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金凤花;徐旭;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中国流通经济》2014年04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文章以我国31个省级区域物流为研究对象,结合Theil指数模型构建了分析区域物流差异发展趋势的模型,并借助2001~2011年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区域经济差异相关指数,剖析了区域物流差异发展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相关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对区域物流差异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对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程度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区域物流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区域经济的极化;各地区应当首先关注内部差异问题,再考虑向外部拓展的发展模式;发展的目标并不是完全消除差异,而是分析如何在差异中寻找发展机遇。
【论文正文预览】:一、引言区域经济系统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关注的重点,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加速器”的区域物流,也被视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1]国内学者对区域物流的研究主要涉及如下内容:对区域物流生产效率的研究,运用曼奎斯特—卢恩伯格(Malmqui
【文章分类号】:F259.27
【稿件关键词】:区域物流差异发展极化Theil指数KZ指数
【参考文献】:
- 曹萍;陈福集;;GA-灰色神经网络的区域物流需求预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 余泳泽;武鹏;;我国物流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 欧向军,顾朝林;江苏省区域经济极化及其动力机制定量分析[J];地理学报;2004年05期
- 王能洲;沈玉芳;张婧;马仁锋;刘曙华;;区域物流空间整合研究——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实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4期
- 王建军;;基于Theil指数的广东省入境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1期
- 王维国;马越越;;中国区域物流产业效率——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J];系统工程;2012年03期
- 贺灿飞,梁进社;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市场化、全球化与城市化[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 郭腾云;1952—2003年我国区域经济极化趋势及其方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李全喜;金凤花;孙磐石;;区域物流引力和地位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10期
- 史进;刘养洁;;论跨边界次区域物流运输一体化的构建[J];经济地理;2012年06期
- 王学勇;;江苏省县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和空间格局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 岳超;胡雪洋;贺灿飞;朱江玲;王少鹏;方精云;;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高阳;冯喆;王羊;李双成;;基于能值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全国省区生态经济系统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 王良举;王永培;;我国农村流通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 李由;;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 张藕香;张军政;;我国区域不均等:分解方法与实证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 王金岩;吴殿廷;袁俊;;鲁南地区经济空间差异与发展战略探讨[J];商业研究;2008年08期
- 刘小勇;;中国区域间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及极化研究[J];财经论丛;2009年01期
- 胡兵;张明;;城市化、贸易开放与地区经济差距变动[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5期
- 邓向荣;周密;李伟;;我国科技创新极化度指数的构造及区域比较[J];财经研究;2007年06期
- 郭凯峰;王琳;;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进程中的滇中经济区发展问题研究[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 郭凯峰;;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进程中的滇中经济区发展问题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梁红岩;;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距变动的影响——以山西与江苏、浙江的比较为例[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赵曌;石敏俊;杨晶;;市场邻近、供给邻近与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基于中国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3期[C];2012年
-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 金凤花;区域物流场的场效应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 王晓雨;中国区域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 张战仁;地理空间视角下我国区域创新非均衡发展的时空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 曾群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长三角同城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 赵威;中国空间趋同俱乐部影响因子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 覃朝晖;成渝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 阮利民;基于实物期权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 张令荣;供应链协同度评价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 叶娟;江苏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 郑长海;中国六大典型区入境旅游差异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 李佳怡;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基本状态的发展评价[D];西北大学;2011年
- 李志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背景下咸阳市城镇体系规划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 殷胜磊;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计量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 贺晓丽;河南省区域经济空间极化格局分析及协调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 王涛;基于随机规划的辽滨综合保税区建设规模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 葛震;区域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关联关系分析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 毕志雯;低碳约束下我国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动态评价[D];南开大学;2011年
- 金贵;金磊;王占岐;黄中华;;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圈地价空间结构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 武旭,胡思继,崔艳萍,马叶江;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 何国华;;区域物流需求预测及灰色预测模型的应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 武志惠;虞巧颖;申金升;;三大经济圈的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 杨志梁;张雷;程晓凌;;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 周泰;王亚玲;;基于模糊物元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评价[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 谢庆红;物流系统化与整合物流[J];商业研究;2004年09期
