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振宇;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年02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分析了湖南省永顺县新华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经过对治理效益评价分析,得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是目前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较好方法的结论,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
【论文正文预览】:1新华小流域概况1.1自然概况新华小流域位于湖南省永顺县东部,沅水二级支流猛洞河中游,距县城48km.总面积30.17km2。流域形状大致呈扁四边形,石灰岩中低山原地貌,海拔285~870m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138.1hm2。流域地层岩性为石灰岩,宏观地貌属岩溶丘状中低山原地貌。其中山地面积1
【文章分类号】:S157
【稿件关键词】: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 魏华;;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的探讨[J];北京农业;2011年09期
- 龚浩如;张曙光;陶曙华;彭书练;陈英姿;陈祖武;曾晓娟;;田间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 申洪源;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及生态环境建设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 刘洋,李春阳;植被因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5年05期
- 谢光银;沈兰萍;史晶晶;范立红;;陕北地区水土流失原因及其治理方法[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袁俊坤,黄磊;农村土地延包后沂蒙山区小流域治理模式初探[J];中国水土保持;2000年06期
- ;Effect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on water quality of the Weihe Riv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11年01期
- ;Modified vegetation-erosion dynamics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ypical watersheds in the Loess Plateau[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11年01期
- 宋国萍;宋川;;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预测模式研究[J];公路;2008年06期
- 姚远;张恩楼;沈吉;蒋庆丰;;云南属都湖流域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响应[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年05期
- 高晶;孟亚利;;基于GIS和RUSLE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沿线土壤侵蚀定量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08期
- 田国行;杨春;杨晓明;李宁;;路基边坡草灌植被消减降雨侵蚀定量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 关见留;高桂娟;李志丹;韩瑞宏;;应用木屑和复合肥改良生态恢复基质特性[J];热带作物学报;2009年07期
- 刘洋;王桂晨;;岷江源头区水土流失模拟计算与动态分析[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7年01期
- 王桂晨;刘洋;;岷江源头区森林景观动态与土壤侵蚀的关系[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8年01期
- 金锐;;加强我国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探讨[J];水利学报;2007年S1期
- 宋国平;谭认;;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预测模式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 金锐;;加强我国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探讨[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李健娜;严力蛟;黄云;;我国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与防治研究[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 丁军;红壤丘陵区人工林地生态学特征及其水土保持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 陈月红;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植被—侵蚀动力学过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 梁君;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预测模式及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 周璟;涪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及侵蚀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 肖建芳;高速公路建设期土壤侵蚀及防治措施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 谭认;四川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预测及防治对策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 刘秀清;栗茶间作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 李京忠;区域水土流失结构性植被因子遥感提取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 赖光辉;基于3S技术适宜林分郁闭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 庞国伟;区域水土流失人为因子的定量表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 高晶;基于GIS和模型的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生态环境质量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 隋欣;基于USLE模型的黑龙江省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 郝伟;;浅论陕西土石山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11期
- 杨宏;;农田水利工程冬季施工措施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1年08期
- 杨德伟;陈治谏;廖晓勇;倪化勇;;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讨——以杨家沟、戴家沟为例[J];山地学报;2006年03期
- 王继夏;孙虎;赵文韬;赵建文;;汉丹江流域水土流失特点及分布规律——以丹凤县陈家沟小流域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 申慧;冯盛;;浅谈阿品德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设计[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06期
- 王少英;;防止新的水土流失已刻不容缓[J];灾害学;1989年01期
- 尹彩琴;;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质量监督问题探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08期
- 尹利海;;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1期
- 王存峰;;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初探[J];企业导报;2011年14期
- 陈丽华,余新晓,陈月红;长江流域森林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J];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1995年02期
- 滕翠青,余木火;纺织品在农业上的应用和发展[J];产业用纺织品;2002年04期
- 杨桂莲,郝芳华,刘昌明,张雪松;基于SWAT模型的基流估算及评价——以洛河流域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 王小丹,钟祥浩,范建容;西藏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异规律[J];地理学报;2004年02期
- 何东进,洪伟,吴承祯;水土保持效能影响因子数学模型的初探[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黄承标;韦炳二;黎洁娟;;广西不同植被类型地表径流的研究[J];林业科学;1991年05期
- 代亚丽,温铁民;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9年04期
- 徐天蜀,彭世揆,岳彩荣;基于GIS的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价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杜峰,程积民;植被与水土流失[J];四川草原;1999年02期
- 尹忠东,周心澄,朱金兆;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研究概述[J];世界林业研究;2003年03期
