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孙晋芳;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年02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介绍了"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对济宁市2005年资源消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2005年济宁市的生态足迹为5.1559hm2/人,生态承载力为0.4436hm2/人,生态赤字为4.7122hm2/人。这说明济宁市的发展已远远超出了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处于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论文正文预览】: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简称EF)或称生态空间占用,是一种通过量化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测量人类对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和压力,进而判断人类活动是否处于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内的新方法。生态足迹是1992年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E.R.william提出和并由其学生M.Wackernagel199
【文章分类号】:X22
【稿件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济宁市生态赤字化石能源发展状态生态系统计算生物资源不可持续
【参考文献】:
-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几种新方法评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02期
- 薛国珍;潘俊刚;王尚义;马义娟;;太原市2003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2期
- 兰叶霞;赵先贵;;咸阳市2003年生态足迹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年01期
- 程春旺;沙润;周年兴;;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旅游地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 叶长盛;刘平辉;陈荣清;;江西省近5年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 焦士兴;王安周;;河南省2003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石惠春,程国栋,徐中民,张志强,张勃;学习型组织与生态经济研究团队建设[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 邓红霞;李存军;朱兵;丁晶;;基于集对分析法的生态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方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年06期
- 方一平,陈国阶;西昌市生态空间占用及其生态系统安全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 熊鹰,王克林,郭娴,谢春花;生态足迹在可持续性定量测度中的应用——以湖南省2000年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4期
- 戴明忠,盛学良;江阴市近5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5期
- 蒋莉,陈治谏,沈兴菊,郭娜;生态足迹影响因子的定量分析——以中国各省(区市)1999年生态足迹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2期
- 舒肖明,杨达源,董杰;山区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以大别山区岳西县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2期
- 丁兰;洪涛;;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柳州市可持续发展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 刘洁;;生态足迹方法在城市尺度应用研究的探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 刘苏;吴迪;叶慧海;魏显威;石冰;赵琴;;常德地区生态足迹和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 蒋莉;沈兴菊;于兴丽;;成分法进行小区域生态足迹研究评价[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 崔世华;陈幼林;杨扬;;城市交通活动对自然影响的测度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 丁兰;洪涛;;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柳州市可持续发展研究[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 刘欣;;济南市2000年生态足迹研究[A];济南市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 辛宇;;陕西省2005年生态足迹分析[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 李金平;王志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物理评估:澳门生态足迹[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 李鹏;杨桂华;;旅游生态足迹: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标准[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 刘力;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 张卫民;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 葛震远;自然资源强力开发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 但承龙;可持继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 马爱锄;西北开发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 蔺海明;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和环境资产负债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 王飞儿;生态城市理论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 郑丽波;基于SDSS的县域生态环境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 王娟;RS-GIS-EI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集成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 胡振宇;珠江三角洲重金属排放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 郑海霞;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以河南省为例[D];河南大学;2001年
- 周哲;基于区域PRED系统的可持续度模型研究——以民丰县为例[D];新疆大学;2001年
- 牛树海;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生态足迹评价[D];河南大学;2002年
- 刘德生;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证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 陈楷根;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 罗志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述评[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 刘月敏;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设计与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 袁欣艺;深圳市福田区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 李俊峰;皖江城镇带可持续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 鲁丰先;中国省级区域生态占用的计算与分析[D];河南大学;2003年
- 陈东景,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J];冰川冻土;2001年02期
-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地理学报;2000年05期
-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陈东景;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J];地理学报;2001年05期
- 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广州为例[J];地理研究;2003年05期
- 张志强,孙成权,程国栋,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趋向[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6期
