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娟;张福莉;张红;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目前关于产业集群涵义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本文主要对产业集群优势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目前相关领域的学者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问题的研究成果,包括产业集群产生的竞争优势及其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希望能对产业集群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贡献。
【论文正文预览】:产业集群给产业以及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带来巨大的优势,加强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企业成功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一、产业集群带来的竞争优势王缉慈的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角度:(1)纯经济学角度,强调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2)社会学的角度,主要考虑降低交易费用;(3)
【文章分类号】:F270
【稿件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机制
【参考文献】:
- 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1期
- 郑健壮,杨强;浙江“产业集群”的产生演变、竞争优势及对策研究[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 陈培阳;;浙江产业集群优势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07期
- 唐伟,过奇帅,薛杰;浙江中小企业集群优势的提升[J];经济师;2004年10期
- 赵中伟,邵来安;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机理与地方政府促进其发展的措施[J];经济问题探索;2002年10期
- 朱永华,李耀水,赵永刚;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优势形成机制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8期
- 张平;;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研究述评[J];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01期
- 罗文章;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经济学分析[J];求索;2004年08期
- 熊军;群的概念、假设、理论及其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04期
- 何军香;;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以浙江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 庄晋财;企业集群地域根植性的理论演进及政策含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耿建泽;;地域根植性对企业集群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 唐立峰;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经济机理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1期
- 曹玮;;企业集群的根植性和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2期
- 曹玮;;企业集群理论和工业园区发展的关联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2期
- 俞健业;丘志力;黎志伟;魏巧坤;刘坤;罗宇鹏;;中国三大珠宝产业集群(区)的竞争力分析[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1年02期
- 饶光明;摩托车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的经济学思考[J];商业研究;2003年09期
- 蔡文著;企业集群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17期
- 杜晓燕,毛筠,陆妙燕;产业集群——东道国吸引FDI的特殊优势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24期
- 姜志诚;胡大立;;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及其突破——论集群化在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商业研究;2006年21期
- 宋婷婷;;抢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机遇加快沈阳大工业区产业集群建设步伐[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 李姝;姜春海;;基于产业集聚的辽宁装备制造业振兴途径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 钟群英;;技术转移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 刘湘辉;周发明;孙艳华;;“集聚效应”: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机理分析[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 吴传清;;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术语、权属和商标保护模式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厉李;李野;杨悦;;关于提升我国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思考[A];“以岭医药杯”第八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 钟华;韩伯棠;周治平;;经济集聚机制研究几个新领域探索[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 陈莞;;产业群内企业依存关系的生态学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 杨蕙馨;朱晓静;;集群中的中小企业成长研究——集群优势对企业资源与能力提升的作用[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四册)[C];2006年
- 向丽君;;以产业集群化促进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 何满辉;基于网络集市的虚拟企业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 李正军;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 韩明华;基于情境分析的集群企业知识转移机理与模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 刘法宪;重庆市锰矿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 张弛;基于产业链治理的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 张洁;综合比较优势视角下的中国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 彭志群;基于杨格定理的产业集群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 张旭亮;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 陈曙;湖北省淡水渔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 尹慧君;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 黄志钦;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对广西的借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 张海平;台儿庄区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 姜维军;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演进的动力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 崔程剑;胶东半岛制造业人才集聚效应评价与对策[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汪凤英;青海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 曹国华;新疆棉纺织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 王云;扬州化工园区与当地经济的互动发展问题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 方瑶;基于昆明花卉产业集群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 魏守华,赵雅沁;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探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5期
- 孙海鸣,刘乃全;企业战略理论发展及其重心演变[J];财经研究;2001年02期
- 陈滢;陈柳钦;;产业集群与小城镇建设[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 郑胜利,周丽群,朱有国;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 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11期
- 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1期
- 朱英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群与地区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1期
- 任志安,李梅;企业集群的信用优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7期
- 曲欣;;中小企业集群理论与浙江现象[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08期
- 王缉慈,童昕;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J];经济地理;2001年05期
- 沈滨;刘大伟;;宁夏枸杞加工业产业集群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02期
- 易先桥;李晓琼;;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J];琼州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张东;培育竞争优势 推进工业崛起——“十一五”巢湖工业发展前瞻[J];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18期
- 冯新勤;浙江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J];社科纵横;2005年03期
- 甄艳;李春艳;郑妍妍;;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理论综述[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 张旭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三维解析[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 柳德舫;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台声.新视角;2005年05期
- 崔焕金;;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行为生态学透视[J];生产力研究;2005年12期
- 陆剑宝;王雷;;基于波特“钻石模型”扩展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以广东专业镇为例[J];特区经济;2007年01期
- 梁军;;低成本战略优势的经济学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现代管理科学;2007年02期
- 刘志峰;;文化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机制与策略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 金镭;;基于复杂系统的产业集群形成分析[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王小林;;谈廊坊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演化[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 王关义;刘寿先;;第十七章 产业集群治理研究的新视角:社会资本治理[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 张超;;基于廊坊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研究[A];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与廊坊市域经济定位的延伸研究——第五届环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 田艳平;;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支撑要素分析[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 李群;;廊坊区域产业集群创新与发展现状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 马力;;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 范家琛;;河南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基于循环经济视角[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 宋敏;;基于脆性理论的陕北资源型产业集群风险治理[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刘振民 于国安;汤阴县产业集群凸显竞争优势[N];安阳日报;2009年
- 张英;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政策导向[N];光明日报;2005年
- 记者 孙龙;加强产业集群研究 提高区域竞争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 王喻民;产业集群的区域效应[N];吉林日报;2007年
- 中共德州市委副书记 张铁军;围绕产业集群打造竞争优势 努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N];德州日报;2005年
- 吴南;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N];中国旅游报;2006年
- 王巾;区域产业集群 “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思考[N];台州日报;2008年
- 周明生 王辉龙;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集群创新的作用[N];新华日报;2005年
- 记者 李艺 报道组 陈柳 金新安;乐清产业集群彰显竞争优势[N];温州日报;2005年
- 本报记者 牛海 见习记者 刘涛;我省产业集群正奋力崛起[N];安徽经济报;2007年
- 耿帅;基于共享性资源观的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 苏江明;产业集群生态相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 焦爱英;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 黄志启;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中企业研发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 王重远;基于产业生态学的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 田春华;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 金潇明;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螺旋型知识共享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 饶品样;共生理论视角下的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演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 高琴;港口产业集群的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 陈芳;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 张争云;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 张一波;浙江传统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 王大捷;对温州“国际性轻工城”发展战略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 张咏梅;基于产业集群优势的企业合争能力的培育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 张方;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我国汽车业的竞争优势[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 张晓娟;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 宋瑞峰;大连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 钟治舜;广东省佛山市范湖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8年
- 芮伟;北京中央商务区(CBD)现代服务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 李冬平;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稿件标题】:【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综述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期刊简介】:0......更多商业文化(上半月)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9450/)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李娟;张福莉;张红;
更多
全科医学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综述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yixue/qkyxlw/264515.html
相关专题:国外塑料再生产业特点 国外产业特点 国外塑料处理设备 国外文化产业研究综述 产业集群文献综述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国外产业集群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外研究综述怎么写 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制约 在线股票成本计算器 《保密科学技术》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广东档案河南大学学报贵州民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干旱区科学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中国流通经济北京文学中国农机监理实用预防医学
上一篇:
高职高专|浅论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
[科技进步贡献率论文]技术进步对河南省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