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辉;吴中元;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中国市场》2007年44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我国城市土地资源十分稀缺,如何提高其土地使用效率,挖掘城市用地潜力,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一个关键性问题。
【论文正文预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主要是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和潜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是指一定时期,城市建成区所能利用的三维(地面、空中和地下)空间范围内,以国家标准和有关行业内部规定为依据,采用绝对标准或相对标准,从城市自然和社会经济的整体特点出发,通过增加土地
【文章分类号】:F301
【稿件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贡献率评价分析
【参考文献】:
- 刘彦随,邓旭升,甘红;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态势及优化对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李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 洪增林;薛惠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年01期
- 贺燕,李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廖玉;张安明;牛乐德;;节约型社会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 周伟;王秀兰;;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 袁丽丽;;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演变及问题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2期
- 吴跃民;崔宇;雷海平;;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判别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依据[J];国土资源导刊;2006年04期
- 张丽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05年09期
- 刘彦随;卢艳霞;;中国沿海地区城乡发展态势与土地利用优化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张兵;金凤君;;19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 杨东朗;安晓丽;;西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J];经济地理;2007年03期
- 刘会想;李瑾;孙国兴;;增强天津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07年04期
- 齐锡晶;邓李杰;李立新;;进一步完善工业项目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 杨东朗;张晓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宏观评价——以西安市为例[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 朱洪波;;经济发展与土地配置方式的演变[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土地节约利用——2006中国科协年会12专题分会场第4单元会场论文集[C];2006年
- 袁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以天津市静海县为例[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刘菊鲜;;城乡统筹发展下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浅析[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谢钊;谢凯;;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新一轮土地规划的思考[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 袁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及调控对策研究[A];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C];2005年
- 韩杰;;关于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探讨[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06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 丁健;周永章;;广东省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 孙弘宇;以产权保护为核心的土地管理模式[D];同济大学;2006年
- 王慎刚;我国城镇化集约用地“三位一体”对策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 宗毅;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分析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 牛彦军;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 王佳丽;四川省城市用地经济效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 骆志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 李志伟;基于RS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 赵奎涛;辽宁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 贺燕;新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D];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
- 何晓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D];浙江大学;2006年
- 郭妙卿;关于我国城市土地经营问题的思考[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 汪晓玲;城市扩张中的土地非集约化利用现状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 刘亚迪;县域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 王丽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 王慧;开发区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内在肌理及空间效应[J];城市规划;2003年03期
- 刘盛和,吴传钧,陈田;评析西方城市土地利用的理论研究[J];地理研究;2001年01期
- 罗志军;城市居住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何芳,吴正训;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综述与分析[J];国土经济;2002年03期
- 章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宏观评价的设计与实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 刘定惠,谭术魁,朱超洪;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对策探讨[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卢新海;经营城市:开发区可持续发展之路[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 闫泠泠,周世健,谭福初;社区居住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析[J];江西科学;2004年05期
- 成舜,白冰冰,李兰维,郭永昌,张敏;包头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宏观评价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3年03期
- 洪增林;薛惠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年01期
- 周厚兴;土地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 周明芳;保定市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 张波;济南市城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 李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 渠丽萍,姚书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系统分析[J];城市开发;2004年16期
- 厉伟,但承龙,王启仿,刘吉军;土地持续利用的五维空间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年04期
- 章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宏观评价的设计与实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 刘力,邱道持,粟辉,曹蕾;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 吴未,吴祖宜;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S2期
- 查志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浙江统计;2002年04期
- 董黎明,袁利平;集约利用土地——21世纪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重要方向[J];中国土地科学;2000年05期
- 雷双友;尹向红;李轩宇;;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监测评价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11年07期
- 闵捷夫;倪才英;;论县级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四精原则”——以江西省吉水县工业园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 陈竹安;张立亭;曾令权;;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整理潜力测算——以东乡县典型村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 李勤勇;董杰;;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综述[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潘安兴;;桂林西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J];南方国土资源;2011年08期
- 罗红旗;聂学俊;刘霞;;基于灰色预测模型测算农业机械化贡献率[J];农机化研究;2011年10期
- 周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土地科学;2011年03期
- 席继宁;;厦门海沧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1年08期
- 秦静;;土地集约利用差别化管理对策研究——以青海省柴达木地区为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年06期
- 宋维佳;贺雷;;辽宁沿海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 刘向东;杨锋;郭毛选;;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土地利用分类的讨论[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 杨锋;刘向东;郭毛选;;区域土地集约用地模式研究进展[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 张华;;福建闽北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 王红;刘震宇;;PDCA管理方法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管理中的应用[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 朱小花;王荣辉;;基于GIS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微观评价及空间分异规律研究[A];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 徐煜斌;李雪莹;;“保障”和“保护”并举,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温岭市非公有制小企业违法用地现状调查[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 杨建敏;吴争研;;浅谈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化问题[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任家强;汪景宽;李双异;;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潜力分析——以锦州市巧鸟街道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 崔永林;;集约用地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A];2005年山东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 钟文堂;;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通讯员 付强 韩晓明 记者 冯翠昕;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通过省验收[N];承德日报;2009年
- 尹义龙 谭向;5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完成[N];湘潭日报;2009年
- 本报记者 黄穗诚;广东完成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N];广东建设报;2009年
- 记者 侯小健 通讯员 尹建军;我省5个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通过验收[N];海南日报;2009年
- 本报记者 崔武;国土资源部在青调研土地集约利用[N];青岛日报;2010年
- 王荣华 李冰漪 (烟台龙口市房管局副局长 王荣华);土地集约利用的调研与思考[N];中国企业报;2010年
- 马光华;三项措施推进土地集约利用[N];焦作日报;2010年
- 孙佳岩;黑龙江挖潜限增促土地集约利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 张昉 兰波 徐维锋;东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更新成果全部通过验收[N];东营日报;2010年
- 记者 徐蕊 通讯员 姜巍;蒲城推进土地集约利用[N];渭南日报;2010年
- 张劲松;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的贡献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 吴郁玲;基于土地市场发育的土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 王永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 陈昱阳;中国农村老龄人口经济供养与福利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 李忠伟;中国高速公路用地社会经济影响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 孙福田;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及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 钱学龙;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发展模式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 宋莉莉;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及差异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 张学军;四川丘陵地区农民农地用途选择的计量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 苏高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 潘晶晶;保定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 杨晓亚;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 于海亮;沁水县特色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途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 尤凤;嘉峪关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 吴杨;铜川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战略思考[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 郑旭;山东明水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 侯文倩;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 杨曼曼;郑州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 池友法;上海市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 汪辰寰;太原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稿件标题】:【政工高级职称论文】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评价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作者单位】:
【发表期刊期数】:《
中国市场》2007年44期
【期刊简介】:政府调控市场的最佳纽带、市场引导企业的最短通道、理论联系实践的最紧结合、世界关注中国的最大窗口。《中国市......更多
中国市场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943/)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李辉;吴中元;
更多
文化艺术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政工高级职称论文】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评价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yishu/whyslw/284349.html
相关专题:高级政工师是什么级别 国家是否取消政工师 高级政工师退休待遇 高级政工师职称 中级政工师评审条件 高级政工师是副高吗 高级政工师有什么作用 高级政工师是职称吗 高级政工师评审条件 高级政工师是什么职称 会计就业前景分析 国画家排名 《中国市场》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鄱阳湖学刊中国邮电高校学报安徽教育东北史地生物技术进展读写算数学通讯中国新药杂志求医问药
上一篇:
【论文检测 参考文献】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已减至1479万
下一篇:
【博士生论文字数要求】微量元素对作物的影响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