- 毛锋,宾国澍,肖劲松;生态足迹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5期
- 赵秀勇,缪旭波,孙勤芳,钱汪洋;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生态持续发展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南京市1998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J];农村生态环境;2003年02期
- 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J];生态学报;2001年09期
- 刘宇辉,彭希哲;中国历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可持续性评估[J];生态学报;2004年10期
- 董泽琴,孙铁珩;生态足迹研究——辽宁省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生态学报;2004年12期
- 康瑾瑜,李征;用生态学观点指导城市规划[J];环境保护;1996年09期
- 童星,何雪松;论发展的生态可承受性——“可持续发展”系列研究之四[J];南京社会科学;1997年02期
- 刘国华,傅伯杰;生态区划的原则及其特征[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98年06期
-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地理学报;2000年05期
- 王家骥,姚小红,李京荣,常虹,王渊高;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估测[J];环境科学研究;2000年02期
-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几种新方法评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02期
- 杨开忠,杨咏,陈洁;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6期
- 徐中民,程国栋;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的属性细分理论[J];科技导报;2000年09期
- 徐中民,张志强;可持续发展定量指标体系的分类和评价[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生态足迹[J];环境;2000年12期
- 蒋依依;;生态占用:深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量度[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 李金平;王志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物理评估:澳门生态足迹[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 戴波;;生态资产评估研究综述[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 邹秀萍;齐清文;莉莉;王菊翠;;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概念框架及指标体系的建立——以西双版纳景洪市为例[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 尹书冉;尹秋生;;呼和浩特市周边湿地消失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赖力;黄贤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的生态足迹评价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闵庆文;余卫东;成升魁;;商丘市居民生活消费生态足迹的时间序列分析[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 任志远;黄青;李晶;;区域生态安全动态变化及空间差异定量分析——以陕西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 赵海晓;崔伟;;山西省生态足迹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 颜京松;王如松;;城市生态工程[A];生态城市发展方略——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文集[C];2004年
- 诸大建;提高上海大都市的绿色竞争力[N];文汇报;2001年
- 诸大建;循环型经济之技术战略[N];学习时报;2001年
- 吴延红 张锋;浅论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2年
- 诸大建(《绿色前沿译丛》主编,同济大学教授、博导);从浅绿色到深绿色[N];文汇报;2002年
-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文华;生态学与城市建设[N];中国环境报;2003年
- 农村发展所 王利文;关于“Ecological Footprint”的汉译[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 孙丽萍;中国将出现一批“生态城市”[N];中国水利报;2003年
- 铁 铮;城市化实践中的生态底线[N];科学时报;2003年
- 诸大建;从循环经济看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N];社会科学报;2003年
-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文华;生态学与城市建设[N];中国建设报;2003年
- 刘力;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 黄震方;海滨生态旅游地的开发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 马爱锄;西北开发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 蔺海明;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和环境资产负债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 王群;中国省区土地利用差异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 李红;北京山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实践[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 王娟;RS-GIS-EI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集成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 罗贞礼;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 谢鸿宇;基于空间综合生态足迹分析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 熊德国;系统科学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 牛树海;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生态足迹评价[D];河南大学;2002年
- 王志琴;小城镇地区生态安全研究初探[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 吴静;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 王丽艳;张家口地区生态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 鲁丰先;中国省级区域生态占用的计算与分析[D];河南大学;2003年
- 孟凡静;基于生态承载力的阿克苏河—塔里木河流域可持续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 杨勋林;基于GIS和SD模型的桂西北石山区生态承载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 颉鹏;凉州区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动态演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 田晓四;城市化对南京市土壤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影响[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 寇刘秀;郑州市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估[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稿件标题】:【五年级上数学小论文】济宁市2005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资源与规划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年02期
【期刊简介】:《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23-1216/N,国际刊号:ISSN1003-7853。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社由黑龙江省科学院主管、主办,本刊为......更多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6422/)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孙晋芳;
更多
广告艺术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五年级上数学小论文】济宁市2005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yishu/ggyslw/280225.html
相关专题: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人民政坛江西行政学院学报作物杂志新电脑艺术与设计班主任好家长青海畜牧兽医杂志临沂大学学报当代电影
上一篇:
【医院控感论文题目】浅淡农贸市场仔猪的检疫
下一篇:
【手绘论文图案】循环经济视角下的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