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涛;林季红;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10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文章运用CHIP1988、1995和2002年的数据,从工资收入的技能溢价和行业溢价方面考察了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收入差距扩大,且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有关,工资收入的组间不平等主要来源于具有较高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对于较高学历的劳动者来说,工资收入技能溢价的增长还受到所处行业的影响,并且行业内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差距是减小的,验证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提出的贸易开放缩小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收入差距。
【论文正文预览】:一、引言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持续高速增长,这与在经济领域内的改革是密不可分的,最初的贸易政策由改革前的进口替代转变为改革后的出口导向,以及大力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到其后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分税制改革和国有企业的改革,这一系列的经济改革
【文章分类号】:F752.6;F249.24;F224
【稿件关键词】:贸易开放工资收入差距技能溢价
【参考文献】:
- 顾磊;;国际外包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1981-2007[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2期
- 陈怡;;国际贸易对我国行业间收入分配的影响——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4期
- 邵敏;刘重力;;出口贸易、技术进步的偏向性与我国工资不平等[J];经济评论;2010年04期
- 林毅夫;李永军;;出口与中国的经济增长:需求导向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3年03期
- 鲁晓东;;收入分配、有效要素禀赋与贸易开放度——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 万广华,陆铭,陈钊;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 徐岚;乔立捷;杨莲娜;;FDI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以泛长三角地区为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 曾剑秋,任淼;内外经济循环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 黄潇;杨俊;;中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的分解及治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 聂海;陆迁;;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05期
- 余康;郭萍;;第三产业地区间差距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10期
- 苏基溶;廖进中;;中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贫困关系的经验分析——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研究[J];财经科学;2009年12期
- 张世晴;陈文政;;进出口总额与GDP增长的联动关系——基于1978—2007年数据的分析[J];财经科学;2009年12期
- 陈飞;高铁梅;;中国区域经济的结构变化及差异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6期
- 胡兵;张明;;城市化、贸易开放与地区经济差距变动[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5期
- 韦有周;林珏;;我国贸易收支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瑟尔沃模型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10期
- 邹薇;周浩;;中国省际间收入动态研究:1978-2002——基于反事实条件收入模型[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 张东辉;;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基于中国农村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 朱钟棣;张艳影;;S-S定理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贸易对地区和城乡收入差别的影响[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 刘修岩;殷醒民;;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差距: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 蓝海林;杨京京;;从企业战略的“制度基础观”看中国市场分割——文献综述和未来研究方向[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 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 袁其刚;我国贸易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 李宸瑝;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 刘宝如;中国转型期税收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 周娟;FDI与中国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 王伟;中国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 张晓芳;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 吕新军;国际外包及其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 马汴京;我国地区经济差距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 朱悦;中国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 李艳丽;中国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 彭孟麒;对外贸易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 刘青;两岸贸易对两岸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 童芳;FDI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 史蕾;新中国科左后旗民族贸易发展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 邹欢;沿海地区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对渔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 方亮;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 蔡培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 张婷;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城市贫困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 王燕飞;曾国平;;我国农产品出口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喻美辞;;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基于我国制造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4期
- 包群;邵敏;;外商投资与东道国工资差异:基于我国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5期
- 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年12期
- 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 马拴友,于红霞;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 胡祖光;基尼系数理论最佳值及其简易计算公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 蔡继明;中国城乡比较生产力与相对收入差别[J];经济研究;1998年01期
- 盛仕斌,徐海;要素价格扭曲的就业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05期
- 黄乾;;两种就业类型农民工工资收入差距的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6期
- 陈丽娜;;工资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市场;2011年26期
- 彭宜佳;;关于劳动力市场与劳动者的几个问题[J];湖北电大学刊;1994年Z1期
- 王中华;王雅琳;赵曙东;;国际垂直专业化与工资收入差距——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7期
- 盛斌;牛蕊;;贸易、劳动力需求弹性与就业风险:中国工业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9年06期
- 许先普;;实际汇率变动对居民就业的影响——基于贸易开放下动态劳动市场均衡分析框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 薛莉;王中华;;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工资收入差距效应——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理论学刊;2010年10期
- 马少晔;应瑞瑶;;贸易开放与工资差距的关系——基于劳动力市场变迁视角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1年04期
- 董直庆;王林辉;;劳动力市场需求分化和技能溢价源于技术进步吗[J];经济学家;2011年08期
- 林嘉;;论劳动权的法律保障[J];团结;2006年06期
- 方劲;;社会劳动变迁过程中的个体安全议题[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 吴光炳;;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障碍及对策[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C];1993年
- 邱小平;;新时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 陈诗达;;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关系变迁[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 陈诗达;;教育培训制度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 王淼;;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关系的变迁[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 牟达泉;岳公正;;中国民营经济劳动和社会保障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4(2006-2007)[C];2007年
- 梁燕玲;王月婷;;离职后的竞业限制制度研究[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 ;山东省失业预警指标体系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 劳障;我盟城镇就业培训提升了劳动者就业能力[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 王光辉;有利于促进劳动者就业[N];商务时报;2008年
- 妥超云;一季度劳动力市场供小于求[N];酒泉日报;2008年
- 陈长格;我州认真开展贷款创业人员跟踪回访工作[N];楚雄日报(汉);2010年
- 记者 陆文;助力民企发展 服务劳动者就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 本报记者 蔡萌;劳动者受三部法律立体保护[N];保定日报;2008年
- 广宣;广元多措并举帮助青川受灾劳动者就业[N];中国社会报;2008年
- 刘佳;辽宁对口就业援助安县取得实效[N];辽宁日报;2008年
- 特约记者 陈启平;四大措施促劳动者就业[N];自贡日报;2008年
- 本报记者 刘叶琳;代表委员:“民工荒”也是“机遇”[N];国际商报;2011年
- 余官胜;贸易开放的劳动力效应: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 刘松珍;调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 牛雪峰;劳动力市场中介与城市劳动力市场时空演变的相互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 王天玉;工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 蒋阳飞;我国就业公平及其制度保障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 苏永照;我国劳动力市场行政分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 朱剑宇;中国劳工权益保障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 王利迁;当代中国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 王晓荣;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 王奇;加班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 邹洁波;我国反就业歧视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 王宗元;派遣劳动者权利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 李冰;高龄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 宋敏;企业劳资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 王叶;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和劳动报酬的法律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 罗利平;劳动者职业培训制度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 王晓飞;辽宁省中小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 沈月榕;论劳动关系中利益平衡的法律机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 熊玮;退休返聘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稿件标题】:【论文文献页码不对】中国的贸易开放与工资收入差距——来自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
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10期
【期刊简介】:《国际经贸探索》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国际经贸探索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44-1302/F,国际刊号:ISSN1002-0594。国际经贸探索杂志社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本刊为......更多
国际经贸探索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9962/)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张涛;林季红;
更多
沟通艺术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论文文献页码不对】中国的贸易开放与工资收入差距——来自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yishu/gtyslw/276867.html
相关专题: 《国际经贸探索》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中华传奇抗战史料研究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医药世界中国建筑装饰装修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乳品与人类新学术中外公路闽南师范大学学报
上一篇:
【论文纸质版】远洋捕捞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分析
下一篇:
【论文提纲包括什么】茶叶农药残留原因与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