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对外经贸杂志社

关注我们

【我国反倾销的主要原因】美国对华反倾销原因及对策建议

本文作者:邓阳;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对外经贸》2015年03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近年来,美国对华反倾销不断加剧,反倾销金额大幅增长,所涉及产品和产业不断扩大,直接导致中国对美出口增长放缓,削弱了中国企业出口竞争优势。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主要在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华贸易长期存在大额逆差、失业率居高不下、反倾销措施隐秘性强和巧妙利用WTO规则漏洞。提出尽快确立我国"市场经济地位",提高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鼓励出口企业积极应诉,合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等对策建议。
【论文正文预览】:反倾销对于进口国而言,在出口国试图实施倾销行为抢占进口国市场份额,对进口国产业造成破坏时,是一种比较及时、有效的贸易保护手段。但在现实情况下,许多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发展,往往滥用反倾销对他国进口商品实施制裁。以中美贸易为例,近年来随着中国对美出口规模的不
【文章分类号】:F757.12
【稿件关键词】:美国中国反倾销非市场经济地位
【参考文献】:

  • 刘佳;;新贸易保护主义下的中美贸易摩擦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 苗迎春;中美贸易摩擦及其影响[J];当代亚太;2004年03期
  • 严奇彪;石琰子;;从木制家具案看美国对华反倾销之“替代国”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9年18期
  • 陈琼娣;;美国对华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问题[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年11期
  • 于刃刚;王菊红;;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变化趋势、原因及对策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8年04期
  • 蹇彪;;中美贸易摩擦的新趋势及原因探析[J];经济;2010年05期
  • 吴瑞;;略论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对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策略[J];岭南学刊;2009年01期
  • 李文彪;;后危机时代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新特点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价格月刊;2012年12期
  • 王孜弘;;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新动向[J];红旗文稿;2010年17期
  • 陆骏驰;;浅议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6年31期
  • 何彤;;中美贸易的物流障碍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3期
  • 谢申祥;张林霞;王孝松;;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新动向:2002—2008[J];财贸经济;2010年04期
  • 李春顶;;中美贸易摩擦成因中的心理、制度和政治因素分析[J];财贸研究;2007年03期
  • 陈实;;中美贸易摩擦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年03期
  • 鲁茉莉;人民币汇率问题与中美经贸关系[J];国际观察;2005年04期
  • 邝艳湘;;经济相互依赖与中美贸易摩擦:基于多阶段博弈模型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11期
  • 鲍晓华;;中国是否遭遇了歧视性反倾销?——兼与其他出口国的比较[J];管理世界;2011年03期
  • 孙洁;;制度差异对国际贸易摩擦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J];消费导刊;2008年15期
  • 刘林鹏;周洁;;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消费导刊;2008年21期
  • 张永;;美国对外反倾销的国别特征分析:1990—2010[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 黄贺;论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原因与解决途径[D];暨南大学;2007年
  • 赵宏;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期的国际贸易摩擦及其解决途径[D];厦门大学;2007年
  • 陈诗阳;企业策略行为与国际贸易摩擦的形成机理及治理路径[D];复旦大学;2009年
  • 王锦红;贸易摩擦对战后日本崛起的影响研究:效应与机理[D];辽宁大学;2009年
  • 罗琳;国际分工、利益集团与贸易摩擦[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 张华;贸易保护背景下的农产品反倾销及其应对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 马文秀;日美贸易摩擦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D];河北大学;2007年
  • 喻坤鹏;贸易摩擦与美国延缓中国发展的策略[D];暨南大学;2010年
  • 杨丹;中美贸易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 刘军;国际反倾销与中国钢铁对外贸易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 孟为;论“双反调查”对中美贸易的影响以及国际公平竞争秩序的维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 朱晓娟;反倾销应诉会计的预警系统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 方俊霞;后金融危机时代中美贸易摩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 张慧;金融危机下我国钢铁业应对美国反倾销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 王玉婷;中国工业制成品对美出口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 蒋茹霞;战后美日贸易摩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 张宇;2001年-2010年中美贸易摩擦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 郭世中;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 程欣;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动因、贸易效应及其作用机理[D];复旦大学;2011年
  • 李梁;中美贸易摩擦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 杨仕辉;邓莹莹;谢雨池;;美国反倾销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12年01期
  • 董京波;替代国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影响[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 侯淑波;透析美国确定我国产品正常价值的方法[J];当代法学;2003年05期
  • 于永达;美日贸易摩擦及各自的对策[J];当代亚太;1999年10期
  • 赵世民;反倾销中的“替代国”与“市场经济”标准[J];对外经贸实务;2004年05期
