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施建刚;黄晓峰;王万力;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农村经济》2007年04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东部发达地区遭遇了严重的土地资源瓶颈,而宅基地置换因能有效地缓解用地需求压力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此,本文通过建立宅基地置换决策模型,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分析得到现行宅基地置换模式(政府主导型)存在的经济学释因,并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尽可能克服现行模式的弊端。
【论文正文预览】: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正经历着一个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需求旺盛的时期。与此同时,中央政府从国家粮食安全和代际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制定了世界上最严厉的耕地保护政策,要求以省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实现耕地数量的动态平衡。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文章分类号】:F301.3
【稿件关键词】:发达地区宅基地置换制度变迁理论
【参考文献】:
- 刘旦;陈赢;;农村宅基地置换模式及其效益评估——基于江西的调查和农户视角[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 王雷;张尧;;乡村建设中的村民认知与意愿表达分析——以江苏省宿迁市“康居示范村”建设为例[J];华中建筑;2009年10期
- 刘旦;;江西省宅基地置换模式研究——以都昌县四乡镇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 韦波;熊凯;高明;殷帅;;中国农村闲置宅基地治理研究进展[J];农村经济;2011年12期
- 张晓平;朱道林;;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的农村居民点斑块整理模式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 蒲方合;;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宅基地权利置换客体研究[J];前沿;2010年01期
- 刘旦;;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民宅基地置换意愿分析——基于江西的调查和农户视角[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 崔丽娟;;天津“宅基地换房”与重庆“双交换”模式比较与借鉴[J];天津经济;2010年03期
- 封俊丽;;论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创新[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08期
- 张恩碧;徐杰;;宅基地置换对上海市郊农民消费生活的影响分析[J];消费经济;2008年04期
- 王志成;;村委会与农村土地管理[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孙建伟;涉地农民住房权与生存权保障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 杨晓安;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中农民利益保护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 马莲欣;组件式GIS技术支持的县级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 王小德;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 游中敏;厦门农村就地城市化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 钱雪华;农村宅基地集约使用的模式与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 徐杰;宅基地置换进程中沪郊农民消费生活考察与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 李通;嘉兴市“两分两换”试验的调查与评价[D];浙江大学;2010年
- 杜培华;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 王钧超;农村宅基地与城镇建设用地的指标置换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 李国才;宅基地置换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 李传军;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J];管理科学;2003年04期
- 卢向虎,杨延梅,蒋宗杰;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的再思考[J];农村经济;2005年06期
- 黄贤金,濮励杰,周峰,葛向东,张晓玲,彭补拙,李宪文;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2年06期
- 苟滢华;上海市郊农民宅基地置换与城市化再推进[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 白鑫;;土默川平原地区农村废弃宅基地问题的研究——以包头市苏卜盖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 车亮亮;韩雪;;空心村生态旅游整治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 杨亚楠;;农村宅基地闲置状况研究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4期
- 马秀鹏;蔡俊;陈利根;;六安市城区城市用地供需状况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杜芳;蔡文伯;;利益共同体视角下民办高校内部激励问题探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 任海云;张峰;;企业主要利益相关者显性经济利益的实证研究——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 周青,黄贤金,濮励杰,李宪文,周峰;区域农地利用变化强度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以原锡山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6期
- 李永乐;吴群;;中国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阶段性特征研究——协整分析及Granger因果检验[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1期
- 苏海雁;杨世勇;;西方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目标理论探讨[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8期
- 刘彦随;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0年01期
- 洪辉;杨庆媛;;主体功能区农地发展权转移与耕地保护初探[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陆汝成;黄贤金;左天惠;肖思思;赵小风;张兴榆;;基于CLUE-S和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研究——以江苏省环太湖地区为例[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陆汝成;黄贤金;黄飞鸿;张兴榆;赵小风;;新兴边境城市耕地保护:态势、问题及策略——以广西崇左市为例[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陈荣清;张凤荣;郭力娜;;外出务工农民放弃宅基地的影响因素分析[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吕竺笙;企业并购中的利益博弈与协调[D];复旦大学;2005年
- 王艳梅;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 徐颖;基于学生利益的我国高校收费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 庞英;耕地利用效益及其区域差异[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 夏传文;中国上市公司广义资本结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 胡贤辉;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 刘俊红;生物质成型燃料在农村推广的机制设计与政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 徐静;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治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 王亚梅;中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 李洪;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治理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 臧玲;江苏省农地非农化区域比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 辛德威;粤美的MBO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 姚晗;上市公司会计寻租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 陆嘉;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点改造的策略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 吴楠;论一人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法律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 刘睿;生物遗传资源的获得和惠益分享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 李志伟;政府绩效评价的主体选择及体制构建[D];浙江大学;2005年
