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杂志社

关注我们

中国科技论文网超级稻生态育种及超高产栽培特征与途径的研究进展

本文作者:龚金龙;张洪程;李杰;常勇;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李德剑;李邴维;沙安勤;周有炎;罗学超;刘国林;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年01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超级稻是目前作物生产领域的研究热点。围绕超级稻,回顾了超级稻育种的发展,并重点介绍了几种典型生态稻区株型模式,进而分析了超级稻的一些栽培特征,最后展望了超级稻的未来和发展方向。超级稻穗大粒多、叶片直挺、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根系健壮,抽穗后干物质生产积累优势明显,超级稻栽培根本途径在于"强支撑、扩库容、促充实"。
【论文正文预览】: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有关科技人员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早在1996年,中国科学院71位院士联合呼吁“务必十分重视生命科学研究”,指出我国人均耕地还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由于建设用地
【文章分类号】:S511.032.091
【稿件关键词】:超级稻生态育种栽培特征
【参考文献】:

  • 陈友订;广东省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J];广东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 黄耀祥;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的构建及新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1999年05期
  • 刘艳光;马良;宁德利;郭晓红;吕艳东;;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研究进展与前景[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 冯荣坤;;超高产水稻育种的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 马国辉,邓启云,万宜珍,王学华;超级杂交稻抗倒生理与形态机能研究Ⅰ.培矮64S/E32与汕优63植株钾、硅和纤维素含量差异[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 马均,黎汉云,李仕贵,田彦华,马文波,高克铭;重穗型杂交稻D优527的栽培生理特点及调控对策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2002年03期
  • 程式华,曹立勇,陈深广,朱德峰,王熹,闵绍楷,翟虎渠;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J];中国水稻科学;2005年03期
  • 吴文革;张洪程;钱银飞;陈烨;徐军;吴桂成;翟超群;霍中洋;戴其根;;超级杂交中籼水稻物质生产特性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2007年03期
  • 王建林,徐正进,冯永祥,齐华;作物超高产栽培与株型育种的光合作用基础——以水稻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04年05期
  • 朱运昌,瘳伏明;水稻两系亚种间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J];杂交水稻;1990年03期
  • 赵炳然,贾建航,阳和华,李传友,詹庆才,王斌,周坤炉,袁隆平;水稻孕穗期茎注射野生稻DNA变异株系的RAPD分析[J];作物学报;2000年04期
  • 严进明,张荣铣,焦德茂,陈炳松,张红生;重穗型杂种稻光合和光合产物运转特性研究[J];作物学报;2001年02期
  • 余显权;贵州水稻超高产育种目标及实现途径探讨[J];种子;2002年04期
  • 程式华,翟虎渠;水稻亚种间超高产杂交组合若干株型因子的比较[J];作物学报;2000年06期
  • 蔡得田,袁隆平,卢兴桂;二十一世纪水稻育种新战略Ⅱ.利用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双重优势进行超级稻育种[J];作物学报;2001年01期
  • 赵彬,王文明,郑先武,王春莲,马伯军,薛庆中,朱立煌,翟文学1;水稻白叶枯病广谱抗性基因Xa21导入两用不育系培矮64S[J];生物工程学报;2000年02期
  • 陈光辉,官春云,陈立云;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配合力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张荣,孙国钧,张大勇;干旱、半干旱地区作物育种的困惑与出路[J];西北植物学报;2000年06期
  • 张华,林彦铨,陈如凯;甘蔗杂交育种早代叶冠形态与产量性状的关系[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陈岭,崔绍平,徐有,张动敏;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分析[J];华北农学报;1994年S1期
  • 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水稻核心种质育种[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 万建民;;农作物超高产与分子设计育种[A];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第九十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C];2004年
  • 任光俊;陆贤军;高方远;郑家国;陈沧桑;;中国泰米的育种策略[A];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第九十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C];2004年
  • 叶新福;蒋家焕;卢礼斌;何琴;;大穗型杂交水稻穗部性状研究[A];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第九十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C];2004年
  • 曾汉来;张端品;谢国生;;两系杂交水稻不育系应用的安全性对策探讨[A];2004’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4年
  • 陈友订;万邦惠;张旭;黄农荣;黄秋妹;;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粤杂122的动态株型结构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 侯升林;籍贵苏;杜瑞恒;吕芃;;我国高粱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展望[A];中国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 邓启云;袁隆平;蔡义东;陈立云;;超级杂交稻模式组合的形态学优势分析[A];2005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二)[C];2005年