- 周泰;王亚玲;;基于多因素分析的区域物流需求径向基函数网络预测[J];商业研究;2009年09期
- 马耀峰;孙学强;李君轶;;广东入境旅游流递进扩散转移特征[J];商业研究;2009年12期
- 甘永萍;;广西入境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11期
- 章志刚;现代物流与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 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1998年
- 吴坚,史忠科;区域物流系统的优化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8期
- 周永生,秦立公;广西区域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4年03期
- 周亚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区域物流综合评价研究[J];物流技术;2011年03期
- 平海;发展现代物流 提升城市功能[J];物流技术;2003年03期
- 谈毅;我国区域物流发展与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4年10期
- 汪波,杨天剑,赵艳彬;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工业工程;2005年01期
- 唐建民;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6期
- 田跃;;发展区域物流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11期
- 栾贵勤;王瑞凯;;现代区域物流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25期
- 上官绪明;;区域物流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与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10年03期
- ;深化产学研合作内涵,服务区域物流产业发展[A];2011年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1年
- 殷辉;陈劲;谢芳;;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区域物流发展评价[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 乔观民;张殿发;;极化开发下的浦东外来人口特征分析与思考[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 潘裕娟;陈忠暖;;关于泛珠三角物流现状及构建泛珠三角物流圈的思考[A];2005年滇黔桂三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 段琰;王迎军;;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区域物流中心建设探讨[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 杨春河;张文杰;邱潇潇;;中国区域性物流集聚实证研究[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暨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张潜;;基于权系数的区域物流园区规划方法研究[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刘刚;周静;邹飞燕;;湖北城乡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性研究[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钱敏;;长三角经济区物流产业的战略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 廖迎;阮陆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面板单位根与面板协整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刘斌 少娟;陆港:区域物流枢纽建设新视点[N];深圳特区报;2009年
- 记者 李志峰;我市启动建设长江上游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N];重庆日报;2009年
- 本报记者 杨靖 崔行;七部委推动四大区域物流产业布局[N];中国工业报;2009年
- 通讯员 马启贵 蒋绘园;二台镇投资1.3亿建设区域物流城[N];张家口日报;2010年
- 记者 董永前 特约记者 朱琳;打造区域物流枢纽 拓展兰州发展空间[N];兰州日报;2010年
- 本报记者 陈燕;打造区域物流枢纽城市[N];德州日报;2011年
- 记者 方向阳;义乌加快区域物流高地建设步伐[N];金华日报;2009年
- 王凌云;九江抢占区域物流制高点[N];中国水运报;2010年
- 鲁宁 江丹丹;南沙新港业务量迅猛增长促进区域物流快速发展[N];现代物流报;2008年
- 贺登才;专家支招区域物流优势互补提升整体实力[N];国际商报;2008年
- 李建军;区域物流协同成长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 杨光华;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的演化机理与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 郑斌;区域物流网络中心选址及线路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 周凌云;区域物流多主体系统的演化与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 李丽萍;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 金凤花;区域物流场的场效应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 徐青青;现代区域协同物流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 吴文征;物流园区网络协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 陈志卷;基于经济发展关联机制的区域物流园区规划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 张中强;区域物流发展要素中的物流基础、经济基础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 谌亮;区域物流的协同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 胡春红;区域物流规划方法与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 葛俊;湖南省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 赵习频;基于区域经济的区域物流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 王子龙;区域物流网络结构及其功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 袁步思;区域物流核心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 赵爽;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 杨浩;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需求的预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 周俊颖;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 林珍铭;区域物流节点体系规划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稿件标题】:【theil指数】基于Theil指数的我国区域物流差异发展趋势研究
【作者单位】: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
中国流通经济》2014年04期
【期刊简介】:《中国流通经济》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中国流通经济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3664/F,国际刊号:ISSN1007-8266。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由主管、北京物资学院主办,本刊为月刊。自创刊以来,被......更多
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10309/)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金凤花;徐旭;
更多
特色农业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theil指数】基于Theil指数的我国区域物流差异发展趋势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nongye/tsnylw/199512.html
相关专题: 《中国流通经济》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亚非纵横无损探伤数理化学习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中国临床新医学小麦研究新疆大学学报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国家安全通讯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上一篇:
历届奥运会主场馆|北京奥运场馆物流的实践与认识
下一篇:
浅谈企业合同管理方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