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豪杰 成功发表论文到《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社,已过本人同意发表公开,引用请注明来源!
【中图分类号】R6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01
近年来,我们收治并手术证实了3例以急腹症为主要表现的大肠癌。为总结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例中男性2性,女性1例,年龄均在40岁以上,分别表现为急性腹膜炎、消化道穿孔、肠梗阻。3例均急诊行I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术后均发生切口感染,其中两例并发吻合口瘘。两例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因广泛癌转移自动出院。平均住院日为46天。
2 症状
结肠肿瘤生长很缓慢,原发癌肿的倍增时间为620天,其早期症状多不明显,缺乏特异性。这类病人多数以大便习惯改变、腹部包块、便血、贫血、乏力而就诊,而以急腹症就诊者较少。这些病人因为起病急骤、病情危重,又缺乏必要的检查而容易误诊。其急腹症表现往往为癌性疼痛、癌性肠梗阻及癌性穿孔。
2.1 癌性疼痛
大肠癌病人以腹痛就诊者占就诊症状的73%,居各种症状之首。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性质多为程度不重之隐痛。而癌性腹膜炎样的剧烈疼痛多在肿瘤穿透浆膜至肠壁外时才出现,伴有梗阻时可有阵发性疼痛加重。右半结肠癌及回盲部易并发阑尾炎,癌性疼痛与阑尾炎的右下腹痛也极相似,有时甚至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因此对老年患者,尤其症状不甚典型者更需与之鉴别。
2.2 癌性肠梗阻
癌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各家报道差异很大。《黄家驷外科学》报告癌性结肠梗阻占结肠梗阻的10%;上海莫竞善1993年报道占20%—50%;而Buechter报道高达78%。虽然报道发生率不一致,但均认为癌性结肠梗阻以左半结肠癌多见。此段肠管较右半结肠肠腔狭窄,而大便至此段时已呈半固体状态,瘤体向肠腔发展,以及肠壁僵硬而引起梗阻,但进展往往较为缓慢,呈慢性进行性梗阻者多见。病人多能少量进食,食后症状加重。这些病人多不能触及包块,因此常因未考虑肿瘤面误诊。
2.3 癌性肠穿孔
癌性肠穿孔较少见。但在结肠穿孔中占有一定地位,约占20%。大肠癌时往往有不全梗阻之表现。
3 讨论
加强对肿瘤性急腹证的认识是减少误诊误治的关键。诊断不明给临床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对病人缺乏必要的术前准备,手术盲目性大;易致肿瘤转移,丧失根治机会;术区污染可能性大,术后并发症多;手术医师缺乏思想准备,操作困难。本文3例病人均发生切口感染,2例发生吻合口瘘,1例广泛转移,并发症很多。因此对症状不典型的老年病人,详细询问病史,注意有无大便习惯改变以及下腹部胀满感,尽可能做到术前明确诊断。对一般情况尚可者应做必要的检查加纤维结肠镜、低张气钡造影等。病情重如考虑到肿瘤可能者,亦应做简单的肠道准备,加清洁灌肠、口服抗生素等。
不论结肠癌发生梗阻或穿孔,手术治疗的目的均是解除症状和根治肿瘤。右半结肠肿瘤多行I期急诊切除吻合术;对左半结肠肿瘤,越来越多的医生也主张I期急诊切除吻合术,认为术后恢复快,死亡率低(10.45%),并具有并发症少(25.6%)、无后遗症等优点。为增加手术成功率,术前、术中的肠道准备工作尤为重要,可以用长的气囊管(240mm)送于梗阻部位,减压冲洗,变急诊手术为择期手术。这更要求术前诊断的明确。我们治疗的3例均因诊断不明给病人的预后造成不良的影响,应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提高我们的诊治水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206医院134001
相关专题: 《中国保健营养》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