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杂志社

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类 > 医学论文集 >

【合肥师范学院论文查重】开垦对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草原坡地的破坏作用

本文作者:高天明;张瑞强;黄建国;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年01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阴山北麓广大农牧交错区由于人口增加,草原低洼地已被开垦殆尽,近年来,草原上大量坡地被开垦为坡耕地。由此带来的生态恶化问题日益严重。以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腮吾素嘎查为例,研究了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草原坡地开垦对土壤侵蚀、植被数量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草原坡地开垦后,土壤侵蚀严重,春季以风蚀为主,夏季以水蚀为主;②草原坡地开垦造成植被发生明显变化,猪毛菜、刺藜、黄花蒿、绳虫实等一年生草本植物占据主导地位,而多年生优良牧草克氏针茅、羊草和冰草等相对较少;③草原坡地开垦使土壤肥力大幅下降,并且逐渐粗质化。草原坡地开垦第1年,土壤侵蚀量增加5倍以上,肥力下降30%,植物组成明显变化,开垦第4年,土壤肥力下降约50%,植被稀疏,此时已经不适合继续耕种,被大量摞荒。这些被摞荒的坡耕地由于植被稀疏,土壤贫瘠,水土流失剧烈,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干扰,而且成为沙尘暴源地,给北方的生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保护基本草原必须严控草原开垦。
【论文正文预览】:近年来,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草原开垦现象日益突出,由此带来的环境恶化愈加严重。相关研究表明,草原开垦完全改变了植被组成,土壤结构遭到破坏[1~3],土壤氮、磷和有机质等营养物质大幅下降,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3~7]。阴山北麓地区涉及内蒙古自治区自西向东11个旗县,面积6万km
【文章分类号】:S812
【稿件关键词】:农牧交错区草原坡地植被土壤
【参考文献】:

  • 代士良;马礼;刘云亮;;冀北高原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以康保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7期
  • 唐莉;孟令钦;张锋;;黑土区坡耕地侵蚀沟发育机理[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 焦燕;赵江红;徐柱;;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对土壤性质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9年02期
  • 安登第,何毅,韩爱萍,王晶;不同利用方式对亚高山草甸草地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3年06期
  • 梁坤伦;周志宇;姜文清;秦彧;李晓忠;田发益;颜淑云;邹丽娜;;西藏草地开垦后土壤表层氮素及有机碳特征研究[J];草业科学;2010年09期
  • 雷春英;田长彦;;干旱区荒漠新垦土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6期
  • 曹静娟;尚占环;郭瑞英;崔光欣;龙瑞军;;开垦和弃耕对黑河上游亚高山草甸土壤氮库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4期
  • 张涛;刘阳;袁航;张岩;侯扶江;;开垦种草对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2年11期
  • 刘洪来;张卫华;王堃;;开垦对农牧交错带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草地土壤性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10期
  • 徐敏云;李培广;谢帆;黄顶;王芳;晏宗明;王堃;;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对农牧交错带土壤碳密度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 巩杰;王玉川;谢余初;赵彩霞;;基于Meta-analysis的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碳氮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 李金全;王晶;曾文静;郭利成;李熙波;;城市不同绿地类型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储量[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 饶丽娜;马礼;;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沽源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 刘方明;孟维韧;李静;王贺;张武;程海涛;田立娟;;佳木斯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组成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 阳利永;渠甲源;吴献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8期
  • 王瑞永;刘莎莎;王成章;郭玉霞;严学兵;;不同海拔高度高寒草地土壤理化指标分析[J];草地学报;2009年05期
  • 吴静;李纯斌;张德罡;蒲小鹏;;青藏高原东北缘天祝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英文)[J];草地学报;2010年01期
  • 刘洪来;鲁为华;陈超;;草地退化演替过程及诊断研究进展[J];草地学报;2011年05期
  • 陈芙蓉;程积民;刘伟;李媛;陈奥;赵新宇;;不同干扰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2年02期
  • 周学辉;张力;苗小林;钟金凤;喇红青;张继华;;青海海南州土-草-畜系统中钼、硒的季节变化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6年06期
  • 董向前;宋建农;李永磊;杨帅;;草地振动式间隔松土机的开发与试验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赵锦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 李振东;东祁连山高寒草地优势植物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 赵锦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 张于光;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的分子多样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 袁帅;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及其优势种对不同干扰的响应机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 萨茹拉;不同利用方式和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植被—土壤系统碳储量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 高霁;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框架下中国土地利用和生物能源的模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 李亚娟;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响应[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 赵旭东;封育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土壤及有机碳库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
  • 李秋月;气候变化及放牧对内蒙古草地的影响与适应对策[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 严晓燕;微咸水滴灌对南疆特色果树根区土壤有机碳、氮组分影响的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1年
  • 王玉川;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地覆被变化的土壤环境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 张雪妮;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壤碳库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 包尔吉干·安齐尔;放牧强度对羊草草甸草原碳密度及碳贮量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 蔡蕾;卧龙巴郎山阳坡高寒草甸花卉的生态梯度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 曹静娟;祁连山草地管理方式变化对土壤有机碳、氮库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 马鹏;新疆伊犁河谷新垦区土壤理化特征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 付友芳;2000~2007年不同管理措施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地土壤有机碳贮量的估算[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 李志丹;川西北高寒草甸草地放牧退化演替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 王艳;川西北草原土壤退化沙化特征及成因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 常娟,王根绪,王一博;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张掖地区为例[J];冰川冻土;2005年01期
  • 贾月慧,王天涛,杜睿;3种林地土壤碳和氮含量的变化[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王堃;华北农牧交错带草原—农田群落空间演变机制的研究[J];草地学报;2000年04期
  • 韩永伟,韩建国,王堃,张蕴薇,康俊梅;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耕作层土壤磷、钾含量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3年03期
  • 安韶山,黄懿梅,郑粉莉;黄土丘陵区草地土壤脲酶活性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J];草地学报;2005年03期
  • 唐国勇;彭佩钦;苏以荣;童成立;吴金水;黄伟生;朱奇宏;;洞庭湖区不同利用方式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2期
  • 王发刚;王启基;王文颖;景增春;;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08年02期
  • 陈伟;杨国锋;赵云;张苗苗;孙娟;张德罡;;金佛山地区不同生境下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及其相关性[J];草业科学;2009年06期
  • 张云;武高林;任国华;刘振恒;;封育后补播“高寒1号”生态草对玛曲退化高寒草甸生产力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9年07期
  • 梁坤伦;周志宇;姜文清;秦彧;李晓忠;田发益;颜淑云;邹丽娜;;西藏草地开垦后土壤表层氮素及有机碳特征研究[J];草业科学;2010年09期
  • 宋乃平;农牧交错带农牧户土地利用选择机制及其环境效应[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 王云;齐广;孙海燕;申广立;;种植饲用高粱 促进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年01期
  • 文琦;李玲;林君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农牧交错区的榆林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 张晓庆;侯向阳;孙启忠;赵淑芬;;华北农牧交错区奶牛饲养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奶牛;2008年02期
  • 张凤荣;;理性看待农牧交错区耕地减少趋势[J];中国土地;2011年09期
  • 彭珂珊;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可持续发展思路[J];四川草原;2003年01期
  • 侯琼,张秀峰;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政策调整[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年03期
  • 白美兰;郝润全;侯琼;;内蒙古典型农牧交错区孕灾环境特征及气象灾害风险辨识[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年04期
  • 高建军;;农牧交错区如何发展半舍饲奶牛养殖业[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9年06期
  • 常春水;宿桂红;李延霞;钟大辉;;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区新农村建设实证研究——基于四县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2期
  • 郝海广;李秀彬;谈明洪;赵宇鸾;;农牧交错区农户作物选择机制研究——以内蒙古太仆寺旗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1年07期
  • 张培峰;赵明华;;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贫困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察右中旗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 李百岁;阿如罕;郑晓平;;农牧交错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 蔺日胜;宋丽华;扎鲁达;;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农牧交错区奶业产业链建设——伊利集团奶业产业链建设进展[A];第三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8年
  • 张永民;赵士洞;;近50年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耕地变化及其政策因素分析——以赤峰市为例[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 赵满全;郝建国;佘大庆;赵士杰;范希全;刘汉涛;;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5年
  • 冯丽肖;杜雄;左启华;王新路;张立峰;;华北农牧交错区退耕效果与系统重建技术研究[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 张志恒;琚永忠;刘浩;;开发利用榆林草地资源 发展农牧交错区养羊业[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C];2003年
  • 张乃锋;刁其玉;屠焰;;中国农区、农牧交错区、牧区养羊企业解决粗饲料供应的途径与方法[A];中国羊业进展——首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会刊[C];2004年
  • 金海;郭雪峰;薛树媛;李长青;朝鲁孟;;内蒙古农牧交错区澳洲牛饲养现状及改善点[A];全国养牛科学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 王燕钧;迟德钊;张小田;;青海环湖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综合效应研究[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 本报记者 张桃英 通讯员 张德健;这十年,我们一直在与风沙作战[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1年
  • 记者 博尔姬·塔娜;中科院与我区联建生态环境治理示范区[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 记者 王国英;我区保护性耕作项目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N];内蒙古日报(汉);2011年
  • 本报记者 夏明 通讯员 王帅;焦点 难点 突破点 点点闪光[N];中国农机化导报;2009年
  • 本报记者 王新佳;扼住风沙之源[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 本报记者 魏丽娟 实习生 刘婉;为农民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上亿元[N];榆林日报;2010年
  • 龙新;我国草原边缘向北退缩200公里 向西退缩100公里[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 记者 殷耀 任会斌;垦了百年,我国草原北退200公里[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 吴泠;松嫩平原农牧交错区优化生态—生产范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 杜雄;华北农牧交错区农业资源适度开发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 田永明;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定量评价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 方辉;农牧交错区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 梁存柱;东北农牧交错区景观结构、功能与区划[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 郭强;甘肃省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 申让平;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 达布希拉图;内蒙古农牧交错区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 张琦峰;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农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大学;2005年
  • 李飞;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运营模式能值评价[D];兰州大学;2008年
  • 鲍锋;高寒农牧交错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 王晶;陕北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 侯刚;陕北农牧交错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 张晨光;半干旱农牧交错区荒漠化动态监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 刘和林;北方农牧交错区水事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稿件标题】:【合肥师范学院论文查重】开垦对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草原坡地的破坏作用
【作者单位】: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
【发表期刊期数】:《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年01期
【期刊简介】:《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3900/S,国际刊号:ISSN1008-0864。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杂志社由科学技术部主管、主办,本刊为刊。自创刊......更多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5942/)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高天明;张瑞强;黄建国;


    更多医学论文集论文详细信息: 【合肥师范学院论文查重】开垦对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草原坡地的破坏作用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yixue/yxlwj/274876.html


    相关专题: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中国造船
  • 教育学
  • 爆炸与冲击
  • 热喷涂技术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 光机电信息
  • 计算机工程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热电技术
  •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上一篇:【重庆大学毕业论文页面设置】中日公务员医疗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法律类论文】乳中风味缺陷的种类和控制方法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