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中国物价杂志社

关注我们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来自消费的解释

本文作者:曾拥政;杨强;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中国物价》2012年06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导致我国消费效应的区域非对称性因素进行了分析,以信贷传导渠道理论为框架,通过建立各个地区固定资产消费与当地新增信贷的VAR模型,来验证货币政策消费效应的区域非对称性,并根据实证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关对策。
【论文正文预览】:本文将在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因素(可支配收入差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比)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各地区消费对利率的弹性、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了解各区域居民消费行为差异,进而从消费效应的角度验证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一、货币政策消费效应的区域非对称性因素分
【文章分类号】:F822.0;F124;F224
【稿件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消费效应信贷传导渠道
【参考文献】:

  • 陈学彬,杨凌,方松;货币政策效应的微观基础研究——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实证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 卢盛荣;邹文杰;;货币政策地区效应的微观基础研究:我国省际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6年05期
  • 赵进文,闵捷;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效果非对称性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 曾拥政;;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研究评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01期
  • 李茹兰;张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对我国区际经济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 张伟伟;张晓晖;;浅析利率政策作用下的我国居民经济行为[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 卞志村;杨全年;;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现状及评述[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1期
  • 黄赜琳;;技术冲击和劳动供给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分析——基于可分劳动RBC模型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 张运峰;叶林祥;;中国就业波动的福利效应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9期
  • 苟小菊;徐子奕;;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研究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 陈享光;王志远;;2005年我国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5期
  • 徐佳;;论我国社会保障融资制度的规范和创新[J];东岳论丛;2008年05期
  • 张东辉;王丹阳;;中国货币政策双重非对称效应特点的实证研究[J];东岳论丛;2010年10期
  • 王健;王茹;;货币政策效应新特点与防范通货膨胀反弹[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 肖兴志;陈长石;;安全规制波动对煤矿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平滑迁移模型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 胡凯;屠卫;;弗里德曼规则、托宾效应与经济增长[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 ;Micro Foundation Analysis of Interest Rate Policy in China[A];Proceedings of 2009 IEEE the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Vol.2)[C];2009年
  • 胡静;李昌荣;;家庭资产配置定量技术研究[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张丽杰;巩在武;;气候变化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分析——以南京为例[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 侯文杰;内生消费、消费行为和消费增长[D];南开大学;2010年
  • 苏治;跨期条件下β系数时变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 杨新松;中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 王鹏;以利率为主的多目标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 黄学军;基于通胀风险的资产定价模型及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 赵晓英;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和投资组合选择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 刘建江;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 杨科威;含劳动收入的动态消费—投资组合选择理论及应用[D];复旦大学;2007年
  • 卢盛荣;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地区效应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 黄志刚;宏观调控效应的汇率制度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 陈博子;中国货币政策的消费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 黎晓;中国货币政策的城乡二元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 张强;广义脉冲响应模型及其在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分析中的应用[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 张薇;居民消费储蓄与我国货币政策的相关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 贺凌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 周青;储蓄、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的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 李国杰;中国利率政策效应的区域性差别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 康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微观基础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 陈涛;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 李红光;我国货币政策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 杨晓;杨开忠;;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2期
  • 陈学彬,杨凌,方松;货币政策效应的微观基础研究——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实证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 林毓鹏,李文溥;福建省城市化水平:测量与分析[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11期
  • 王有光;;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关系研究[J];经济经纬;2009年04期
  • 杜海韬;邓翔;;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状态下的预防性储蓄研究——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特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5年01期
  • 臧旭恒;居民跨时预算约束与消费函数假定及验证[J];经济研究;1994年09期