- 余新晓;综合治理对农村生态经济的影响——以月塘小流域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1985年04期
- 符裕红;丁剑宏;李季孝;;多目标线性规划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2011年07期
- 杨存祥;梁生蕃;王天宁;;WFP中国4071项目——彭阳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报告[J];宁夏农林科技;2007年05期
- 王再祥;;干旱之年突显水土保持之功效[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0年03期
- 王再祥;;馒头营子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效益分析[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0年03期
- 亓成武,李敦树,毕于珠;房干小流域综合治理缓洪效益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1992年04期
- 申慧;冯盛;;浅谈阿品德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设计[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06期
- 陈功;宁夏西吉县黄家二岔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效益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3年Z1期
- 冯国华;张庆琼;;十大孔兑综合治理与黄河内蒙古段度汛安全[J];中国水土保持;2008年04期
- 张好瑞,董凤民,牛振惠,刘金荣;坡耕地综合治理生态效益显著——以黑龙江省克山县新安小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1991年06期
- 张振刚;钟佩田;;南雄红色岩系区的水土流失与综合治理[A];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及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邓汉明;;桃源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果及效益[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谢德君;;苍溪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成效与经验[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许晓鸿;孙传生;孙玥;张瑜;林晓平;陈亚军;;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探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陈智汉;;浅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梁春荣;;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陈智汉;;浅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A];2006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6年
- 姚孝友;;生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设计理念的探讨[A];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论文集[C];2008年
- 袁明华;赖如万;;从塘背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谈小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姜德文;;小流域综合治理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问题研究[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王立君 孙公勋 张瑞国;即墨三位一体综合治理小流域[N];中国水利报;2003年
- 李永耐;大崮子沟小流域 综合治理绿满沟[N];中国水利报;2004年
- 特约记者 孙爱霞;青海: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促和谐发展[N];黄河报;2008年
- 刘贵鹏解乐成 徐勤琴;实施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N];长白山日报;2008年
- 记者 汪栋;甘肃刘家峡库区水保综合治理一期开工[N];中国水利报;2007年
- 东江时报记者 龙生财 通讯员 廖鹿云;“十二五”实施22宗小流域综治工程[N];惠州日报;2011年
- 记者 李力;我国年减少土壤侵蚀15亿吨[N];经济日报;2006年
- 冯唐波;不要轻视小流域小水系治理[N];农民日报;2004年
- 记者 李利军 王森林;“铁冲模式”全国亮点[N];云南经济日报;2011年
- 记者 张恭;年减少入黄泥沙4000万吨[N];中国水利报;2009年
- 赵爱军;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 刘晖;黄土高原小流域人居生态单元及安全模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 周月敏;面向小流域管理的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年
- 李治军;北方沿海小流域河谷型地下水库最优库容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 应星;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 郭明春;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森林植被坡面水文影响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 沙楠;联合国框架下自然灾害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 张荣军;西峰长8油藏开发早期高含水井治理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 阙源;套损井综合治理保障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 朱相平;中国上市公司失败: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特殊性[D];山东大学;2009年
- 夏林益;杭埠河流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 李岩;山西浑源京津风沙源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 张勇;淤地坝在陕北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中地位和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 刘传会;平菇厉眼菌蚊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 朱克为;西安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病虫害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 周廷;洞庭湖治理的多重关系和工程体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 侯欣;唐山市体育中心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治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 卢珺;中国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之检讨[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 潘淑敏;流动人口综合治理现存问题及对策[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 刘莹莹;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综合治理[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稿件标题】:【论文查重复率价格】湖南省永顺县新华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探
【作者单位】:湘西州水利局;
【发表期刊期数】:《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年02期
【期刊简介】:《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23-1216/N,国际刊号:ISSN1003-7853。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社由黑龙江省科学院主管、主办,本刊为......更多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6422/)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杨振宇;
更多
生物医学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论文查重复率价格】湖南省永顺县新华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探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yixue/swyxlw/287927.html
相关专题:论文重复率59%算抄袭吗 论文重复率10%算多吗 论文重复率多少为抄袭 如何查重复率 论文重复率高75%怎么改 论文重复率怎么算 本科论文重复率要求 论文引用算不算重复率 本科生论文重复率要求 论文重复率多少合格 网上代写文章 dnf物品合成传承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光电子.激光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金山油化纤食药用菌景观设计学中华麻醉学杂志物理教学探讨港澳研究洛阳考古江苏教育
上一篇:
【
下一篇:
【飞行技术论文】高校与企业薪酬模式和激励机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