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健荣;裴梦婷;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对外经贸》2013年10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理论界广泛认为通过提升吸收能力,增强对外部知识的吸收,能够有效地提高创新能力。从区域层面对目前理论界关于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区域吸收能力、区域创新能力的前因、后因以及测量指标进行了综述。大量文献指出区域吸收能力对区域创新能力有重要的驱动作用,并发现了区域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区域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未来研究方向。
【论文正文预览】:一、吸收能力与区域吸收能力Cohen和Levinthal在《吸收能力: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一文中对吸收能力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研究,他们将吸收能力(absorptivecapacity)定义为:企业认识有价值的外部新知识、消化吸收并将此知识商业化应用(apply)的能力。这一概念提出后,越来越多地被用
【文章分类号】:F124.3
【稿件关键词】:区域吸收能力区域创新知识溢出
【参考文献】:
- 刘顺忠,官建成;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评价[J];中国管理科学;2002年01期
- 王海盛;郑立群;;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测度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 赵惠芳;赵肖杭;闫安;;我国专利制度运行的创新绩效评价[J];图书与情报;2010年01期
- 蒋平;;广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路径研究[J];创新;2007年06期
- 杨晔;;我国各省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基于投入产出绩效视角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8年06期
- 白俊红;蒋伏心;;考虑环境因素的区域创新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方法[J];财贸经济;2011年10期
- 杨华峰;邱丹;;因子分析法在区域创新系统绩效测度中应用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 王永锋;高建华;张智先;;中原城市群城市化水平与创新能力协调发展研究[J];城市问题;2007年04期
- 刘满凤;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绩效分析与评价[J];科技和产业;2005年01期
- 谌燕,刘满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DEA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5年03期
- 李春艳;李倩;;企业软实力及其形成的关键因素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 李钒;;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 谢富纪;瞿崸;;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体系发展评价[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唐清泉;卢博科;;上市公司、技术升级与效率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 马乐;孙丽文;;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系统协调性分析——以河北省为例[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 朱承亮;师萍;安立仁;;人力资本及其结构与研发创新效率——基于SFA模型的检验[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 黄德春;高敏;刘炳胜;;中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变动差异与空间趋同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α趋同实证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 毕克新;赵莉楠;孙金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 李婧;谭清美;白俊红;;中国省际区域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1998-2005[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 朱建新;冯志军;;基于产出效率和转化效率的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对策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 官建成;陈凯华;;中国省域研发生产前沿绩效的测度框架——基于SBM-DEA/RD-Malmquist的实证分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 曹静;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 郑循刚;区域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 王锐淇;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与区域追赶的空间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 白俊红;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 胡类明;中国高新区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 乔章凤;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 李怡;区域创新系统演化机理与西部区域创新系统培育[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 孙红兵;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能力和绩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 陈黎;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 鲁铭;区域技术创新的区位约束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 卢红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 令狐克波;企业创新网络配置模式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 汪明进;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的构建及其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 罗玲;东北三省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沈阳大学;2010年
- 胡加峰;造纸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 张瑞;集群创新网络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 陈娜姿;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 唐雪萍;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绩效评价及财政政策支持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 郭良凯;基于DEA方法的广东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实证分析[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 张文敏;新疆选调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 董丽娅;中国科技指标发展现状及关注的问题[J];科技管理研究;2001年01期
- 王一娟;;区域创新能力排出新座次[J];资料通讯;2004年06期
- 刘晓红;;甘肃河西走廊技术进步与区域创新能力分析[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陈海波;张瑾;刘洁;;提升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的SWOT分析及其战略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2期
- 赵晶;赵喜仓;;我国五省市R&D活动影响力与区域创新能力关联评价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 史锦凤;马力;;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莫琦;刘鹏;;灰色评估方法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7年04期
- 宫晓华;潘杰义;袁天波;;基于SWOT分析的陕西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现代制造工程;2007年03期
- 陶晶;;构建新疆区域创新体系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03期
- 宋文玉;;发展服务外包产业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J];北方经贸;2008年10期
- 陈玉川;赵喜仓;;区域创新文化基因形成的根源探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6期
- 缪胜光;陈国宏;李美娟;;基于云理论的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动态评价[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李钒;;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 于守华;;苏州市及周边地区创新软环境对提高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启示[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 周辉;刘思峰;;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能力分析——以景德镇陶瓷产业为例[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 朱彬;;基于BP神经网络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实证研究[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 郑宇;;“海西经济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A];福建省科协第十届学术年会船舶及海洋工程分会论文集[C];2010年
- 薛风平;;基于LS-SVM的区域创新能力预测模型[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薛风平;;区域创新能力结构及其非线性测评模型[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黄德春;高敏;刘炳胜;;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及变化趋势系统分析——基于PLS路径模型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 陈全明;陈芳;程贤文;;区域人才合作、自主创新与中部崛起[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 吴红萱 孙昂;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一[N];中国财经报;2010年
- 苏科宣 吴红梅;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国第一[N];新华日报;2010年
- 记者李冬梅;北京区域创新能力全国第一[N];北京日报;2003年
- 致参宣;大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N];团结报;2009年
- 廖怀凌 粤科宣;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全国第一[N];中国技术市场报;2009年
- 记者 王永群 潘勇;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11位[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 记者 邓洪涛 通讯员 郑寒磊;湖北上升到第八位[N];湖北日报;2011年
- 蔡玉高 代群 陈钢;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迅速提升的启示[N];江苏经济报;2010年
- 记者徐亚华;推进科技创新工程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N];南通日报;2011年
- 本报记者 赵英淑;区域创新能力:谁最强[N];科技日报;2010年
- 薛风平;区域创新能力测评与提升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 陈黎;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 马明;网络基础设施与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 吴林海;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 周万生;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 张庆滨;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 汤易兵;区域创新视角的我国政府—产业—大学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 陈玉川;区域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 何为东;省部科技会商制度的运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 时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中国创新经济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 甘蓉蓉;湖南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 孙晓飞;辽宁省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 熊衍飞;江西省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及其提升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 高仕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 石婷;四川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例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 夏宇;知识转移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 刘玉博;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及其空间收敛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2年
- 赵娜娜;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2年
- 朱丹丹;甘肃省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 褚立波;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际测度[D];浙江大学;2010年
【稿件标题】:盈利能力分析文献综述|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能力的文献综述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
对外经贸》2013年10期
【期刊简介】:《对外经贸》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对外经贸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国际刊号:ISSN2095-3283。对外经贸杂志社由黑龙江省商务厅主管、主办,本刊为月刊。自创刊以来,被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更多
对外经贸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10615/)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张健荣;裴梦婷;
更多
代发医学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盈利能力分析文献综述|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能力的文献综述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yixue/dfyxlw/239716.html
相关专题: 《对外经贸》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云南电力技术交通科技与经济杭氧科技科研管理化工科技广东社会科学语文周报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内蒙古艺术现代商业
上一篇:
【河南省 本土零售企业】中国应该大力培养本土大型零售商
下一篇: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现状及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