- 黄郭城;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护任务分配的博弈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 肖军;我国地方环境资源的自主治理之道[D];苏州大学;2006年
- 郑仕华;石林风景区利益相关者及其协调机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 郎海如;;农民集中居住过程中的农民福利缺失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3期
- 黄英;陈燕;;农村宅基地整理模式与方法研究——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 王贺封;卞正富;;农村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及整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 黎诚;赵凯;;“农地年薪制”+“土地换社保”新型征地补偿方式的可行性探讨——以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 张敏;魏兴华;;城市化过程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 陈士银;周飞;吴明发;;论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宅基地合理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 苗永干;李全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权能及流转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 董德坤;鲁金萍;;基于土地收益的农村宅基地产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 夏健;王勇;;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对农村聚落形态演化的影响分析——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 朱烨辛;;关于不同经济状况农民对宅基地置换工程补偿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 《中国改革》杂志学术顾问 武建东;[N];东方早报;2008年
- 记者 胡京春;[N];人民政协报;2007年
- 成九宣;[N];人民政协报;2010年
- 邓中生;[N];中山日报;2009年
- 陈美球;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配置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 赵之枫;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D];清华大学;2001年
- 蒋文华;多视角下的中国农地制度[D];浙江大学;2004年
- 肖万春;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 张颖;经济增长中土地利用结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 司艳丽;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 钱文亮;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 黄辉玲;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理性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 胡贤辉;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 王鹏;上海市低收入家庭居住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 屠帆;农村土地整理模式、技术标准及其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以嘉兴市为例[D];浙江大学;2002年
- 刘洋;重庆市三峡库区耕地及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评价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 闫东浩;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与实践[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 高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适宜性评价、模式及政策选择[D];浙江大学;2004年
- 何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 苟滢华;上海市郊农民宅基地置换与城市化再推进[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 朱晓霞;基于承载力分析的蓟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 林芳;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 黄剑;成都平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 吴永生;江苏省城乡统筹的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 严静;余文学;;双置换中农民拆村入社的适应性分析——基于无锡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 沈陈华;;丹阳市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5期
- 刘正英;蒲春玲;;城镇化进程中宅基地置换增值收益分配探讨——以伊宁市塔什科瑞克乡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2年03期
- 周婧;杨庆媛;;农户层面农村宅基地流转研究进展与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2期
- 曾芳芳;林德福;杨亚平;朱朝枝;;基于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宅基地问题研究(一)——现实困境及其根源探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 解安宁;刘芳兵;曹天天;;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创新研究——以“天津模式”与“重庆模式”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0年26期
- 刘海英;刘小玲;高艳梅;;基于农民视角的宅基地置换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 刘广林;;创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之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2年06期
- 王习明;;统筹城乡发展与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以成都市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 曹天天;付坚强;解安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探析[J];河北学刊;2010年05期
- 张花翠;谢晓波;马梅花;;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创新与农村经济发展[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吴萍;农村土地流转:基于现代经济学范式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 孙建伟;涉地农民住房权与生存权保障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 汤芷萍;土地制度变迁中的城乡一体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 王国栋;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 朱新华;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与理论解释[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 高宠;羊安镇土地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 李春滟;农村宅基地制度公平与效率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 刘延萍;基于GIS的农村土地管理系统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 吴旭鹏;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及优化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 周婧;贫困山区农户生计多样化与宅基地流转决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 杨志;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的法律性质及分类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 李国才;宅基地置换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 高华;新农村建设中的宅基地置换政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 吴琨;基于TDR制度的重庆市地票交易模式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 程佳俊;失地农民市民身份认同困境及管理制度完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 董元华,杨林章;长江三角洲耕地资源态势与保护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年02期