  • 庄严;不同的应对,不同的境遇——漳州市家具企业遭受反倾销调查[J];开放潮;2004年07期
  • 李晓杰,卜文斌;美国对中国实行反倾销原因及对策探讨[J];北方经贸;2004年08期
  • 杨仕辉;对华反倾销的国际比较[J];管理世界;2000年04期
  • 黄建康;孙文远;;美国实施反倾销贸易政策的动因与绩效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 尹翔硕;;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及我们的政策重点[J];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 王振华;[N];国际商报;2003年
  • 艾华;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冷思考[J];时代经贸;2004年06期
  • 乔新生;中国离市场经济地位有多远[J];安徽决策咨询;2004年08期
  • 袁茂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需要别国承认”——兼评乔新生《中国离市场经济地位有多远》[J];安徽决策咨询;2004年09期
  • 庄宗明;关于“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思考[J];东南学术;2004年05期
  • 王小波;理性地看待“市场经济地位”[J];金融信息参考;2004年08期
  • 金大龙,颜克明;“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解析[J];商场现代化;2004年13期
  • 马宇;;市场经济地位之惑[J];大经贸;2004年07期
  • 李家俊;面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美国和欧盟的政策比较及启示[J];经济与管理;2005年05期
  • 屠新泉,刘畅,方锐华;“市场经济地位”,一个被放大的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3期
  • ;链接[J];中国纺织;2005年08期
  • 李浩;;浅析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 侯淑波;;市场经济地位:消除国际对华反倾销不公正性的关键[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 侯淑波;;市场经济地位:消除国际对华反倾销不公正性的关键[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 ;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部分国家名单[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74期—84期(2005年)[C];2005年
  • 张真真;;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以市场经济地位的“五项标准”为视角[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 王雪华;;反倾销案件中“非市场经济”所引发的替代国策略的使用不符合WTO规则[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4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4年
  • 张燕;;论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之“自动取得”——兼谈《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之解读[A];中国入市第二个十年:新起点与新挑战——WTO法与中国论丛(2013年卷)[C];2012年
  • 记者 沈衍琪;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已被43国认可[N];北京日报;2005年
  • 宗禾 镜子;我们为何需要市场经济地位[N];中国财经报;2004年
  • 记者 葛洪才;凭什么不肯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N];中国改革报;2005年
  • 李琮;“市场经济地位”:化工业特别的“痒”[N];中国化工报;2004年
  • 陈华 俞佳;23纺企获欧盟“市场经济地位”[N];东方早报;2005年
  • 本报记者 王思睿;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对世界经济不利[N];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
  • 陈晶晶;0.0036%差异挡住民企市场经济地位[N];法制日报;2004年
  • 刘柯;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与企业对策[N];贵州日报;2004年
  • 巴曙松 刘清涛;什么左右了中国市场经济地位?[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 苗迎春;市场经济地位:中美博弈新焦点[N];国际金融报;2004年
  • 宋敏;“非市场经济地位”与中国的外交策略[D];暨南大学;2008年
  • 刘超;欧盟反倾销的“适当论”观照[D];吉林大学;2008年
  • 陈启琛;应对欧盟反倾销中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探究[D];厦门大学;2007年
  • 山卉;美国对华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 纪伟良;“市场经济地位”的政经内涵及我国政府行为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 曹剑涛;“非市场经济地位”对中美贸易影响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 陈翔;对争取美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外交思考[D];清华大学;2005年
  • 曲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07年
  • 包慧;辨析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D];苏州大学;2007年
  • 沈丹;中国对外贸易关系中“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评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 方丰霞;应对反倾销中“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 王艳;对华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稿件标题】:【我国反倾销的主要原因】美国对华反倾销原因及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对外经贸》2015年03期
【期刊简介】:《对外经贸》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对外经贸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国际刊号:ISSN2095-3283。对外经贸杂志社由黑龙江省商务厅主管、主办,本刊为月刊。自创刊以来,被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更多对外经贸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10615/)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邓阳;


    更多医学论文代发论文详细信息: 【我国反倾销的主要原因】美国对华反倾销原因及对策建议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yixue/yxlwdf/232134.html


    相关专题: 《对外经贸》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橡塑技术与装备
  • 皮革科学与工程
  • 作文世界
  • 武汉学刊
  • 日本侵华史研究
  • 中国民政
  • 控制工程
  • 水运管理
  • 中国高教研究
  • 河南畜牧兽医


  • 上一篇:【安全标准化评审单位】论银行审单标准
    下一篇:[中美贸易摩擦案例论文]中美贸易摩擦深层次原因剖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