  • 袁志刚,宋铮;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与我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 龙志和,周浩明;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 叶海云;试论流动性约束、短视行为与我国消费需求疲软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 万解秋,徐涛;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效率——兼评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经济研究;2001年03期
  • 周新民;;战后法国的宏观经济管理[J];金融研究;1985年04期
  • 周林;八十年代美国金融改革中货币政策的巨大变化[J];世界经济研究;1986年05期
  • 王松奇;;适度松动货币政策 刺激工业生产回升——关于目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建议[J];经济纵横;1986年11期
  • 尚福林;;从有效控制总需求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衔接[J];金融研究;1987年10期
  • 苏存;;就业刚性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金融研究;1988年05期
  • 邓乐平;论货币供求及总供求的关系[J];经济学家;1989年04期
  • 陈汝议;;日本经济稳定增长时期的货币政策[J];金融研究;1990年03期
  • 陈洪,唐国兴;我国货币供给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 苑德军;论货币政策波动周期[J];当代经济科学;1991年03期
  • 何孝星;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互约性的理论分析与现实思考[J];南开经济研究;1992年06期
  • 吴超林;;1984年以来中国宏观调控中的货币政策演变[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 张国良;曲国库;;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和效果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 刘莉亚;;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差异化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 朱孟楠;严佳佳;;货币替代对货币政策运行的影响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许坚;;运用土地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可以弥补货币政策的不足[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四个全国“土地日”:坚持科学发展观 珍惜每一寸土地论文集[C];2004年
  • 曹永琴;;贫困是非对称货币政策的副产品吗?——理论及基于中国1952—2006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 孙日瑶;;论货币政策的不完备性与我国对策[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 闫素仙;;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 刘锡良;李镇华;;信用配给理论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 李增刚;;货币问题的新政治经济学[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中国人民银行秦安县支行副行长 李来福;秦安支行:从六个方面有效实施货币政策[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 本报记者 李可高洪艳 实习记者 宋菲;从紧的货币政策会淡出[N];中国贸易报;2008年
  • 记者 李倩;央行雷霆行动 落实适度宽松[N];金融时报;2008年
  • 闫立良;周小川:制定货币政策要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N];证券日报;2008年
  • 董少鹏;“适度宽松”早有量化指标 无须担忧朝令夕改[N];证券日报;2009年
  • 兴业银行 资深经济学家 鲁政委;流动性“极度宽松”转向“适度宽松”[N];中国证券报;2009年
  • 林纯洁 胡刘继;宽松货币政策带动商品价格重回上升轨道[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 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 管涛;避免因为成功而失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 王自力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动摇,是威胁复苏持续的最危险因素[N];中国会计报;2009年
  • 本报记者 季小舟;美元指数震荡后或续跌势[N];华夏时报;2009年
  • 卢庆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 胡新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 孙志贤;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 卢佳;贸易信贷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 张西征;货币政策、融资约束与公司投资决策[D];南开大学;2010年
  • 伍戈;转轨经济中的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效率[D];复旦大学;2004年
  • 刘艳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与选择[D];吉林大学;2004年
  • 方卫星;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机理与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 高莉;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新挑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 江武成;货币政策与中国经济发展——以中国通货紧缩时期为例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 王春霞;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 徐子尧;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 周晔;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 邹忠伟;金融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 王丽娜;我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 庞拥军;资产价格波动下的货币政策选择[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 黄瑞丽;试析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的关系[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 徐英吉;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 吴兴敏;我国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传导途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 李静洁;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稿件标题】: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来自消费的解释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中国物价》2012年06期
【期刊简介】:《中国物价》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中国物价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2248/F,国际刊号:ISSN1003-398X。中国物价杂志社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市场与价格研究所主办,本刊为月刊,开本:大16......更多中国物价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10074/)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曾拥政;杨强;


    更多插花艺术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来自消费的解释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yishu/chyslw/222010.html


    相关专题: 《中国物价》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 文艺研究
  • 自然辩证法通讯
  • 山西师大学报
  • 党政干部论坛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 商业时代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地质科技情报


  • 上一篇: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浅探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的运用
    下一篇:成品油销售|成品油销售企业营销资源配置方法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