  • 黄群策;赵帅鹏;;离子束介导技术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黄群策;李玉峰;;离子注入后同源四倍体水稻双胚苗突变性状的表达特点[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朱雪梅;温光因子对不同穗重型稻米品质的影响及生理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 易志军;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中林木生长、养分平衡与地力维护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 周阳;中国冬小麦产量潜力及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 陆卫平;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其调控途径[D];南京农业大学;1997年
  • 傅兆麟;小麦超高产基因型产量因素、株型和冠层结构特征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 陈志斌;玉米新品种生理生态特性及优化栽培措施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1年
  • 郭龙彪;水稻发育和农艺性状基因在不同时空差异表达的分子剖析[D];浙江大学;2005年
  • 邓建明;水分梯度条件下植物群体调控的异速比例变化规律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 牛正田;黑杨派无性系苗期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 邓启云;超级杂交水稻形态性状特征及其遗传规律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0年
  • 徐月明;中弱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质量和株型指标与生理基础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 吕平;对生玉米不同株型力学和光能截获的初步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1年
  • 邓武明;玉米株型性状基因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 张娟;超高产小麦品种冠层结构对产量的影响及其遗传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0年
  • 欧阳由男;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叶片发育动态QTL及其与环境(水分)互作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 韩明春;生态冗余理论在直播稻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 高进红;银杏观赏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 张飞;不同倍体春小麦的竞争与产量特征比较[D];兰州大学;2006年
  • 谢玥;小麦寡分蘖材料H461遗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 巩擎柱;水分胁迫与种植模式对小麦根源信号、竞争能力及产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 李成荃,王守海,王德正,罗彦长,张培江,吴爽,杜士云,许传万;安徽省杂交粳稻研究回顾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 肖应辉,余铁桥,唐湘如;大穗型水稻单株产量构成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 陈温福;潘文博;徐正进;;我国粳稻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 徐正进,陈温福,张龙步,彭应财,张俊国;水稻穗颈维管束性状的类型间差异及其遗传的研究[J];作物学报;1996年02期
  • 杨振玉,高勇,赵迎春,魏耀林,华泽田,张忠旭,高日玲;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J];作物学报;1996年04期
  • 庄宝华,林菲,洪植蕃;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结实生理调节的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1994年02期
  • 邓华凤;何强;舒服;张武汉;杨飞;荆彦辉;东丽;谢辉;;中国杂交粳稻研究现状与对策[J];杂交水稻;2006年01期
  • 叶新福,蒋家焕,卢礼斌,何琴;大穗型杂交水稻穗部性状及其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4年06期
  • 王才林,汤玉庚;我国杂交粳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1989年05期
  • 程式华,曹立勇,陈深广,朱德峰,王熹,闵绍楷,翟虎渠;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J];中国水稻科学;2005年03期
  • 汪本福;粳稻不同生育期类型品种产量形成特性与品质特征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 张其鲁;陈香芝;张立全;李相奎;王家盛;;小麦株型分类探讨[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 王法宏,刘世军,王旭清,任德昌,曹宏鑫,张立民,李汉元;小麦垄作栽培技术的生态生理效应[J];山东农业科学;1999年04期
  • 夏仲炎,王学栋;水稻理想株型的再次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1990年01期
  • 曹明龙,吕孝林,刘传光;理想株型在超级稻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7期
  • 孟军;陈温福;;计算机辅助水稻株型指标测量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 汪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3期
  • 黄义德,王子才,汪华桥,程雅飞,李宗起;大别山区冷浸田水稻旱秧垄作栽培早熟增产的生理学基础[J];安徽农业科学;1998年01期
  • 李成荃;水稻超高产育种[J];安徽农业科学;1998年02期
  • 李奕松,黄丕生,黄仲青,丁艳锋;两系籼型杂交水稻根系生理特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李吉跃,贾黎明,赵世华,袁明英;从科技文献看中国森林培育学50年之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 海峰;;“十二五”期间我国全力实施超级稻“31511”工程[J];农经;2011年07期
  • ;“绿色超级稻”研发取得重大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 人海;;超级水稻:年增产可多养活七千万人[J];华夏星火;2005年02期
  • 秦绣勤;;超级稻“3414”肥效试验[J];广西农学报;2011年02期
  • 何小兰;;稻(超级稻)—马蹄(组培苗)种植模式的应用[J];广西农学报;2011年03期
  • ;“绿色超级稻”研发取得重大进展[J];农村科学实验;2011年08期
  • ;超级稻粉垄栽培研究取得重大突破[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 ;国家863计划“绿色超级稻新品种培育”启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04期
  • 田小华;严韩英;谢裕臣;;超级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3期
  • 柳絮;;广西培育出超级稻新品种[J];广西农学报;2011年02期
  • 雷秉乾;;湖南超级稻研究开发的回顾与展望[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大会交流论文集[C];2006年
