环流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 郭衍游;刘吉堂;;利用POM模拟海州湾温带风暴潮[J];海洋学研究;2010年04期
- 陈玉清;陈林;;基于校园网格的海洋数值模式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3年11期
- 万修全;刘泽栋;沈飙;林霄沛;吴德星;;地球系统模式CESM及其在高性能计算机上的配置应用实例[J];地球科学进展;2014年04期
- 王召进;;太平洋海域赤道潜流的研究综述[J];海洋信息;2012年02期
- 白志鹏;高松;王海棠;;HYCOM模式对东海黑潮的气候态模拟[J];海洋通报;2010年02期
- 何亚文;杨晓梅;高锡章;朱建钢;刘健;;基于多策略的极地遥感反演模型集成研究[J];极地研究;2011年01期
- 王辉;王兆毅;朱学明;王大奎;刘桂梅;;日本福岛放射性污染物在北太平洋海水中的输运模拟与预测[J];科学通报;2012年22期
- 毛可修;张晓娟;刘金芳;梁新友;;海洋环境数值预报检验方法的探讨与测试[J];海洋测绘;2012年05期
- 邓丽静;魏皓;汪嘉宁;;PN断面黑潮流速垂直分布特征及机制分析[J];海洋通报;2014年05期
- 应晨璐;董庆;薛存金;温晓阳;;大区域海洋遥感数据处理方法研究[J];海洋科学;2014年08期
- 郑沛楠;吴德星;陈学恩;林霄沛;;台湾海峡温跃层季节变化的数值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 宋军;水交换模型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高姗;南海低营养级生态要素时空分布特征及模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 李小宝;大型海湾水交换高效计算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 郑沛楠;黑潮对日本海边界环流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 马利斌;日本南部黑潮路径变化及其相关物理现象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 张荣平;多参数生物标志物法重建冰期/间冰期日本海生态环境变化[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安永宁;离岸人工岛群建设对龙口湾冲淤特征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桑恒春;海港建设规划的海洋物理环境累积影响评价实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卢昕晖;台风过后东海混浊水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 周杰源;基于非结构网格的太湖水流结构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 姜华林;海上搜救中搜寻区域的确定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 林艺;辽宁黄海海岸水动力环境及泥沙冲淤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 孙永强;港口流场数值模拟及在航海模拟器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 余少梅;闽江冲淡水扩展分析及数值模拟[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1年
- 王刚;棉兰老潜流时空变化特征的初步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 刘增宏,许建平,朱伯康;Argos表面漂流浮标在黑潮区的若干观测结果[J];东海海洋;2004年04期
- 林万涛,董文杰;计算地球流体力学的回顾、进展及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 吴德星;兰健;;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07期
- 于非,臧家业,郭炳火,胡筱敏;黑潮水入侵东海陆架及陆架环流的若干现象[J];海洋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 崔琰琳;吴德星;兰健;;日本海环流研究综述[J];海洋科学进展;2006年04期
- 高松;吕咸青;;HYCOM模式对赤道及北太平洋海表温度的模拟[J];海洋科学进展;2007年03期
- 陈红霞;刘娜;袁业立;华锋;郑全安;;东海黑潮地转流计算中的零流面选取问题[J];海洋科学进展;2007年04期
- 王凡,胡敦欣;DYNAMIC AND THERMOHALINE PROPERTIES OF THE MINDANAO UNDERCURRENT Ⅰ. DYNAMIC STRUCTURE[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1998年02期
- 于慎余,周发琇,傅刚,王东晓;南海表层水温低频振荡的基本特征[J];海洋与湖沼;1994年05期
- 汤毓祥,林葵,田代知二;关于东海黑潮流量某些特征的分析[J];海洋与湖沼;1994年06期
- 王庆业;热带西太平洋环流动力结构分析与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 姜霞;海洋动力过程对南海海面温度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 林一骅,游小宝,孙照渤;热带太平洋上层热力状况季节变化的正压特征——海表至深400m热储量的季节变化[J];地球物理学报;2003年05期
- 谢强;李海洋;王东晓;;热带太平洋盐含量的年际变化[J];海洋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 姜良红;陈大可;;热带太平洋障碍层厚度的时空特征分析[J];海洋学研究;2012年02期
- 任宜勇;;世界异常天气及其评价1987年5月天气[J];新疆气象;1988年04期
- 马开玉,姚华栋,姜达雍,高国栋;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热源对大气影响的季节变化特征[J];热带气象;1991年03期
- 李海洋,王东晓,谢强;热带太平洋海面盐度年际变化的海洋同化数据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3年S1期
- 李春晖;王东晓;梁建茵;谷德军;刘赟;;热带太平洋海气系统的一种年代际局地正反馈[J];科学通报;2006年05期
- 卢姁;张永鹏;;热带太平洋5月份海气联合动力统计诊断[J];海洋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 R.Monastevsky;罗朝华;;“厄尔尼诺”的继任者[J];世界科学;1993年02期
- 孙即霖,杨绪君;不同时间尺度系统对热带太平洋海-气潜热通量贡献的估计[J];热带海洋学报;2004年06期
