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刘东坡;刘志迎;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07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将产业转移到次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从而带动移入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现象。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使得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新机遇。安徽作为连接东西部地区的桥头堡,选择承接的对接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积极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安徽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论文正文预览】:一、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分析1.影响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因素根据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可以把区域间承接产业转移效果的差异解释为地域竞争力的差异。我们可以借助波特构建的竞争优势钻石模型,来探讨影响各地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即影响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区位
【文章分类号】:F127
【稿件关键词】:产业转移安徽承接
【参考文献】:
- 叶征;中国软科学的发展(1978-2010)[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 马业保;安徽省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思路与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 孔令丞,郁义鸿;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制造”:一个基于价值链增值视角的研究[J];科技导报;2005年01期
- 石耀东;;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原则和战略思路[J];中国对外贸易;2007年03期
- 黄冬梅;汤天啊;;浙江民营企业迁徙的影响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02期
- 徐明珠;;产业转移视角下的中美贸易不平衡实证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 任海军;张翔;王瓅;;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转移研究综述[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 于淑艳;詹玉萍;;“民工荒”现象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域性转移[J];商业研究;2006年24期
- 王雪;;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及其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何悦桐;;图们江区域产业转移模式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12期
- 孙君;郇红艳;;基于F-AHP的产业转移后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 史姜旭;西部开发的理论依据与实现途径[J];财金贸易;2000年05期
- 刘立平;朱婷婷;;中部六省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比较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2期
- 李晖;陈漫涛;;珠三角与中部地区的产业联动机理研究——基于湘南地区开发开放背景下的产业承接转移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9期
- 杨苏;梁昌勇;赵惠芳;;基于演化博弈的区域产业转移行为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曹丽君;彭理达;钟钢;王少平;;探析产业转移的环境动因——以微电子产业为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 杨坚争;吴焦苏;;电子商务的价值转移[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王国平;;产业升级的核心:拓展企业主体行为[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 曹力维;易峥;;产业转移与重庆市产业发展路径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王佳佳;双转移的影响因素与路径规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 牛海霞;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 李伟庆;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自主创新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 王健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律与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 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 汤清;广东省金融支持下的产业转移溢出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 张云;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产业转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 张桂梅;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 华小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 罗春华;外商直接投资与浙江省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 郭琳琳;国际产业转移与重庆市制造业升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 於晓芬;我国纺织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 李兴华;山东半岛制造业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马业保;安徽省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思路与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 唐成伟;中国制造业区域分工:水平及演进[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 张振祥;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政府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 李红梅;广东省区际产业转移的财政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 李智华;南昌承接周边发达地区汽车制造业转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 鲁业海;SGA公司投诉管理中质量分析和改进[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 菅原国香;战后日本科技发展的原因及其问题和趋势[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 刘兆民;查建中;;推进我国软科学产业发展的构想[J];北京观察;2001年04期
- 吴作董;劳斯扬;;软科学研究发展滞缓分析[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 李松志;杨杰;;国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8年02期
- 刘小康;;美国政策科学学科建设对我国的启示[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 徐向红,杨占辉,黄波;山东省承接美国中小企业产业转移的考察研究[J];东岳论丛;2004年03期
- 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04期
- 王茜;;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法学与实践;2005年04期
- 钱振业;杨广耀;韦德森;程玲珠;;综合集成方法的实践——“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研究方法总结[J];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12期
- 姚敏,张森;模糊一致矩阵及其在软科学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1997年02期
- 于天飞;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 韩来平;贝尔纳科学政治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 王品慧;安徽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 李淑香;河南省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 王洛林,江小涓,卢圣亮;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影响(上)——以全球500强在华投资项目为主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4期
- “产业技术进步中的公共财政政策”课题组;全球技术进步的总体趋势、产业特征及各国政策走向[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11期
- 萧政,沈艳;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01期
- 华民;“入世”后中国如何参与国际分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4期
- 刘福垣;中国在世界制造业的定位[J];战略与管理;2003年01期
- 王莉娜;;陕西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10期
- 王芳;;对欠发达地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再思考[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7期
- 王继红;;以承接产业转移推动铜陵民营经济发展[J];科技和产业;2011年06期
- 高歌;;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路[J];市场论坛;2007年10期
- 王莉娜;;浅谈陕西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问题[J];西部财会;2008年07期
- 袁列梦;;新疆加工贸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研究[J];北方经贸;2011年04期
- 涂晓玲;徐正华;;东部产业转移背景下江西加工贸易发展的机遇及挑战[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年07期
- 王海霞;王轶;白洁;;新时期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相关问题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11年03期
- 张志明;刘水源;;广西东部四市承接产业转移策略研究[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12期
- 李翠军;计薇;;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9年04期
- 孙铁山;;产业转移与城市空间重构——基于北京都市区的实证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 杨春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加快贺州工业发展[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 郝志功;赵彪;;廊坊如何应对京津冀产业转移和调整趋势[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 何坚明;李艳;;珠三角PCB产业转移趋势[A];第十一届中国覆铜板技术·市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王学权;;毕节试验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A];毕节模式研究[C];2010年
- 周柯;陈役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对策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 聂亚珍;;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就业空间探析[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 王静文;;中国国内产业转移能否模仿“雁行模式”[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曹力维;易峥;;产业转移与重庆市产业发展路径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林秋琴;曾南城;;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加快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步伐[A];《实施工业兴桂战略 加快构建和谐广西》论文集[C];2005年
- 吴家跃;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让农民“洗脚上田”[N];广西日报;2008年
- 胥会云;昆山:全国首家产业转移促进中心揭牌[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 储叶来;合肥经开区:在产业转移承接中提升[N];经济参考报;2008年
- 卢轶 谢思佳 刘艳美 林盛 陈作成 鲁锦锋 赵行旺;最后15亿花落谁家? 9月前PK见分晓[N];南方日报;2009年
- 记者 李邦田;济宁市园区承接台商产业转移说明会在沪举行[N];济宁日报;2009年
- 杜宇;金融危机下郑州抢抓产业转移商机[N];中国企业报;2009年
- 巢志斌;庐沪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N];巢湖日报;2010年
- 特派记者 张慧疆;河北·巴州产业转移对接签约315亿元[N];巴音郭楞日报(汉);2011年
- 本报记者 张可兴;产业转移带来的思考[N];中国环境报;2005年
- 记者 小明通讯员 淡争艳;宜昌抢前争先[N];湖北日报;2008年
- 余俊波;政府政策、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D];暨南大学;2012年
-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 李迎旭;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 汤清;广东省金融支持下的产业转移溢出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 娄晓黎;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区域经济现代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 汪彩君;过度集聚、要素拥挤与产业转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 王楠;东北经济区产业转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 刘绍坚;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 张鑫;基于产业集聚的东部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 高超平;广东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产业链整合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 魏攀;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与区位选择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 孟睿;河南省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 祝言抒;重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与城乡产业统筹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 陈娇;区域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 李福晴;珠三角产业转移及其园区管理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 刘健通;产业转移对产业集群升级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 韦玉莹;新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 史晓菲;新疆承接东部棉纺织产业转移的影响效果分析[D];兰州大学;2008年
【稿件标题】:【河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安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07期
【期刊简介】:0......更多黑龙江对外经贸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9612/)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刘东坡;刘志迎;
更多
有机农业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河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安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nongye/yjnylw/239448.html
相关专题: 《重工与起重技术》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智能建筑世界知识工程金属功能材料湖北农业科学福州大学学报晚霞饲料工业声学与电子工程水稻科学
上一篇:
推进资产证券化|对推进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思考
下一篇:
【道法自然 设计模式】“道法自然”的成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