  • 任光俊;陆贤军;高方远;郑家国;陈沧桑;;中国泰米的育种策略[A];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第九十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C];2004年
  • 刘德林;裴友良;;超级稻专用缓控释肥氮素效率研究[A];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蔡得田;;整体基因组转移与多倍体化结合选育超级稻[A];中国遗传学会植物遗传与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 王立志;王连敏;王春艳;李忠杰;李锐;李禹尧;孟英;;黑龙江省超级稻龙稻5号株型结构的比较研究[A];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 洪亚辉;朱兆海;肖浪涛;;不同逆境胁迫信号对超级稻幼苗生理生化影响及植物激素变化的初步研究[A];2006年中国植物逆境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 郭龙彪;曾大力;董国军;葫时开;钱前;;超级稻产量的分子设计育种[A];中国遗传学会植物遗传和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 张启发;;绿色超级稻培育的战略设想[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 普双有;董广;袁丽华;;国际水稻所“超级稻”引种评价与利用[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 黄晚华;陆魁东;谢佰承;;一季超级稻的生态气象指标综合诊断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 陈碧红;广汉超级稻 创下新纪录[N];四川日报;2008年
  • 记者 帅泽鹏通讯员 刘建军;鼎城万亩超级稻创历史高产[N];常德日报;2008年
  • 首席记者 刘作明;种植北方超级稻 连续7年大丰收[N];鞍山日报 ;2008年
  • 记者 张睿 报道组 黄通号;苍南超级稻初显威力[N];温州日报;2008年
  • 记者 李鹏翔;“绿色超级稻”可望推动第二次“绿色革命”[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 记者 韩晓玲 实习生 隆栋 通讯员 范敬群;我省绿色超级稻培育有了大本营[N];湖北日报;2008年
  • 记者 熊琳晖 李佳 通讯员 金安江 刘一帆;张启发的“绿色超级稻”之梦[N];长江日报;2009年
  • 新瑜 梅松 赏萍;尤溪种植16万亩超级稻[N];福建科技报;2009年
  • 新瑜 梅松 赏萍;尤溪 院士牵手农户推广超级稻[N];福建日报;2009年
  • 通讯员 刘一帆;潜心培育“绿色超级稻”院士张启发获百万大奖[N];湖北科技报;2009年
  • 李霞;超级稻对光逆境的适应和光能转化特点[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 张卫星;超级稻品种穗生长发育和灌浆结实对水分亏缺的响应及其机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 李迪秦;超级杂交稻冠层特性与太阳辐射利用及其对产量影响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 敖和军;超级杂交稻产量潜力实现的途径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 梁永书;超级稻协优9308衍生群体根系的遗传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 林贤青;超级稻在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的营养、生理和生态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 吴朝晖;超级杂交中籼稻高产生理生态及其调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 傅志强;水稻植株和土壤对CH_4排放的影响及定量模型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 史静;杂交水稻对土壤Cd、Zn吸收与Cd耐性的基因型差异[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 朱校奇;超级杂交稻再生特性及其生理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 钟秋波;我国超级稻推广难点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 蒋鹏;栽培方式对双季超级稻产量形成和某些生理特点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 李绍波;几个两系法亚种间超级稻新组合主要性状的比较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2年
  • 李松;超级稻品种开花灌浆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 何蔚;汝城县超级稻氮肥效应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 吴桂成;超级稻超高产形成规律与栽培途径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 张军;淮北麦茬田地力水平与施氮量对超级稻徐稻3号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0年
  • 刘宇锋;超级杂交水稻光合特性初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 夏聃;虚拟超级稻叶片建模与可视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 李虎;氮肥对超级稻冠层特性、纹枯病发生和产量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稿件标题】:中国科技论文网超级稻生态育种及超高产栽培特征与途径的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兴化市农业局;
【发表期刊期数】:《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年01期
【期刊简介】:《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3900/S,国际刊号:ISSN1008-0864。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杂志社由科学技术部主管、主办,本刊为刊。自创刊......更多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5942/)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龚金龙;张洪程;李杰;常勇;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李德剑;李邴维;沙安勤;周有炎;罗学超;刘国林;


    更多基础医学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中国科技论文网超级稻生态育种及超高产栽培特征与途径的研究进展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yixue/jcyxlw/266921.html


    相关专题:有性杂交育种计划制定 育种计划书 育种计划 超级稻 2016超级稻排名 袁隆平超级稻 超级稻是转基因吗 超级稻那个品种最好 绿色超级稻 超级稻育种计划 小说月报官网 测验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消费指南
  • 黑龙江高教研究
  • 廉政大视野
  • 农业科技与装备
  • 湖北电力
  • 炎黄纵横
  • 世界建筑
  • 工业工程
  • 贵州茶叶
  • 人大建设


  • 上一篇:关于道德的思修论文冬种鲜食蚕豆增产又增效
    下一篇:本科毕业论文装订2010年:消费信心高涨,消费行为理性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