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中国商贸杂志社

关注我们

【要素禀赋理论】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区域间贸易分析

本文作者:王颖;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中国商贸》2011年20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区域间贸易,不管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还是一国内部不同地区的贸易,都会受到政治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法律政策、历史文化因素、交通运输状况、产业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然而区域间贸易最为根本的因素乃是要素禀赋的不同,各个区域要素禀赋不同是区域间贸易的根本驱动力。本文在分析清楚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区域贸易的实际提出了基于要素禀赋理论视角的区域间贸易策略。
【论文正文预览】:1要素禀赋理论及其发展嬗变要素禀赋论(factorendowmenttheory)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又称为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Heckscher-Ohilntheory,简称H—O模型),亦被称之为要素比例理论(factorproportionstheory)。赫克歇尔首先提出了该学说的一些基本论点,后经由俄林使得该学
【文章分类号】:F740
【稿件关键词】:要素禀赋区域贸易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 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 刘乃全,郑秀君,贾彦利;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政策演变及整体效应研究[J];财经研究;2005年01期
  • 周晓唯;张平;;区域经济差距成因的制度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6期
  • 张跃,王天龙;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问题的模型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 钟全宏;和立新;胡大伟;;我国西北地区农村体育消费的制约因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周洁;空间聚集的经济后果[J];商业研究;2003年07期
  • 李靖宇,杨海峰;关于创建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带的现实论证[J];长白学刊;2004年01期
  • 夏文汇;;物流园区建设与区域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 王雪苓,张强;西部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构架[J];财经科学;2000年05期
  • 李靖宇,殷志林;东北地区成长为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的现实论证[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2期
  • 张阿玲,黄伟,张晓华;地区经济差距根源的区际产业经贸关系实证研究——从我国地区间投入产出联结表试算的视角[J];财经研究;2005年03期
  • 豆建民;;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区域经济效应[J];财经研究;2005年10期
  • 刘大海;孟凡涛;柳晓冰;马林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技支撑研究——基于科技创新系统建设视角[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 周重阳;;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扩大的悖论——基于两种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分析[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于春玲;王海忠;赵平;林冉;;不同区域驱动品牌忠诚的感知价值差异分析[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 豆建民;;我国省际资本流动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 季小立;李晓蓉;;体制转轨、发展战略转型与中国城市化路径替代[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 尹继东;王秀芝;;地区收入差距与人口迁移的关系:以中部地区为例[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耿涓涓;西部省区基于提升竞争力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 张米尔;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 朱伟东;区域经济集群研究——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演进[D];复旦大学;2003年
  • 刘春良;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 安筱鹏;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变迁与组织创新[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 黄如良;企业与居民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 严汉平;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分析与制度创新主体角色定位及转换[D];西北大学;2004年
  • 吕康银;区域开放动力机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 陈在余;需求约束下工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 钱雪亚;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 易成栋;区域创新环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 文(女雨亏);网络形成、网络学习与区域发展[D];河南大学;2002年
  • 樊新生;区域环境与企业战略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 李根;增长极与创新的空间集聚[D];广西大学;2002年
  • 王辉;中小企业集群内生优势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 袁莉;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与西部竞争优势的培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 谢章澍;闽台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及其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福州大学;2002年
  • 刘志高;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 朱建航;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与人才支撑体系互动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 陈蓉芳;全球纺织产业转移与绍兴市建设国际纺织业制造基地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4年
  • 吴福象;经济全球化中制造业垂直分离的研究[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 田文;产品内贸易的定义、计量及比较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5期
  • 田文;产品内贸易模式的决定与利益分配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刘志彪,吴福象;全球化经济中的生产非一体化——基于江苏投入产出表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7期