- 唐晓晖;张平;王凡;;热带太平洋海温预报及其对降低大气随机强迫的响应[A];“海洋动力过程与天气、气候变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 李春晖;王东晓;梁建茵;谷德军;刘赟;;热带太平洋海气系统的一种年代际局地正反馈[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 卢姁;张东凌;;热带太平洋5月份海气联合的动力统计诊断[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预测研究与预测方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 郭品文;张福颖;;热带太平洋与印度洋相互作用的年代际变化[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季风及其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 薛洪斌;王业桂;张铭;;一个新的热带太平洋和全球大气耦合环流模式及其数值模拟[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 崔茂常;莫军;乔方利;;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面水温与相关大气环流变异规律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 武术;刘秦玉;胡瑞金;;热带太平洋-印度洋上层热含量年际变化的主模态[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 张丰启;张爱华;何金海;;热带太平洋海面风年际变化及其与海表温度的关系[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 武术;刘秦玉;胡瑞金;;热带太平洋-南海-印度洋海面风与海面温度年际变化整体耦合的主模态[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 武术;刘秦玉;胡瑞金;;热带太平洋-印度洋上层热含量年际变化的主模态[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 记者 郑菲;热带古海洋气候变化研究获进展[N];中国气象报;2011年
- 记者 王丹阳 王玉凤;如何投资“厄尔尼诺”[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 记者王敬涛;热带太平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N];中国气象报;2012年
- 本报记者 杨舒;超强厄尔尼诺或将来袭[N];光明日报;2014年
- 记者 于文静;2014,厄尔尼诺真的又来了吗?[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 记者 向杰;厄尔尼诺明春不会来[N];科技日报;2008年
- 新山;我国启动热带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暖池科研项目[N];中国海洋报;2012年
- 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杨保国;中长期气候预测获新成果支持[N];光明日报;2011年
- 刘素云;厄尔尼诺或将在数月内形成[N];中国海洋报;2014年
- 吴越 徐文彬;六问厄尔尼诺[N];中国气象报;2014年
- 符伟伟;一个高分辨率热带太平洋模式及其与全球大气模式的耦合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5年
- 冯琳;热带太平洋年代际变化及其形成机制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 刘琳;热带太平洋—印度洋年际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 温娜;广义平衡反馈方法及其在研究海洋对大气反馈中的初步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 张大明;热带太平洋赤道附近数值模拟与海温同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 官聪;热带太平洋热平流的基本特征与变化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 李明;热带太平洋风应力场和海温场相互作用的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 雷永荟;热带太平洋地区大气对海洋强迫作用的诊断、模拟以及SSTA预报试验[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 范伶俐;热带太平洋—印度洋相互作用的年代际改变及机理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 钱浩;热带太平洋—印度洋上层热含量变异对我国旱涝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 汪洋;热带太平洋海气变化及两类El Nin|~o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 李春晖;热带太平洋海气系统内部联系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中国降水/气温异常的联系[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 江蓓洁;热带太平洋年代际变化及IPCC多模式比较[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稿件标题】:【极坐标】热带太平洋地区HYCOM模式不同垂向坐标设置对比研究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92538部队气象台;75822部队;
【发表期刊期数】:《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期刊简介】:0......更多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5621/)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陈晓斌;周林;刘志宏;陈璇;
更多
自然类论文详细信息:
【极坐标】热带太平洋地区HYCOM模式不同垂向坐标设置对比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ziran/30962.html
相关专题:论文发表 包头医学院学报 《中国家禽》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心智与计算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绥化学院学报内蒙古教育汕头大学学报林业经济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地理空间信息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上一篇:
[路由器限速多少合适论文]车联网中基于路边单元的普适路由仿真研
下一篇:
[浮游炮论文]湿地水质与水系浮游细菌多样性关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