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类 >

【生态足迹计算】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舟曲县生态承载力空间差异

本文作者:汪霞;张洋洋;怡欣;王思源;庆丰;孟兴民;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甘肃南部地质灾害多发区的舟曲县进行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析.舟曲县2012年人均生态足迹均衡值为1.8857ha/人,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均衡值为1.0202ha/人,整体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其中草地产生生态赤字最为严重,水域和林地处于生态盈余.舟曲县有6乡呈现生态赤字,处于生态赤字的乡镇体现了对区域内白龙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的依赖性.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舟曲县各乡镇生态承载能力,可为进一步开展定量化区域生态风险评估和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论文正文预览】:1.CollegeofEarthandEnvironmentalSciences,LanzhouUniversity,Lanzhou730000,China2.KeyLaboratoryofWesternChina’sEnvironmentalSystemswiththeMinistryofEducation,LanzhouUniversity,Lanzhou730000,China生态承载力决定着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速
【文章分类号】:X22;X826
【稿件关键词】:生态足迹模型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空间差异
【参考文献】:
  • 王晓梅;张桂花;郭中杰;;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法的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 张衍广;李茂玲;;基于EMD的中国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动力学预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01期
  • 朱国锋;杨小梅;万国宁;杨林;;甘肃省2004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 郑玲娟;田光明;王飞儿;;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年11期
  • 吕森伟;丁枫华;吕耀平;;丽水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评价与趋势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06期
  • 马广文;王业耀;香宝;苏德毕力格;董伟;东明;;贵州省湄潭县生态承载力评估及其区域差异[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年01期
  • 汪玉琼;郭建军;李凯;张佳静;杜军;岳东霞;;石羊河流域上游山区生态承载力时空格局动态评价[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 郭建军;李凯;江宝骅;孙悦迪;汪玉琼;岳东霞;;流域生态承载力空间尺度效应分析——以石羊河流域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 蒲鹏;傅瓦利;;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开县土地承载力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吴锋;毛德华;;生态足迹法在长沙县生态县建设中的应用[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年06期
  • 关劲峤;;江西省动态生态足迹研究(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03期
  • 郑德本;赵冠伟;;广州市花都区土地消费性功能供需差异研究(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10期
  • 宫松;冯敏玉;袁爱清;赖发英;肖小红;;江西省近五年的生态足迹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 程春旺;沙润;周年兴;;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旅游地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 刘欣;葛京凤;梁彦庆;;山区县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 陈健;周生路;柳葳;任奎;吴绍华;;生态足迹方法在区域建设用地容纳能力测算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 张建东;张勃;张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2004年生态足迹计算[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6期
  • 张翔;尹海伟;徐建刚;;吴江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 余勇;舒建英;;1997~2004年四川省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 唐东旗;侯江涛;;鹤壁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 ;Time Series Analysi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Linyi City[A];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from Cross-strait Environment & Resources and 2nd Representative Conference of Chines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Society[C];2010年
  • 刘洁;;生态足迹方法在城市尺度应用研究的探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 蒋莉;沈兴菊;于兴丽;;成分法进行小区域生态足迹研究评价[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 苏碧珺;赵树明;李悦;;天津中心城市生态服务系统布局设想与实践途径[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 石敬华;潘光;李恒庆;由希华;丁君;;济南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 崔世华;陈幼林;杨扬;;城市交通活动对自然影响的测度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 许月卿;;基于生态足迹的京津冀都市圈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刘庆;陈利根;何长元;;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长株潭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研究[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赖力;黄贤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的生态足迹评价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谌伟¨,;李小平;孙从军;程曦;蔡婧;;2004年上海市生态足迹分析[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 吴士锋;西北民族地区不同生活方式对环境影响的时空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 廖炜;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调控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 杨海洋;岩溶堆积型铝土矿采矿用地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 张智全;庆阳市生态承载力与生态环境评价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 李如生;风景名胜区保护性开发的机制与评价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 马爱锄;西北开发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 王娟;RS-GIS-EI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集成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 谢鸿宇;基于空间综合生态足迹分析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 韦居恒;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生态承载力分析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 魏合义;三峡库区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分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 李静;杭州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与预测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 芦杰;基于生态足迹的黑龙江省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 赵晶晶;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研究—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 杨天姿;基于能值生态足迹的山东省沿海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李成英;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西宁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 陈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测度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 马丽珠;昆明市生态承载力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 张伟;基于能值理论的湖南省衡东县生态足迹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 王晓梅;张桂花;郭中杰;;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法的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 焦士兴;王安周;;河南省2003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陈东景,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J];冰川冻土;2001年02期