- 石忆邵;上海市郊区城市化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3年03期
- 文军;城市化建设与居民生活结构的未预期后果[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 张文和,李明;城市化定义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05期
- 陈孟平;农民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J];城市问题;2002年04期
- 魏书华;城乡结合部城市化与农村集体资产处置[J];城市问题;2002年04期
- 刘卫东;上海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J];城市问题;1997年04期
- 王卫,李秀彬;中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变化对土地生产力影响的定量研究[J];地理科学;2002年01期
- 陈映芳;“城市化”质疑[J];读书;2004年02期
- 张水清,杜德斌;上海郊区城市化模式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年04期
- 邓宏;;制度变迁理论与家族企业制度变迁[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S1期
- 金正庆;;从强制性制度变迁看我国“官办型”行业协会[J];生产力研究;2006年06期
- 吴冠岑;刘友兆;马贤磊;;我国城乡制度变革的制度变迁理论解析[J];农业经济;2007年05期
- 李颖;;对制度变迁理论的理性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期
- 谭世明;张俊飚;;制度变迁视角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05期
- 夏宏;;企业文化与制度变迁探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01期
- 马国丽;;新形势下制度变迁理论对中国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8期
- 杨友才;;包含制度因素的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 高德步;;制度变迁理论与我国的改革实践[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6年01期
- 叶朝付;任荣明;;制度变迁理论中的认识论问题[J];生产力研究;2005年11期
- 马晓强;韩锦绵;;强制型水权制度变迁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来自张掖的证据[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 杨依山;;制度变迁理论评述与理论重构的初步尝试[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刘小怡;;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刘燕舞;;制度变迁与举国体制的创新[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 殷娜;;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探讨[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郭建杰;谢罡;;略论制度变迁理论及其与我国社会稳定关系[A];第二届城市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 曾寅初;;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过程描述与理论分析框架[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 董全瑞;;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 庄东晓;;ISM规则、制度变迁、管理我之见[A];安全理论与实践[C];2006年
- 贺卫;;试论诺思的经济增长学说——制度变迁理论[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顾海兵;发达地区应加强逆向城市化[N];社会科学报;2002年
- 李丽;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地区的挑战[N];中国企业报;2002年
- 刘妮;沈阳要为我省进入东部发达地区行列作出贡献[N];沈阳日报;2006年
- 特约通讯员 何耘 王志勇;借鉴发达地区经验 助推区县经济起飞[N];重庆日报;2008年
- 本报记者 季晓莉;让公共管理的理性之光照进现实[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 江宜航;改善民生 发达地区应走在前列[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 黄盛华;发达地区增长方式的多维转型[N];人民日报;2006年
- 本报记者 谢思佳;梁桂全:发达地区可分工产品的不同环节[N];南方日报;2008年
- 沈炜;浙江成为风险投资发达地区[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 姚玉洁周国洪 张道生;“紧环境”倒逼长三角“爬梯子”[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 张珉;我国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之间的合作困境及其突破——从信任的角度[D];复旦大学;2004年
- 吕日;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 翁世淳;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 杨虎涛;政府竞争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 李廷芳;我国信托公司业务定位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 王飞;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路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 齐超;制度变迁动力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 王理;制度转型与传统平原农业区工业化路径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 王永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促进制度变迁的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 吴艳玲;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变迁[D];辽宁大学;2008年
- 林丽;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制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 余文飞;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绩效分析[D];南昌大学;2008年
- 茅玉峰;制度环境对我国企业制度变迁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6年
- 尧凤仁;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 金正庆;我国转型期行业协会生成模式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 张志云;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 李杰;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增长[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 王建刚;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 罗鹏;论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历史变迁(1978-2007年)[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 温建中;制度变迁视角下的中日经济关系[D];吉林大学;2008年
【稿件标题】:【论文注释编号怎么加】对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置换模式的思考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
农村经济》2007年04期
【期刊简介】: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注重理论创新,突出现实研究,注重以专业和专家的眼光评析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讨农村改革实践的经验和方法,从全新和全面的角度展示改革开放后广大农村的崭新面貌。《农村经济》2004年全新扩版,通过调整内容......更多
农村经济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1272/)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施建刚;黄晓峰;王万力;
更多
医学论文例文论文详细信息:
【论文注释编号怎么加】对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置换模式的思考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yixue/yxlwlw/281777.html
相关专题: 《农村经济》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农业科技管理语数外学习基层农技推广陕西医学杂志经济河北渔业教学月刊西安音乐学院学报西部中医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上一篇:
【怎么查论文是否发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成本优化和控制的策略构想
下一篇:
【中医内科医学论文】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配置及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