  • 曹明福,李树民;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利益来源:比较优势、规模优势和价格倾斜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0期
  • 胡昭玲;;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6期
  • 高越,高峰;垂直专业化分工及我国的分工地位[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3期
  • 孙文远;;产品内分工刍议[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6期
  • 卢锋;;产品内分工[J];经济学(季刊);2004年04期
  • 孟连,王小鲁;对中国经济增长统计数据可信度的估计[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 ;理论与实践[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 常蕊;中国垂直专业化程度的测算和国际比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 徐平;;禀赋优势论研究文献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6期
  • 黄安仲;;区域贸易与区域经济不平衡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年24期
  • 虞洪;;消费者偏好与国际贸易[J];商场现代化;2007年03期
  • 钟佩君;吴俊;;国际分工的基础:要素禀赋[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 张永丽;杨琨;;电子支付方式对区域贸易发展影响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 王冰;;广东农业要素禀赋特征及其比较优势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 陈岩;张平;;论东北亚牧草区域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 王玉婧;;融入环境要素的比较优势理论探讨[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 吴凡;荆棘征途:区域贸易下的中国[J];世界机电经贸信息;2005年03期
  • 徐志芹;;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比较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12期
  • 张汉江;李海霞;;构建和完善产业生态系统,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 武毅英;郑晖阁;;闽台高教资源互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 黄勇;;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化思考[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孙琬钟;屈广清;;编者引言[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陈彬;;印度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3辑)[C];2009年
  • 本报记者 孙郁瑶陈淼 吴玮;区域贸易使各成员国受益良多[N];中国工业报;2008年
  • 赵齐;区域贸易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N];国际商报;2005年
  • 本报记者 罗文胜 梁钟荣;中国东盟“区域贸易流”加速[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 ;区域贸易主义朋友或敌人﹖[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 本报记者  朱周良;区域贸易,全球化的一种有益补充[N];上海证券报;2006年
  • 记者 刘红 陈保江;促进亚洲次区域贸易研讨会在昆举行[N];云南日报;2007年
  • 本报记者 李犁;构筑国际区域贸易物流快速通道[N];云南日报;2004年
  • 徐姗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西方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 乔新生;深圳创新法:从要素禀赋到制度禀赋[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 刘姝辰 编译;WTO首次区域贸易部长会议影响深远[N];国际商报;2002年
  • 生延超;要素禀赋、技术能力与后发技术赶超[D];湖南大学;2008年
  • 马骥;人民币汇率调整的贸易效应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 石涛;基于要素禀赋、市场分割视角的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 杨志军;近代湖南区域贸易与社会变迁(1860-1937)[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 王谊鹃;中国肉类产业发展及其市场策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 李海燕;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周期同步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 石燕;要素禀赋理论、战略贸易政策与二元经济发展[D];湘潭大学;2004年
  • 焦晓松;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实证分析[D];河北经贸大学;2005年
  • 刘云夔;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发展[D];湖南大学;2006年
  • 王可;中国与东盟区域贸易的现状、潜力与前景[D];吉林大学;2008年
  • 王晨;反倾销法中公共利益问题的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 潘越;比较优势理论的实验经济学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 余斌;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 王嘉;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 刘俊;区域贸易一体化与GATT/WTO的发展与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 李晓明;中国的崛起及对亚洲贸易流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稿件标题】:【要素禀赋理论】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区域间贸易分析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数学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中国商贸》2011年20期
【期刊简介】:《中国商贸》杂志创刊于1992年,是按照当时商务部部长胡平指示中国商贸领域要办一报一刊而创办的。2007年起全新改版的《中国商贸》杂志突出国家级、行业性和国际化的特色,紧密关注商贸流通行业,提供商贸政策权威解读和产经深度分析,反映行业需求和呼声,解......更多中国商贸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1132/)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王颖;


    更多数字农业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要素禀赋理论】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区域间贸易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nongye/sznylw/205088.html


    相关专题: 《中国商贸》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南方论刊
  • 粤东林业科技
  • 食品工业科技
  •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中氮肥
  • 江苏农业科学
  • 时间频率公报
  •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上一篇:[消费阶层划分论文]中产阶层家用汽车符号消费的心理误区及其调适
    下一篇:奥然排毒:十二小时见证效果利用广场文化快速打开市场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