  • 汤萃文;杨国靖;任珺;苏研科;肖笃宁;;石羊河、黑河流域上游山地景观格局特征比较[J];冰川冻土;2010年05期
  • 姚枝良;闻岳;周琪;;生态足迹法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3期
  • 陈端吕,董明辉,彭保发;生态承载力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 窦贻俭,苏慧,高超,朱继业;江苏省生态足迹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6期
  • 张丽峰;;河北省生态足迹动态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顾晓薇,王青,刘建兴,李广军;基于“国家公顷”计算城市生态足迹的新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陈立群;尚金城;;海南省生态足迹及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杨振,牛叔文;生态足迹模型及其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中的应用[J];甘肃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 斯蔼;汤洁;王娟;李海毅;;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可持续性度量研究——以吉林省大安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5年06期
  • 程翠云;杨文斌;阎伍玖;;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安徽省可持续发展评估[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年01期
  • 章锦河;张捷;;国内生态足迹模型研究进展与启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2期
  • 莫世江;张鹏飞;丁卫红;;生态足迹模型在评价毕节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探讨[J];贵州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 马妍;朱晓东;李杨帆;;Rees-Wackernagel生态足迹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J];环境保护科学;2007年05期
  • 张凤娟;王洪丽;;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对策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8年02期
  • 白钰;曾辉;魏建兵;张文娟;赵宏伟;;基于环境污染账户核算的生态足迹模型优化——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08期
  • 景跃军;张宇鹏;;生态足迹模型回顾与研究进展[J];人口学刊;2008年05期
  • 王云平;别雪艳;;生态足迹模型测度可持续发展的缺陷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3期
  • 谢伟平;班茂盛;;国内生态足迹模型研究进展与展望[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 王国刚;杨德刚;;生态足迹模型及其改进模型在耕地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 龚建文;张正栋;;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以东江流域东源县为例[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 黄飞飞;王宇峰;常茂生;;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内黄县生态城市构建研究[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 陈天才;廖和平;;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渝北区耕地利用模式研究[A];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 张培刚;刘宏燕;朱鹏;;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生态承载力分析——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 丁兰;洪涛;;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柳州市可持续发展研究[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 范晓秋;姜翠玲;陈星;章亦兵;张伟新;裴海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评价模型——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 陈成忠;生态足迹模型的多尺度分析及其预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 韩召迎;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 刘艳中;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南阳市耕地保护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 王丽玲;动态生态足迹模型设计与在区域开发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 刘芳;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 韩小波;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城市化内因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 周晶;生态足迹模型在北京生态承载力评价中的研究和应用[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 王洪波;基于改进型生态足迹模型的北京市生态足迹分析与评价[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 李兵;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 王世旭;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临沂市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 徐明荣;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 许小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河南省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年
  • 李纯;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河北省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稿件标题】:【生态足迹计算】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舟曲县生态承载力空间差异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发表期刊期数】:《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期刊简介】:0......更多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5117/)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汪霞;张洋洋;怡欣;王思源;庆丰;孟兴民;


    更多自然类论文详细信息: 【生态足迹计算】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舟曲县生态承载力空间差异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ziran/19699.html


    相关专题:创新5.1声卡接口图 器官移植案例

    推荐期刊:

  • 社会科学家
  • 行政法学研究
  • 肉类工业
  • 解剖科学进展
  • 博览群书
  • 中国基层医药
  •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 煤矿安全


  • 上一篇:冒险岛单机版问题|加工时间可控的单机排序问题
    下一篇:【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内蒙古不同产地甘草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